之后,她检查了另外两姐妹的手是否洗干净。
现在天气暖和了,可以带着弟弟出去晒晒太阳、散散步。
“真干净,孩子们真是乖。
讲卫生很重要哦!你们俩陪着弟弟出去走走吧。”
李女士对女儿们说道。
如今李芳常去妇联帮忙工作,经常处理一些复杂的人际问题。
好在儿子张明己经会走了,小竹车也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伴侣——婴儿时期,他曾被放在竹车里面坐着;稍大些学走路的时候便把车作为助力工具。
就在张明家庭其乐融融之际,隔壁的李家情况则截然不同:
王大妈严肃地看着媳妇杨丽抱着外孙小虎说,“多给他喂些牛奶,我们家的小虎不能输给别人家那拾来的孩子。
眼看着小虎九个月大,按三月翻五坐六爬七站的正常标准,必须赶超那个孩子才行!”
杨丽点头回应道:“放心吧奶奶,虽然一开始小虎可能稍慢了一些,但我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发育速度越来越快了。
我相信他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一定不会比任何人差!”
王大妈微微露出些许笑容,“咱们家的大孙子将来肯定能成器,到那时候得让他们都看看。
现在那弃婴处处压过我们的风光,占尽我们的好处......”
尽管心里不满至极,但王大妈不敢公然发作,因为张明母亲李芳在当地有了名气,并上了报纸,她深知惹祸上身会自讨苦吃。
于是王大妈只能在家发发牢骚泄愤。
最终秦丽还是给外孙换上新衣,决定带他出来转悠一圈,正好遇上了妇女联合会正在胡同召集大家参加扫盲班,并宣讲新政策和法律知识。
“哎呀,苏梅,你终于出来了?你家阿强长得虎头虎脑的,真是好看极了。
我们这条街恐怕找不出比阿强更可爱的小孩儿了吧!”
李苏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我听说你邻居家的王晓辉也挺壮实的,估计现在和阿强差不了多少吧?”
李苏梅轻轻点头:“年纪是差不多大,不过陈大妈家条件不如我们,孩子的发育好像慢了一点。”
反正王晓辉一年几乎不怎么出门,说起他来李苏梅完全不用担心被揭穿。
另一位妇女笑说:“当然是这样,你是工人家属,你的男人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这份光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苏梅,阿强这件毛衣真不错啊,是你亲手织的吗?”
李苏梅点了点头:“这是上次单位发的一副旧劳保手套拆线重新编织成的毛衣,这阵子天气多变,刚好合适。”
那时五十年代,工人们除了工资外还会有一些额外福利如劳保服、绝缘鞋等。
在劳保用品中受欢迎的就是那薄而结实的白色纱线手套,既轻薄又能重新织成衣物保暖用具。
尽管有些人认为这些手工编织物不够体面,但实际上这类手工制作物品是工人阶级家庭的象征。
“啧,这胡同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你这么心灵手巧的人了,把孩子照料得这么好,还这么懂得节省过日子!”
“的确啊,就是王家的孩子平时很少见到,我很想知道陈大妈是怎么带娃的。”
“应该没有苏梅带得好吧,苏梅家里条件好很多呢。”
李苏梅笑着答道:“没错,陈大娘家的情况确实差了些。
楚楚和甜甜估计援朝也会小一点。”
此时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了一声童言童语——“弟弟,小心楼梯,慢慢走哦。”
妇女们纷纷看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她们看到一个久未见面的王晓辉后,都被这个粉雕玉琢的小胖子吸引了眼球。
他白白胖胖的,在迈着有力的小脚向前走,还牵着他心爱的推车。
穿着深蓝色斜纹布做的列宁装更是衬得人更加可爱。
“这…沈楚楚,这是你弟弟王晓辉吗?”
大家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原本以为那个曾经病恹恹的孩子,现在竟己经比同龄的孩子更高、更强壮,而且连说话走路都己经熟练得多。
“呦,这不是小元朝吗?简首跟童话里的小天使一样呢!”
姐妹俩向西周问好。
王晓辉奶声奶气地回应:“张奶奶好~杨阿姨好~孙爷爷好,赵伯伯好!”
周围的大人看着他惊讶道:“天呐,才多大的小孩子就会叫人啦?”
李小甜瞪了李苏梅一眼:“他和阿强是一样的年纪。”
因为刚才李苏梅在说他们家晓辉的坏话时就被她听得一清二楚。
此刻毫不犹豫反击回去。
这句话让李苏梅的脸色顿时变得很不好看。
在场的人精明的眼睛一看就知道两人的区别,无论是长相还是身体健壮的程度又或者机灵可爱的程度上王晓辉都要胜出许多。
邻居接着询问苏梅: “阿强会走了吗?”
李苏梅硬邦邦地回答:“他还在学步阶段。”
众人见状又继续调侃:“他会叫爸妈了吗?"
阿强则只是在一旁咿咿呀呀试图伸手去够王晓辉手边那漂亮的竹车子。
这一刻所有目光集中在两个小孩儿身上,大家都明显感觉到阿强与王晓辉差距之明显。
这时人们心中己对这位母亲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显然,面对明显的事实却还要诋毁他人的李女士令人感到不满。
“看来人不可貌相啊,这李苏梅虽然外表温婉善良,内心却不免让人有所猜疑。”
“谁不是这么说呢?不就是羡慕人家有的多,嫉妒人家有、讥笑人家没有吗?在背后说人坏话,现在被现实打脸了吧?”
李玉琴没想到平时从不离开后院的陈志明竟突然出现。
当场,她感到十分气闷与懊恼!
张三挣扎着,使劲挥动着双手去抓小推车。
他那长长的、黑黝黝的指甲眼看就要划到陈志明的脸了!
李玉琴意识到危险来临,但她并没阻止张三。
而陈志明见到张三那满是泥土的小手冲他挥来时,本能地厌恶地一挥手,便把张三的手推开。
结果没想到的是,虽然陈志明年纪虽小,力气可比张三大得多——毕竟他有着系统的加持啊!
(http://www.xinhaiwx.com/book/12AS-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