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我们的少年时代【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六章 要一起写到结局

 

**新赛季开幕战·北京鸟巢球场**

当现场解说喊出"中国棒球黄金一代"时,看台上突然掀起巨大的声浪。我们三个站在教练席,望着场上那些二十出头的少年——他们戴着我们设计的联名护腕,用着尹柯开发的训练系统,连击球姿势都带着邬童的影子。

"真像啊。"我喃喃道。

邬童踹了下我的小腿:"像你当年一样蠢。"

尹柯突然举起平板,屏幕上是二十年前我们在高中联赛的模糊影像。画面上三个少年浑身是泥,却笑得见牙不见眼。

九局下半,当我们的新人投手用一记蝴蝶球终结比赛时,全场观众齐声喊起那个久违的加油口号。邬童假装没听见,却偷偷把2018年的冠军戒指戴上了右手;尹柯的平板保护壳不知何时换成了三人合影;而我摸出口袋里那个褪色的棒球——上面"永不分开"的涂鸦字迹,历经二十年依然清晰。

赛后记者会上,年轻记者怯生生地问:"三位老师会一首执教国家队吗?"

我们相视一笑。

邬童踹翻椅子站起来:"废话。"

尹柯推了推眼镜:"根据合同条款..."

我揽住两人的肩膀:"他说'我们哪儿都不去'。"

更衣室里,三套挂着不同号码的队服并排悬挂。邬童的18号沾着红土,尹柯的27号别着MIT校徽,我的5号口袋里还装着校队孩子们写的加油信。

窗外,新栽的樱花树正在抽枝。等春天到来时,我们又会迎来新的一批有天赋的年轻人。

——

北京新训练基地的清晨总是从邬童的怒吼开始。"手腕要像甩钓竿一样!"他一把夺过年轻投手手里的球,小臂肌肉绷出凌厉线条。阳光穿透晨雾,照见他右手无名指上那枚2018年冠军戒指正随着动作闪烁——当年领奖时随手戴上的小玩意,如今己经成了他的标志性配饰。

我带着青训队的孩子们路过时,正看见十八岁的天才投手眼眶发红。邬童暴躁地扯下护腕要示范,突然发现这是当年尹柯设计的同款,动作顿时僵住。那个总爱冷着脸的男人竟放轻了声音:"看好了,球出手前食指要......"

二十米外的本垒板处,尹柯的白大褂下摆沾满红土。他单膝跪地调试传感器,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流。当系统突然发出错误提示音时,他头也不抬地伸手:"班小松,7号工具。"我条件反射地从工具包翻出微型螺丝刀递过去——就像二十年前在器材室给他递胶带一样熟练。

"这批孩子的挥棒轨迹......"尹柯突然转身,差点撞上不知何时凑过来的邬童。平板电脑夹在两人胸膛之间,屏幕上并排显示着两组三维模型:左边是当前青训队员的数据,右边赫然是我们高中时期的挥棒分析图。

"87%相似度。"邬童的指尖划过屏幕,在某个峰值处停顿,"这臭小子连抬腿的毛病都跟你当年一模一样。"

训练场的自动洒水器突然启动,我们仓皇躲闪时撞作一团。水雾中三个中年人手忙脚乱地护着各自的宝贝——邬童的签名手套、尹柯的平板和我的教练笔记,就像当年在暴雨里抢救器材的笨拙少年。

清晨六点,邬童穿着皱巴巴的T恤出现在投手区,冲睡眼惺忪的小球员吼:"跑起来!你们班小松教练当年接球可是会扑进排水沟的!"

尹柯的数据分析室永远飘着咖啡香,墙上挂着块手写黑板——左边是复杂的投球公式,右边画着三个歪歪扭扭的火柴人,下面写着"最佳战术三人组"。

我带的打击训练课上,有个孩子突然问:"教练,你们为什么从来不分开啊?"

训练场突然安静下来。邬童的棒球砸进手套发出闷响,尹柯的平板轻轻"叮"了一声,我望着远处的太阳。

"因为,有些故事,要一起写到结局才完整。"

夕阳西下时,三个身影依然在空荡的球场加练。邬童的指叉球划破暮色,尹柯的平板记录着每个数据,我的球棒击出清脆声响。

老式投影仪还在使用。当尹柯播放昨日比赛录像时,邬童突然按下暂停键:"看这个捕手的手套。"画面放大后,我们同时发现隐蔽的暗号标记——正是多米尼加队当年对付邬童的战术。

"需要调整配球方案。"尹柯的钢笔在战术板上疾走,突然被邬童握住手腕。两人就某个变化球的角度争执起来,最后同时转头看我。我默默举起记分册,上面画着十年前某场练习赛的数据——答案早己写在青春里。

傍晚的康复室充满药油气味。邬童趴在理疗床上龇牙咧嘴,后背的旧伤贴满电极片。尹柯的指尖在平板上轻点,电流强度随着邬童的闷哼声微妙调整。"活该。"他推眼镜时藏不住嘴角笑意,"当年谁让你隐瞒肩伤?"

我端着三份营养餐推门而入,饭菜严格按照运动员标准分装——邬童的减脂餐多加了牛肉,尹柯的控糖套餐替换了杂粮,我的餐盒里藏着孩子们偷偷塞的巧克力。邬童眼尖地抢走糖果,却在尹柯的死亡凝视下乖乖放回。

夜幕降临后的训练场寂静无声,三个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邬童突然走向投手丘,从口袋里摸出颗磨损严重的旧球——那是我们第一次赢得的正式比赛用球。白球在月光下划出银色轨迹,尹柯的捕手手套发出清脆声响,而我站在打击区,金属棒在夜风中嗡鸣。

保安老张打着手电过来,光束扫过三个趴在护栏上看星星的背影。"就知道是你们。"他掏出保温杯倒出三杯热茶,"林教练托人从老家捎来的土茶,说你们就爱这个糙味。"

茶气氤氲中,国家队新队服的样品在长椅上铺开。深蓝面料上绣着金线,左胸国旗下方多了一行小字:2003-∞。邬童的18号肩线加宽了,尹柯的27号内衬藏着数据口袋,我的5号背后用金线绣着所有青训队员的名字。

回宿舍的林荫道上,樱花树苗正在夜风里轻颤。邬童突然说起退役后的幻想:开家棒球主题烧烤店。尹柯立刻计算出最佳店面选址和翻台率。我笑着摸出口袋里小孩子们画的"三十年后的我们"——夸张的Q版画像上,三个老头还在为谁的安打更厉害吵架。


    (http://www.xinhaiwx.com/book/2BZ6-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