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明王携剑登场!

 

他强自镇定心神,自队列之中走出,对着龙椅之上的朱棣,颤声道:“陛下……陛下明鉴!此……此乃血口喷人!一派胡言!臣……臣对大明,忠心耿耿,日月可昭!还请……还请陛下,彻查此事,还臣……还臣一个清白!”

他嘴上虽说着“身正不怕影子斜”,心中却早已是一片冰凉。

他知道,从俞少清说出那番话的刹那,他便已然……会进入之后被调查的名单中。

御座之上,朱棣看着阶下那早已方寸大乱的陈言材,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冷笑。

他自然早已知晓这陈言材的底细。

昨夜,老三朱高燧也给他呈上来了一份名单,在这之上,这陈言材的名字,可是清清楚楚,排在首位。

邻席的汉王朱高煦,早已是幸灾乐祸,低声对一旁的朱高燧道:“老三,瞧见没?这帮平日里只会耍嘴皮子的言官,也有今日!你说,待会儿父皇,会如何处置这姓陈的?是凌迟,还是……车裂?”

他素来厌恶这些只会空谈误国,却无半点实干之能的言官,以前这些人就天天说他,他还不好动手,不然的话,他就把文官集团推给老大了,此刻见其领袖人物当众出丑,心中大感快慰。

赵王朱高燧闻言,却只是淡淡一笑,声音平静:“二哥,这陈言材,必死无疑,只是……死法,或许并不会如你所愿那般,轰轰烈烈。”

他那双阴鸷的眸子,饶有兴致地望向殿中那个依旧身形笔挺,神色平静的七品小官,俞少清。

此子,倒是有几分灵性,更难得的是,知进退,识时务,是棵……好苗子。

朱高燧心中,已然对这个搅动满堂风云的小小御史,生出几分……招揽之意。

自己以后要当皇帝,就得培养像他这样机灵的亲信,还得是在他没发达之前招揽,这样收获的感激就更多。

而殿中的俞少清,在投下这颗惊天巨雷之后,便垂首而立,再不发一言,仿佛方才那番石破天惊之语,并非出自他口。

他心中清楚,自己的那份“投名状”,已然递出。

接下来,便要看这朝堂之上的诸位王爷,以及那龙椅之上的九五之尊,肯不肯……收下。

俞少清垂首立于殿中,眼角余光,却清晰地瞥见不远处,陈言材那张因极度震惊与恐慌而扭曲变形的脸。

他心中,不由冷笑一声。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昨夜三更,在这位道貌岸然的陈御史书房之内,他是如何地“推心置腹”,如何地“语重心长”。

说什么“少年英才,前途无量”,说什么“本官甚是看好于你”,又许诺什么“事成之后,名利双收,青云直上”。

当真是……可笑至极。

想让我俞少清,为你陈言材,当那一只用完即弃的过河卒,当那一只替你投石问路的挡箭牌?

真当他这个寒窗苦读十年,好不容易才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踏入这官场的年轻人,是个任人摆布的白痴不成?

俞少清心中雪亮。

这天底下,从来便没有无缘无故掉下的馅饼。

这等弹劾当朝亲王,既能博取“不畏强权”之清名,又能得都察院领袖赏识之美事,堪称是一本万利,名利双收的绝佳机会。

这等好事,为何偏偏会落到他这个无根无基,初来乍到的七品小官头上?

难道,就单凭陈言材那一句轻飘飘的“我看好你”?

可笑,在此之前,他与这位陈御史,甚至连一面之缘也无。

若说此事背后,没有猫腻,没有陷阱,那便是陈言材的脑子有问题。

而且,还是天大的问题!

退一万步讲,即便陈言材真心提携后进,他自己麾下,亦有无数早已投效多年,忠心耿耿的门生故吏。

这等天大的好处,他为何不交予那些自己人,反而要便宜他这个外人?他就不怕,寒了那些亲信故旧的心么?

更何况,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他陈言材,官居左佥都御史,听着是威风八面,位列九卿。

然,他要面对的,却是何等样人物?

那可是两位圣眷正隆,手握重兵,位高权重的实权王爷!

昨夜,汉王封城,赵王拿人,闹出那般大的动静,血洗长街,震动整个应天府。

这等雷霆手段,若无当今陛下的默许,甚至……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明王殿下的亲自授意,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敢吗?

他俞少清,好不容易才考取功名,踏入这大明朝堂,是来为国效力,光宗耀祖的,可不是来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清名”,便去无缘无故地,同时得罪皇帝与两位实权亲王的。

他要是当真傻乎乎地上了陈言材的当,于这朝堂之上,参那两位王爷一本。

最好的结果,或许能如陈言材所言那般,“名利双收”。

然,那两位王爷,怕也顶多只是被陛下不痛不痒地申斥几句,不损分毫。

而他俞少清呢?一个毫无背景的七品小官,得罪两位手眼通天的亲王,日后,怕是连怎么“因公殉职”,或是“意外身亡”的都不知道。

至于陈言材的庇护?更是笑话。

他区区一个陈言材,拿什么去跟两位王爷比?拿他那颗项上人头去比吗?

与其找他陈言材当靠山,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博一个虚名。

倒不如……反手便将他陈言材,当做一份“厚礼”,一份“投名状”,干干脆脆地,呈给那两位王爷!

这,才是真正的机会!

这等送上门来的,一步登天的机会,若是还把握不住,那他俞少清,不如趁早寻根柱子,一头撞死算了!

他心中清楚,单凭他一面之词,朝中这些老谋深算的大人们,定然不会尽信。

但,这不重要。

他的目的,早已达到。

其一,他已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那两位王爷,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忠心——我,俞少清,想给二位爷,当马仔!

其二,亦是让那两位王爷,对陈言材此人,生出警惕之心。

他敢断定,陈言材,与那建文余孽,定然脱不开干系!

“建文”二字,乃是当今朝堂最大的禁忌。

据传,当今永乐陛下,便是从那建文帝手中,生生抢来的这万里江山。

他陈言材,身为堂堂九卿之一,竟会因“清剿余孽”这等小事,便不惜铤而走险,唆使自己去弹劾两位奉旨办差的王爷。

若说他与那些余孽,没有半点瓜葛,打死他俞少清,他也是不信的。

今日,他将此事当众捅破,不管旁人信与不信,陛下与两位王爷,定然会对这陈言材,展开一番彻彻底底的调查。

只要查,便不怕查不出东西!

若当真查出,他陈言材确是建文乱党,那他俞少清,便是立下不世之功!以一检查御史之位,于朝堂之上,为国除奸,背刺顶头上司!

这份胆识,这份功绩,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传遍整个京城,他俞少清之名,亦将随之水涨船高,名利,才是真正的双收!

就算……就算当真查不出什么,那也无妨。

他俞少清,不过是做一件言官该做之事——风闻奏事,有疑便参。

虽无大利,然,“不畏强权,直言敢谏”之名,却是实打实的。

日后,前途或许会因此受些影响,但亦无大碍。

他本就出身寒微,对仕途的要求,本就不高。

能得中进士,入朝为官,当上京官,于他而言,已是光宗耀祖,足以告慰家中列祖列宗。

最最重要的一点,他今日此举,亦是自保。

他将陈言材推至风口浪尖,日后,他俞少清若是无故遭了什么意外,那第一个被怀疑之人,定然便是这陈言材。

届时,他陈言材,怕是惹得一身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所以,他俞少清,根本不惧陈言材的报复。

这一局,他俞少清,稳赢。

\u2029

\u2029燃尽了感谢各位的打赏,多更了半章,祝各位高考顺利!登天楼取日月,明朝笑自然。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


    (http://www.xinhaiwx.com/book/2D3C-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