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血染华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内部矛盾,及时化解

 

夜色沉沉,北风卷着残雪扑在脸上,我站在城头眺望远方。斥候刚报来的消息让我心头一紧——一支不明骑兵正朝我们方向疾驰而来。可眼下更棘手的,却是军营内部的裂痕。

两日前攻下第二座城池后,战利品分配便成了问题。刘铁柱和赵文远两位将领因缴获的粮草、兵器、马匹如何分配争执不下,言语间几近拔刀相向。士兵们也因立场不同起了摩擦,夜里竟有小规模斗殴发生。

我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劲。这两人虽性格各异,但都是战场上滚过血火的老兄弟,不至于为这点利益闹到如此地步。于是当夜我便召集亲信,分头行动。

先召见了刘铁柱。他满脸愤然:“将军你也知道,那日我部伤亡最重,按理该多分些粮草补给。可赵文远偏说他们断后的功劳更大,要平分。”

我又去见赵文远。他神情冷淡:“将军,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但若一味偏袒前锋营,往后谁还愿死战?”

话里带着刺,我听得出来。但他们所言各有道理,却也不足以让一向团结的军中生出嫌隙。于是我安排亲兵混入营地,暗中打探,果然发现端倪。

“有人在背后煽动。”一名亲兵低声禀报,“我们在后勤营听到一个叫‘李七’的士卒提起,说是赵将军授意,要借机削弱刘将军的势力。”

我眉头紧锁,赵文远真会这么做?还是另有其人?

次日夜,我下令更换巡逻路线,故意在后勤营外围制造空档。几名亲兵趁黑潜入,果然将那个叫李七的士卒擒来。审讯时他起初抵赖,但在铁证面前终于崩溃。

“是……是有人塞给我一封信,让我在军中散布不满言论,挑拨刘赵二将关系。”他颤抖着从怀中摸出一封未署名的密信,“上面只写着一句:削弱陈虎势力。”

我盯着那几个字,心头一凛。这不是普通的内讧,而是有心人刻意为之。目的很明确——动摇军心,瓦解我们的核心力量。

翌日清晨,我召集全军将领议事。

大帐中气氛凝重,刘铁柱与赵文远各自带人而入,彼此怒目相对。众人落座后,我缓缓开口:“昨日之事,想必诸位都己知晓。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厘清是非,安定军心。”

“将军,”刘铁柱率先开口,“我只想问一句,公道何在?”

“我也想知道。”赵文远冷笑,“若连公平都没有,谈何同仇敌忾。”

我示意亲兵抬上一个木匣,当众打开,取出那封密信,又命人押上李七。

“这是昨夜从煽动者身上搜出的信件。”我将信展开,举高示众,“内容只有八个字——削弱陈虎势力。”

帐中一片哗然。

“你们以为这只是战利品之争?”我扫视众人,“分明是有人想让我们自乱阵脚。若非及时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我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刘赵二将皆是我军骨干,功勋卓著,岂能因几句挑拨就反目成仇?你们可曾想过,为何偏偏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这种事发生了?”

刘铁柱脸色变了,赵文远也沉默下来。

“今日我立下三条规矩。”我语气坚定,“第一,所有战利品公开登记,由各营推选监督小组;第二,战利品分配采用抽签制,杜绝私怨;第三,凡有煽动分裂者,无论身份,一律军法处置。”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纷纷点头称是。

“至于煽动者李七,即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一声令下,亲兵将人拖出帐外。不多时,行刑鼓声响起,帐内气氛顿时肃然。

会议散后,众人陆续离去。我坐在案前整理文书,忽见一人影匆匆走出大帐,脚步急促,神色慌张。

我眯起眼,唤来亲兵:“盯住那人,别让他走脱。”

待亲兵领命而去,我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这场风波算是暂时压下了,但我清楚,幕后之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只是现在,我必须稳住军心,否则还未迎敌,自己先溃了。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城墙上灯火摇曳。我披着战袍,独自站在城楼边缘,望着远方黑暗中的轮廓。敌人正在逼近,而内部尚未彻底安稳。

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我回头一看,是先前被派去跟踪那人的亲兵。

“将军,那人进了赵将军的营帐。”

我心头一震,手指微微收紧。

赵文远……

他到底是谁的人?


    (http://www.xinhaiwx.com/book/2XZF-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