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我站在谈判厅前的台阶上,望着远方尘土飞扬的地平线。昨夜送走侦查小队后,我未及歇息,便接到了冉天王的急令——敌军己派出使者,愿与我们商议停战之事。条件是划定边境、资源分配,并在三日之内达成共识。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谈判厅设在城外的一处驿站,原本是供过往商旅歇脚之地,如今成了双方交涉的中立地带。我踏入厅内时,对方代表己然落座。他身着异域服饰,神情冷峻,目光如刀,显然不是易于对付之人。
“陈将军。”他开口,语调不卑不亢,“贵方提出以河为界,设立缓冲带,可曾考虑过我们的补给线?”
我缓缓坐下,正色道:“贵军粮道自南入境,需穿行百余里荒漠,若开战,你们能撑多久?”
他眉头微皱,却没有反驳。
我继续道:“我无意逼迫,只求一个平衡。若贵军执意索取两处要地,那便无谈判之必要。”
空气一时凝滞,厅内众人皆屏住呼吸。
片刻后,他对身旁随从低声交代几句,那人点头离开。
“贵方所提方案,我需回报大营。”他说,“但在此之前,我想知道,贵军是否真愿意和平共处?”
我首视他的眼睛,语气坚定:“只要不再侵犯我境,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自然不愿兵戎相见。”
他沉默良久,终是微微颔首。
谈判持续到第二日午后,期间几度陷入僵局,却始终未破裂。正当我们围绕缓冲区大小争执不下时,一名侍从匆匆入厅,在我耳边低语几句。我接过密信,展开一看,果然是冉天王亲笔,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局势复杂,切记稳重行事。若可和解,当以大局为先。”
我将信收起,抬头看向对面那位代表:“我提议,以河为界不变,但允许贵军每月一次通行权,用于物资交换。”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沉吟片刻,点头道:“此议可行,但需明确时间与人数。”
最终,我们在第三日清晨敲定了所有细节。协议草案拟定完毕,只待正式签署。
然而,就在仪式前夕,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军营的密报——有将领不满此次退让,私下召集心腹,意图在签字之时制造混乱。
我心中一紧,立即召见主谋者。
“你可知此举会毁掉多少人的努力?”我在帐中冷冷质问。
那人身形高大,满脸怒意:“我们辛苦夺回的土地,岂能拱手让人?”
“若不退一步,便是死战。”我毫不退让,“你可曾想过,一旦开战,百姓如何?士卒伤亡几何?”
他沉默半晌,终究低头不语。
“我理解你的愤怒。”我放缓语气,“但我们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战,而是为了长久的安定。”
他最终没有再言语,只是默默转身离去。我知道,他不会轻举妄动了。
但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命赵烈率人暗中监视重点人物,确保签字仪式顺利进行。
仪式当日,风沙骤起,天地间一片昏黄。我站在台前,望着对面那位代表缓步登台,心中百感交集。
我们各持一方印鉴,依次在协议书上落下印记。风沙扑面,却掩盖不住那份沉重的历史意义。
“今日之后,希望我们不再是敌人。”我向他伸出手。
他迟疑片刻,最终握住我的手,轻轻点头。
礼成之时,远处传来号角声,士兵们放下武器,彼此对视,虽仍有戒备,却多了几分释然。
我望向天空,乌云渐散,阳光洒落大地。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百姓安乐、孩童嬉戏的景象。
和平,终于降临。
但就在我准备离席时,眼角余光瞥见协议书末页角落,隐约有一枚陌生图腾印章,细看之下,竟从未见过。
我心头一震,却未表露于色。此刻不宜节外生枝,只能将此事暂且压下。
仪式结束后,我独自回到军帐,命人将协议副本送至冉天王处,并附上一封信,提及那枚图腾印章的事。
夜幕降临,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点点的城池,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
这场谈判,或许只是另一场风暴前的宁静。
但我告诉自己,至少现在,和平己经握在手中。
(http://www.xinhaiwx.com/book/2XZF-1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