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都流血了,真不轻啊。”
何雨柱尝试拉起易中海,尽力忍住笑意,“哟呵,老壹叔你也太不小心了吧,赶紧走吧,我陪你去医院!” 易中海羞愧得无法言语,几乎想 ** 眼前的何雨柱,如果能视而不见该有多好,这下他的面子算是彻底丢光了,这股痛楚远胜之前被扔进麻袋挨打的情况。
过了大约五分钟,易中海才稍微缓和过来,拖着轻重不一的脚步回家。
大妈见到这种情况,关切地说道,“老易,要是实在坚持不了,我们就去医院看看吧,你看,还出血了呢。”
铁青着脸的易中海坚决地说:“不用,我没事!”
但即使想要忍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如果去医院如何解释:无意识中坐到石头上导致菊花受损、内脏受伤?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这种丢脸的事情他绝不能做。 “好了,老壹叔,如果您不去医院的话,那我就先回去咯!”
教训了一顿易中海之后,何雨成心里畅快极了。等易中海差不多恢复些了,何雨成就再次教训他,确保对方不舒服的同时,自已却感到非常痛快。
“老易,真没问题吧?”
易中海趴在床上,壹大妈查看了他的伤口,然后皱眉说道:“准确无误地击中了。要不要用白酒给你消毒呢?”
“不必了,直接去医院弄点止痛药!”
易中海清楚,如果白酒泼到伤口上,那种疼痛难以忍受。脆弱的部位根本受不了白酒的 ** 。闻言,壹大妈转身离屋出去。
尽管易中海离开了,但围观贾家的人还在院内没有散去。秦淮茹决定在众目睽睽之下立威,让大家看到她决心改造家中的“棍棒”(这里指不听话或行为不当的家庭成员),纠正他的毛病。
尤其是对贾张氏来说,这一次秦淮茹下定决心,要在大家面前表现出贾家会变好的决心。
“妈,如果下次你还这样做教导棍棒的话,不要怪我跟你翻脸。怎么能有这样的教导方式?”
以前,贾张氏肯定有很多话反驳秦淮茹,例如,贾东旭小的时候也接受过类似的管教,长大了不也懂事了吗?
但现在情况不同,他们的大儿子在里面需要呆上五年,整个院子的人都盯着看。因此,即便心中不满,贾张氏只能沉默以对。
此时,何雨柱作为唯一一个心疼秦淮茹的旁观者,无法理解她为何会选择嫁给贾家。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与贾张氏类似的老年人并不罕见。越是贫穷的家庭,他们的思维往往越是保守、狭隘。
这类老人喜欢孩子对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命令都无条件服从。一有点不顺心就开始呼天抢地,不断提到为了孩子吃过的苦,仿佛这就是对孩子的爱的证明。这样的结果就是家庭关系变得极其紧张和耗损。
外人嫁入这种家庭,就会面临长辈和儿子联手施加的巨大压力,好像家庭的困苦都是因为儿媳妇的到来。
比如贾张氏,她时常斥责秦淮茹是一个带来厄运的人、家庭财产的损失者,把家庭现状不佳的责任全部推到了秦淮茹身上,好像只要不娶秦淮茹,家里的生活就会一片美好似的。
哪怕是一个再坚强优秀的女性,也难逃在这种环境下的折磨……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根本不应该迎娶新娘!对这样的婆婆家嫁去,就像是落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无尽的煎熬!
何雨成始终认为志同道合的才应成家立业,物以类聚,人亦如是!他认为秦淮茹也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人,没有资格奢求更好的婚姻。
现在的局面正是对他想法的印证,贾东旭原本的故事中已经早早离世,如今何雨成来了,他打算活得更久,这样,贾家就会更长久地处在艰难之中。
周围的人对贾家的纷争渐渐习惯了,把这当做一种茶余饭后的笑料,秦淮茹也深谙适可而止的道理,便牵着“棍棒”的手走进了房间。
走进房间后,秦淮茹脸色阴沉地说道:“妈妈,我要再次郑重告诉你,绝对不能有下一次了,如果再有下一次,看我不把王主任请来送你回去。”
秦淮茹平时确实任由贾张氏欺负,这些年也吃了不少苦头,但自从上次大爆发之后,贾张氏确实收敛了不少,尤其是现在没有人给她撑腰了。
贾张氏连忙缓和语气说:“不会再有下次了,我会好好管教棒梗,绝对不会让他再偷人家的东西。”
古语有云,“亡羊补牢”,若是羊多,丢了一只能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太迟。可贾家只有棒梗这一只羊,小当和槐花在贾张氏和秦淮茹看来,迟早要成为别家的媳妇!
“好了,快吃饭,洗漱完,我去看看易大爷!”
贾张氏不由自主地开口:“这么晚了,你还去干什么?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不行吗?”
秦淮茹牙关紧咬地说:“我也想明天再说,你知道棒梗今天的话可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吗?我明天还得跟着易大爷去钢铁厂,还要拜他为师。如果因为我们的缘故,易大爷反悔了,凭借东旭做的那些事,我在钢铁厂将寸步难行,到时候全家都得搬到乡下去。”
听到秦淮茹的解释,贾张氏小声抱怨:“看你,还生那么大气。我只是担心天太晚,你现在还在坐月子,出去怕吹风吗?”
贾张氏这些话,秦淮茹一句都不相信。相处这么多年,秦淮茹对贾张氏的为人了如指掌,不过她担心的无非是自已和易中海扯上关系,会让贾东旭戴绿帽罢了。
可是凭借她的聪明,就算真的戴了,你们也发现不了,甚至连小当和槐花,秦淮茹自已都不确定是不是亲生的。
来到易中海的住处,看到他正躺在床上。秦淮茹问道:“易大爷,您没事儿吧?”
秦淮茹叹了口气:“哎,家里实在离不开人,有她在还能帮我照看孩子。”
易中海自然明白贾张氏的重要性,问秦淮茹:“你和傻柱的关系缓和了吗?”
秦淮茹嘴角一翘,得意地说:“傻柱听了我几句话,现在已经晕头转向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32ZM-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