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当年和四九城的几个佛爷关系不错,这点小事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这里所说的佛爷并不是《老九门》中的张大佛爷,而是指小偷和扒手,是从千手千眼佛那儿延伸过来的说法,即小偷就是千手千眼。
**257**
“拂”有窃取、顺走之意,因此 ** 被称为“拂”。
佛与拂同音。
小偷自称为“佛爷”,警察则称为“雷子”。
易中海边想着边惊讶,没想到聋老太太居然能在傻柱身上布置这样一个大棋局。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介绍信如同后来的身份证一般重要,并且必须在当地补办。
傻柱和何雨水前往保城寻找何大清,结果不仅没有见到何大清,反而被聋老太太将他们的介绍信偷走了。
在陌生的地方,两人不仅无法乘坐火车,甚至连旅店都无法入住。
更何况现在实行定量供应,想买粮食都很难!
“这个老太太真是太狠了!”易中海感叹道。
“那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易中海问。
聋老太太答道:“这几天应该就能回来了。
老易,仅靠德行来管院子是不够的,你需要有个强力的助手,这样才能威慑住院子里的住户。
比如刘慧珍一家,孤儿寡母,非常弱势。
如果柱子站到你这边,要求他们服从,那么刘慧珍一家的名声都会落到你头上。”
易中海眼睛一亮,说道:“老太太,您这是好主意!利用柱子来牵制沈家,沈建设要长大还得十几年。
趁着这段时间,洗洗他的脑袋,将来也会尊重我这位伯父。
总而言之,只要抓住贾家、沈家和柱子就行,其他家庭只要不扰乱我们的计划,就不必多管。”
聋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说得对!我认为需要好好教导一下刘慧珍和沈建设,正好柱子快要回来了,正好可以让他教导他们规矩。”
令聋老太太不满的是,刘慧珍至今仍未将她当作老祖宗尊敬。
而关于她的改姓之事,院子内已经人尽皆知。
将来,她如果想养老,只能依赖于傻柱和刘慧珍。
所以,她决定对沈建设一家采用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策略。
易中海说道:“我现在就去街道办事处问问柱子兄妹的情况是否有回音。
如果有消息,我会安排人接他们回来,再捎上一些钱!”
聋老太太补充道:“你可以先去西跨院,跟刘慧珍谈谈。
如果她能主动照顾我,让沈建设帮衬你,那就再好不过了。”
易中海点头表示同意,但他的心思更多。
他打算和刘慧珍谈妥,让她承认当初是因为自已不能生育,现在已经治愈。
这样一来,也可以为易中海挽回一些名声。
易中海走进西跨院,看到沈建设正在炕上使劲地爬来爬去——【婴幼儿期:成长任务:爬行1000步,当前进度:490/1000】
刘慧珍正忙着绣花。
她的婆婆王大厨曾给她家的孩子每人做了一双鞋,而她现在正打算用之前王大厨和孙秀菊送来的布料,为孙秀菊肚子里的孩子做两身小衣服。
这些布料刚好足够做两套装。
看到家中崭新的自行车,再看一眼炕上的沈建设,刘慧珍充满了动力。
“小建设,等过完年,妈妈带你去看看爷爷奶奶和姥姥好不好?”沈建设开心地回答:“好~”
他对这个时代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1953年以前农村的生活。
那时,土地是真正的私有财产,很多农民宁愿待在乡下也不愿意进城工作,因为那时候农民的收入远超城市居民。
然而随着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的发展,以及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农村的生计空间越来越小。
“慧珍,你正在给孩子做衣服吗?”
刘慧珍站起来说:“易大爷,您怎么过来了?”
易中海答道:“我是来告诉你的,柱子和雨水在保城丢掉了介绍信。
我要给他们汇点钱过去,毕竟何大清这人靠不住。
我打算等柱子回来后,多引导引导他,让他把家里的日子过好些!”
沈建设微微动了动眉头,听出了易中海的言外之意——就是让刘慧珍明白他已掌握了柱子的弱点,如果刘慧珍不听话,柱子会受到牵连。
这是变相威胁刘慧珍了!
刘慧珍答道:“柱子和雨水的介绍信丢了?难怪他们这么长时间都没从保城回来。
易大爷,我觉得您的做法是对的。
正好您也没有孩子,不如把柱子当自已的孩子看待吧。
这样一来,家里也能过得更好。”
沈建设险些笑出声来,不愧是刘慧珍,随口一句话就点到了易中海的痛处。
果不其然,易中海几乎要气得呕血,这种感觉就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易中海接着说:“慧珍,你心地善良,如果有空可以多关心关心那位聋老太太。
做人不仅要想到自已,也要想到别人是不是?”
刘慧珍没有抬头,答道:“易大爷,我现在只想着要把家里的三个孩子抚养。
老太太那边我虽然同情她,但也实在是照顾不过来了。
易大爷,您为什么不考虑再找一个伴侣呢?我觉得哪怕您不能再生孩子,也可以找个带着孩子的女人。
这样不仅有了妻子,也有子女可以帮您照顾老太太。”
沈建设几乎要被逗笑了,他觉得包子的妈妈确实是对易中海的一种惩罚!
“行,那等柱子回来再说吧!”
易中海脸色阴沉,他是为了刘慧珍的好名誉才这样劝她的,可刘慧珍却不同意,那他也就无需手下留情了。
等柱子回来,一定要把柱子拉到自已这边来。
沈建设看着易中海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想,必须得加快脚步了,不能再让傻柱跟着他的父亲一起做事了。
如果傻柱真的和易中海结盟,那么在这个院子里将会形成一个以易中海、傻柱和秦淮如为主的三巨头,这对沈家显然不利。
然而,问题是,傻柱有能力反抗何大清吗?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啊!
沈建设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
不过他并不知道,原著中傻柱对何大清的情感既有恨也有关心,是种复杂的混合情感。
(http://www.xinhaiwx.com/book/3AMK-1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