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的价格会因为马匹的品种、年龄、健康状况、训练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价格最便宜的马就是驽马了,一些普通的驽马价格在 50 到 100 元(大洋)。而一匹优秀的战马价格在 500 大洋左右。这还是在抗战时期的价格呢,早些年的话,价格应该更便宜。但再过段时间价格还会更贵。特别是到了明后年的时候,估计战马的价格会被炒到天价。
在民国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物价也较为稳定。一匹普通的战马价格可能在 100 到 300 元大洋左右。当时的马匹市场较为繁荣,北方地区如内蒙古、东北等地是马匹的主要产区,有大量的马匹供应。
到了民国后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战马的价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一些战乱地区,由于马匹的需求量大,供应不足,普通战马的价格上涨到 500 元大洋甚至更高。
而这还只是指那些普通的战马,要是更优秀的战马,价格还会更高。一些经过训练、体格健壮、速度快、耐力好,血统又纯正的战马,价格无疑会更高。例如,从蒙古、伊犁等地引进的优良马种,在民国时期备受青睐,其价格在 1000 元大洋以上,甚至更贵。如果是具有特殊血统,或是国外引进的好马,那价格还会更昂贵,可能高达数千元大洋。
这些关于马的知识,那可都是咱结合前世今生,再加上各种经验总结出来的呢。
走进这个村子,看着热闹非凡的小集镇,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呢。最近这段时间啊,天天吃系统空间里的各种罐头和速食,吃得我嘴里那叫一个怪味。嘿,正好看到这儿有卖山西经典面食的,我赶紧带着七个分身,一起要了八碗面。咱这经典的山西刀削面,那可是名声在外。
一般来说,山西刀削面大多是地摊,就跟关内卖馄饨的似的,挑个担子卖。没想到这位老板竟然开了店,怪不得他这面卖得挺贵呢。不过话说回来,味道确实是一等一的好。
我一边大口吃着面,一边跟老板打招呼:“老板,你这面卖得贵是有道理的,味道真是没得说。”店老板一听我夸他的面,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那可不是我吹牛,我这面啊,阎锡山阎长官吃过都说好,南来北往的客人吃过也说好,就连日本人来了,尝了都竖大拇指呢。”
我又奉承了老板几句,然后趁机打听消息:“老板,跟你打听个事儿。我听说你们这镇子里好马不少,不知道哪一家的马最好呀?我想买几匹好马代步呢。”店老板一听,笑着说:“嘿,你找我打听那可算是找对人了。我对这里那是门儿清。咱们这西山镇啊,以前经常有蒙古人来这里卖马。可自从日本人来了之后呢,这些蒙古人就不让来了。不过好在咱们镇上有几户人家很有门道,还能从北面偷偷往这里放马。换成别人我还不敢介绍,毕竟小鬼子对这事抓得紧。但我看几位壮士,这身高,这体态,一看就是中原人。没说的,等会儿你们到北边,打听姓刘的,然后去他家买,就有顶好的马。他们只做熟客的生意,没人介绍,可不让你们进去哦。不过没关系,你就报我的名,说是我的远方亲戚就成。”
我谢过店老板,吃饱喝足后,就带着众多分身一起朝着店老板介绍的地方走去。出了镇子,就是一片用栏杆围着的空地,这里有很多马牛羊在进行交易,我还看到了毛驴呢。只是这些马看着不咋地,别说当战马了,驮东西都费劲。我心里暗暗庆幸,还好自已有先见之明,提前找了熟人介绍。
按照店老板的提示,我们穿过这片地方,来到了一片树林里。嘿,这里竟然有一户大户人家。这一看就是大地主啊,虽然没有传说中的乔家大院那么大,但也算得上是一个“乔家小院”级别的了。这房子在外面看都不止十几间呢。
我来到门前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人来开门了。当我说我是店老板介绍来买马的,那里的人也没多问。看了看我们这大块头,就轻松把我们放了进去。
此时这里已经有好几个客户在看马呢。不过人家看的都是驮马,而我看的可是战马。有意思的是,当我说我要买战马的时候,对方先是眉头一皱,接着又喜上心头。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如今买战马的人那是越来越少。在山西这片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军已经完全撤离了,晋绥军也撤离了大半。现在山西严格来说,就是八路军和小鬼子在较劲呢。以前晋绥军和国军在的时候,有些队伍还能来这里找马。但八路军人家只喜欢缴获,想让他们买马,那就是两个字——没钱。
如今是 1940 年,八路军虽然不像两年之后连吃饭都成问题,但平时也很难吃饱。不然也不会有几年之后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了。所以啊,这户人家此前进了一批战马,到现在还没卖出去呢。头疼的是战马没卖出去,高兴的是我买的是战马。不过又犯愁了,我这才几个人,又能买多少马呀?
嘿,没想到我一下子就买了一百匹马。首先呢,眼下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关键是这一百匹马一看都是蒙古草原来的蒙古马,最适合咱们中国人了。再加上老板急于处理,当知道我愿意买一百匹马,我就提了一个条件,价格得便宜点。结果人家没便宜,不过却送了我十匹驮马。我其实并不差钱儿,只是觉得买东西砍价那是天经地义,哪有买东西不砍价的呢?没成想又能多得十匹马,哪怕是驮马对我来说也是需要的。毕竟伴随骑兵作战的时候,身边有驮马也能帮着背负很多装具和装备呀。
我高兴地带着这一百匹马,准备把其中的九十匹都交给新认识的游击队张队长让他代管一下。等会儿运输粮食的时候,顺便让这些马也能使上劲。大不了到时候除了三八式步枪之外,再给他们多整几挺机枪,就算是他们的保管费了。我相信他们一定乐意。
只是当我带着这些马正准备走的时候,突然这家的管事找到我,说他有一批才生产出来的装具,就是马背上使用的装具。只是这些装具都是二手的。不过管家说,真正会玩马的人才知道这种二手的装具才是最适合骑的,因为新装具那玩意儿坐着磨屁股呢。然后管家问我要不要,这必须要啊。只是这管家干起事儿来磨磨唧唧的,足足拖了一个多时辰才把装具给我弄来。我也懒得把装具一一给马带上了,只是给其中的十匹马装上,就骑着马离开了,径直先往西走,去找张队长,把多余的马交给他代管。
(http://www.xinhaiwx.com/book/3PDC-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