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小土著,靠着双穿门封侯拜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感激,拜师马秀才

 

李礼温、赵盼、陈诚都有些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这么好的东西,按理说应该更希望所有人都知道,都去买,才好赚钱吧?

怎么反而不希望人知道?

“可能是制作困难,人家不想费这个心,看在解元公的面子上才卖一些。”李礼温分析道。

赵盼点头,朝着陈礼微微一福:“多谢陈叔救命之恩。”

陈礼:(⊙o⊙)…

青蟹、卤牛肉、素鸡说是我们带回来的就算了。

奶粉也这么圆?

虽然这不是黑锅。

可感觉也怪怪的!

转头看向偷笑的陈节,陈礼心中欣慰。

年纪轻轻就知道深藏功与名。

爷爷不用担心你将来当官儿后为了往上爬而蝇营狗苟了。

不过该你领的人情,你还是得领一下。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孙子先天体弱,很多东西都吃不了,饿的面黄肌瘦,所以才专门花大价钱找大夫制作了一些奶粉。

这两罐就是他送给节儿的,你们知道,节儿倒是一直能吃能喝,不是很需要奶粉,他听说表弟缺奶水吃,就都拿过来了。

你们只管给孩子吃饱,不必节省,快吃完了就跟节儿说一声,他再给你们送。”

李礼温和赵盼感动坏了,一人抱了陈节一下。

“节儿真是个好孩子。”

“以后等你表弟长大了,我们一定好好跟他讲讲你的活命之恩。”

陈节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哎呀,人家没那么好啦。”

李礼温摸了摸他的头,看向陈诚。

陈诚会意:“我不会到处乱说。”

陈礼笑道:“当徒弟的就该这样,好好跟你师父学吧。”

“多谢十二爷爷教诲,我会的。”

“时间不早了,节儿,咱们去马秀才那里报名吧。”陈礼道。

陈节点点头:“舅舅舅母,还有诚哥,再见了。”

“待会儿回来吃晚饭。”李礼温道。

陈礼摇头:“明天节儿就要开学了,我们得早点回去准备。”

“节儿以后就住在我们家吧,省得早出晚归。”赵盼邀请道。

陈礼还是摇头:“我特意买了头牛,就是为了早送晚接,让他又能体会上学的艰辛,又不至于太累。

如果住在你们家,去私塾就几步路,也太娇惯他了,不过如果遇到刮风下雨,还是得烦劳你们接他一下。”

“这是自然,那陈叔,还有节儿,你们慢走。”

“好。”

……

比起去年见面那次,马秀才更胖了,肚子快赶上怀胎十月时的赵盼。

陈节刚看见他就想笑,但生生憋住了。

马秀才有些感慨的抱拳:“陈兄,恭喜终于得偿所愿。”

陈礼笑道:“多谢,侥幸而已。”

“一省之解元,殊为难得,明年按说最起码也能考中进士,甚至成为三鼎甲,愚兄提前祝贺了。”

“哪有的事儿,但愿明年还能这么好运。”

“陈兄还是这么沉稳,一点不像是考中解元的人。”

“哈哈,实在是之前失败过太多次了。”

“是啊,当年初中秀才时,我等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想连考连败,转眼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

“因缘际会,实在难说。”

马秀才心里平衡多了,看向陈节:“这就是节儿?”

不等陈礼开口,陈节就先行了一礼:“见过夫子。”

“不错,是个灵醒孩子。”

将陈礼和陈节请入正厅,马秀才端坐在孔圣人画像前的太师椅上,开始考教陈节学问。

“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

陈节愣了愣。

子曰过那么多。

好像子整天不用读书、种田,光说话就可以。

我哪知道你要问哪个。

想了想,陈节试探性背了几段。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以了。昔人已乘黄鹤去?”马秀才捋了捋胡子,道出下一个题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马秀才拍了下大腿:“背的好,那清晨入古寺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不错,你再背一下师生。”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

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不用背了。”马秀才对陈礼道:“这孩子记性不错,口齿也清晰,很像当年的陈兄。”

“苟不教,性乃迁,还要劳烦马兄代为传授。”

“好说,举行拜师礼吧。”

“嗯。”

马秀才和陈礼一起站起来。

马秀才将太师椅搬到一边。

随即上前为陈礼整理衣裳。

又领着陈节参拜孔夫子画像后,马秀才依旧坐在太师椅上,接受陈节的正式参拜。

陈礼教陈节献上六礼。

在此之前,陈礼去打了一盆水。

马秀才收下六礼,指了指水盆:“节儿去净手吧,以后你就是读书人了,务必保证身心洁净。”

“是。”

陈节认真洗了下双手。

转过身,却见马秀才拿着不知从哪里拿出来的毛笔在一团红色东西上点了点。

“上前来。”马秀才道。

陈节走上前。

马秀才提笔在陈节眉心处点了一个红痣。

将笔放好,马秀才叽里咕噜的念起四字成语。

什么‘一点就通’‘心明眼亮’‘学业有成’‘勤奋好学’等等。

陈节觉得马秀才这会儿跟念经的道士有点像。

但他没敢说出来。

念叨了一阵,马秀才把着陈节的手写了个‘人’字,又让他自已写了一个。

“完成了,陈兄,明天就可以让他入学,我准备让他就读丙班。”就这么点动作,马秀才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喘着粗气说道。

陈礼点头:“好。”

“至于要买什么书,我就不叮嘱了,你都知道。”

“嗯,那我们就先走了。”

“慢走,不送。”

陈礼看了眼好友的肚子。

别人说不送,那是客套。

你说不送,那是真送不了。

我都怀疑不等孙儿把书读完,你就得活活胖死。

出门上了牛车,陈礼忽然坏坏一笑:“节儿。”

“怎么了爷爷?”

“你夫子太胖了。”

“是有点胖。”

“这都怪他太好吃,又不爱动。”

“是哦。”

“你那儿不是总有好吃的吗?”

“嗯啦。”

“从明天开始,你每天给他带点,别带多了。”

“好的。”

“如果他不能沿着私塾门前这条街走个来回,你就自已吃掉。”

“啊?”


    (http://www.xinhaiwx.com/book/3TO1-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