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小土著,靠着双穿门封侯拜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第一天上学

 

马秀才的私塾一共四个班。

丁班学生不科举,只求学几个字,会点算术,方便找活儿。

丙班是启蒙班。

乙班是进阶班。

甲班是备考班。

陈节要进的是丙班,教学内容只有背诵、识字和写字,不需要懂释义。

所以陈礼只给他准备了原版四书五经以及《孝经》。

十本书有新有旧。

旧的是几年前陈礼练字时抄写的。

新的是去年得了字帖后练字的作品。

说是十本书,其实是好些本。

如《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字数众多,必须分成好几卷摘录。

陈礼根据经验只往孙儿的书包里放了文具以及《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其它的暂时放在了他的书房。

需要带它们去的时候,马秀才自然会说,到时候再带不迟。

书包、饭盒、七斤八两大米以及二两银子的学费,便是陈节要带去私塾的全部东西。

对了,还有两块陈礼特意用油纸包起来的由陈节提供的鸡蛋面包。

天还没亮,陈节已经在厨房吃早饭了。

等他细嚼慢咽吃完,天正好亮了。

‘砰砰砰。’

“姑姑姑父,节儿起来了吗?”李新站在大门外问道。

陈升去把门打开了,帮着李新把车套上,把牛赶了出去。

把书包框在陈节肩膀上,李淑芬随手将饭盒和装米的袋子放在牛车上,看向陈节的眼神中带着不舍和欣慰。

“节儿,你这还是头一次一个人离家那么久、那么远,一定要照顾好自已。

有事记得跟先生说,要是有同窗欺负你,你该服软就服软,事后娘去给你报仇。”插着陈节的胳膊窝艰难的把他举上车,李淑芬叮嘱道。

陈节点头:“我记住了娘。”

“嗯,去吧,中午记得好好吃饭,晚上早点回来。”

“嗯。”

李淑芬又叮嘱李新道:“新儿,你以前没赶过车,千万别学老牛直接坐在车上甩鞭子。

你就在前面牵着牛走,省得摔着,等你以后熟练了,就可以坐在牛车上省点力气了。”

“我知道了姑姑,那我们出发了。”

“嗯,车上有斗笠、蓑衣,要是碰到下雨,记得穿戴好,也给牛披上蓑衣,省得生病。”

“好。”

随着李新‘得’的一声,牛迈开步子走了起来。

陈节坐在牛车上朝着爹娘挥了挥手:“爹娘再见。”

“再见节儿。”

“中午一定要记得吃饭,有事找先生。”

“我记住了。”

走了一段路,陈节偏头看向一直跟在旁边的方大花:“奶奶,你要一路送我到私塾吗?”

方大花道:“那倒不是,我就是想跟在后头叮嘱几句。”

“就像叮嘱去赶集的爹娘一样?”

“对。”

陈节正襟危坐:“我准备好了,你可以开始了。”

“中午记得好好吃饭,有事就找先生,同窗要是欺负你,你别怕,你爷爷是解元,未来是要当官儿的,该他们怕你才对。”

“嗯嗯。”

“学费记得给先生,别忘了,更别掉了。”

“好。”

“袋子里的米也别忘了,不然你中午要没饭吃了。”

“嗯。”

“进了私塾就别出来了,傍晚你表哥会去接你,除了他,你别跟任何人走,除非是我们或你三舅三舅母。”

“知道了。”

一路叮嘱到村尾,方大花这才停步、住嘴。

目送牛车远去,方大花擦了把眼泪。

……

一如往常,从陈家村到青县县城共用时半个时辰。

这会儿已经不算早。

牛车停在私塾门口时,陈节看见好几个学生在往里走。

他们中最小的跟姐姐陈丽差不多大,最大的比大表哥李首还要大些。

这就是我的同窗们吗?

嘻嘻。

再过几年,我的同窗就是皎皎姐姐了。

“表弟,我帮你把东西拿进去。”李新将牛栓好,一手拎饭盒,一手拎米袋。

陈节说了声‘谢谢’,跟着表哥往里走。

刚进门,便瞧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坐在院子里一边啃馒头一边注意着大门口。

“你是陈节吧?解元公陈礼的孙子?”老头儿吃下最后一口馒头,声音嘶哑的问道。

陈节‘嗯’了一声:“我就是,爷爷你是?”

“叫我老马就好,我是私塾里的帮工,负责看门、扫地等杂活儿。”

“哦哦,马爷爷。”

“夫子说你今天会来,叫我在这等你,给你带路。”

“有劳马爷爷。”

老马从李新手里接过米袋和饭盒:“我先带你去食堂,中午散学后,你直接去食堂吃饭。

记住,吃完饭才能出食堂,期间不许说话,不许搅扰同窗,否则会被夫子打板子。”

“哦哦。”

这么严厉!

“表弟,我先走了,晚上再来接你。”李新有些发怵,想赶紧远离这里。

“好的表哥。”

李新点点头,撒丫子跑了。

跟着老马来到食堂,陈节放眼一瞧。

食堂分为后厨和前厅,跟皎皎姐姐带自已去过的一些饭馆布局差不多。

后厨就是锅碗瓢盆这些,还算宽敞,有一个胖大婶正在洗洗涮涮。

后厨和前厅被一张比陈节还高的长桌隔开。

前厅另有两张长桌,长桌两边摆着凳子。

“她是私塾的另一名帮工,主要负责做饭,她也姓马,是我亲侄女。”老马介绍道。

马大婶看过来:“大伯,来新生了?”

老马道:“隔壁大城县陈家村不是出了个解元嘛,他就是解元的孙子,叫陈节。”

“嚯,解元的孙子,了不得啊。”

陈节笑道:“马大婶你好。”

“你好陈公子,你以后都在食堂吃午饭?”

“对,这是我的饭盒和这个月该交的米。”

老马把饭盒和米袋放在高桌上。

马大婶掂了掂米袋:“高高的,你中午直接过来吧,我会做好主食,热好你带来的饭菜。”

“好的,谢谢马大婶。”

“这孩子可真客气,不愧是解元家的。”

老马笑了笑:“走吧,我带你去丙班。”

“好。”


    (http://www.xinhaiwx.com/book/3TO1-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