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带着金手指回乡下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重新建设村庄

 

在这一年里,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经习惯了怎么在这场大雪里面生活,毕竟树挪死人挪活,镇上重新出现商贩,总有人能抓住机遇。

这段时间村里人听从沈青禾的铲雪填土建路,李云租借了一辆挖机,众人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进行着填土修路,原本的路只有三点五米,刚好够一辆车通过,两辆车汇合都不行,特别是现在还是暴风雪的天气,根本没办法通车。

大家一致决定把公路拓宽到四点五米,并且把公路修建平整,以前的有坡度的都进行填平。

为了支持乡村建设,好在暖屋里面的蔬菜现在长得很好,沈青禾让李妈拿去镇上卖,还有鸡蛋,总之在这个节骨眼上沈青禾不担心卖不出去,所以还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了不少菜品和瓜果大米。

沈青禾算了一下,现在每天的日收益在一万左右。就一个小小的门店,但是支撑起了一个镇上人民的生活,这期间李妈还找到一些猪牛羊,母鸡现在有一百只,有很多都是在外面收购回来的,有沈青禾的灵泉水的喂养下,一天能捡蛋两百个。

而这些钱目前全部投进了公路建设,只有把这条路给建好了才能通车出去,在镇上才方便,到时候把菜销往城里。

“大家加油干,把这边的路建好了,咱们村扩大发展,到时候把水果蔬菜销往城里面,到时候咱们分钱。”李云鼓励众人加快建设。

大家一听还能分钱,多好的事,不仅能够守着家乡,还能够在老家赚钱,就算这是天灾又怎么样,至少干了就有收入。

于是众人热情高涨,竟然只用了一个月就把路给建好了,路的两边沈青禾让众人移植了桉树,这些桉树是以前退耕还林就种植了很多,村里面多着呢,这些树就可以当成护栏用了,每棵树还套上了绳索,沈青禾使用治愈功能让所有移植的桉树都得以存活。

道路开通了,就需要有人驻守,于是大家的工作又变成了铲雪,十公里的路两个人为一组,负责在路边铲雪,于是通了公路以后,村里会开车的小伙子就每天负责运输蔬菜水果到镇上进行售卖。

从村子里面出去的东西,沈青禾不准大家卖得太贵,甚至都没涨价,售卖得很快,于是加盖暖房,暖房又往上修建了两层,就是三层,也是村里最高的建筑,住宅区当时就是只允许建两层。

现在大部分都稳定下来了,沈青禾的决策也变了。

于是组织了一下村里面开会,现在大家都以沈青禾马首是瞻。

”各位,现在咱们的路拓宽了,牲畜也饲养起来了,还有暖棚的菜,为了避免以后有更多的麻烦,现在由村长把吃食按人头给每家都分一分,以后各自可以自由安排自家的吃食。另外咱们暖屋的菜,以后按照轮流售卖的方式进行,卖得的钱上交一百元作为村里的开支,其余的由当天卖菜的人平均分配。”沈青禾知道这样吃大锅饭迟早会出问题,尽早分配好可以解决很多事。

“至于我们家这几口人就不参与暖房的分配,但是果树是我们自家的,这个就不给大家分了,至于牲畜的处理这个算做村里的共同资产,处决需要大家投票同意,包括鸡蛋的售卖这个每天都是有定量的每天都有两百的收入,这个账目由村长队长进行审核,我暂且代为保管。”李云也发表了他的意见。

“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讨论。”村长现在也是热血沸腾,村子在他手上这么多年,都成了空村,都是些老人小孩,现在在沈青禾手里却越来越好。

“我想问一下,去卖菜的名额怎么定?”一村民问道。

“按户头,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名额。至于咱们每天收入的三百元这个作为村里建设用,比如咱们目前负责教书的老师每个月的工资,以后建设医院,医生的工资,购买医疗设备还有药材的钱从村里支出,当然牲畜卖掉的钱也用于这上面。”李云继续解释道。

“好、好、好。”不知是谁带头在鼓掌,大家都很激动。

“接下来就是大家房子的问题,大家都挤在别人屋子里面总归是不方便的,现在交通也可以出行了,如果大家手里还有积蓄的可以挨着学校暖屋建房子,但是只能建一层,因为咱们这边要保护好咱们的产业,不能让私人住宅高于咱们的学校医院。但是可以分配给大家三百平的地,每家每户都可以带个大院子,中间留出两米的过道,方便车辆出入。”沈青禾重新规划了一下。

现在不管有房子还是没房子的都激动了,三百平的地,大家还是很愿意,村长现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村子偏僻,没有人管,建了就建了,而且人口又少,山高皇帝远的,谁来管呀。

估计除了队长家不愿意建房子,大家都愿意建,沈妈也来了心思,她们现在虽然是二层小楼房,但是在马路边上,而且没有院子,二楼现在也几乎不会上去,打扫起来也麻烦,于是和沈爸商量了一下也想建,就是没有钱了,而且现在建的话还可以挨着闺女建房子,以后两家人更近了。

于是沈妈跟沈青禾说了,沈青禾有钱呀,这又没啥难的,之前为了支持道路建设,现在不建设公路了,沈家每天收入也在一万以上,借给沈妈四十万也就一个月的事。

于是敲定下来,沈妈还是第一个建房子的,有了沈妈开头,于是后面又有几家住别人家里的人开始准备建房子,几家人商量一起建,这样可以省些钱,大家都以沈青禾家建房子的标准建,这样住的也够大,每家屋后的两亩地都可以自留,种果树或者蔬菜都可以。

就连队长都心动了,但是还是很多人在观望。于是和沈青禾齐平的村户就建立起来了,大家这样住得集中一点也好管理,而且能空出更多的地。

村长也建了房子,反正钱不够的找沈青禾借,沈青禾也乐意,现在她是当官的,没有谁敢借了不还,借了不还的,以后村里的所有福利都取消。

大家得知沈青禾愿意借钱给大家建房子,也不再犹豫,都准备建房子,于是挨着沈青禾这一排过去排得整整齐齐的,由于大家都要建房子,所以没人收人工费,都是出材料钱,现在路每天早晚都有人去铲雪,车都能通过,车拉了材料回来村民就开始建。

而沈青禾和李云最近因为要给村民借钱,于是两人分头去了城里,联系了几家大型的超市把空间里的菜品瓜果都直接售卖出去,超市看到这些都激动疯了,李云租了一辆大型的货车,每天沈青禾只需要往货车里面放满蔬菜水果,拉到各大超市去就行,以沈青禾空间的生长,每天能卖出来的蔬菜和水果能赚到二十万一天,一个月就是六百万。

还是现在好卖,如果正常情况,这些菜销售不了这么快,这是特殊时期,只要卖就能赚钱,就能卖得出去。

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也是解决了城市里没菜的危机。

沈青禾最近也没想着要兑换空间里的奖品,现在先把村子里发展起来再说。

有了钱沈青禾决定把医院也建立起来,趁着大家都在建房子,拉材料,等大家伙把自家房子建好了就开始建设医院,于是在学校旁边就空出了一片地,准备建设三层楼的医院,还有学校加盖以及装修。

李云也是做这些事做得干劲满满,这个村子把这些配套设施都做好了,以后从城市里回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还有村里自已的商超,挨着医院后面建立,这样以后这些比较高的建筑大家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而且还很方便,都聚集在一起。

规划好了,沈青禾还特别嘱咐大家要做好排水,以及粪便的处理,做成干湿分离。

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所有的房屋和医院就建设好了,只是现在除了自已的屋子,这些公共设施都还没有进行装修,还是水泥风。

建设好了大家还狠狠的庆祝了一下,这半年大家卖菜的钱陆陆续续都还给沈青禾了,很多人效仿沈青禾在屋后面的两亩地用砖块围了起来,准备种上果树,沈青禾也是帮每家每户都种上了果树,种子也都是空间出品。

村子沈青禾重新命名为和平新村,做了很大的风景石并且雕刻了和平新村的字样。

看上去齐齐整整的,每家都相隔两米建的房子,又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什么攀比。

最近涌入村子里的人变多了,大家没有吃的不知道谁拍了视频发在网上,大家知道和平新村有吃的都来打卡,甚至还有专门铲雪的车也过来了,一时间大家都不用出门去卖菜了,坐在家里都有人来买菜。

特别是沈青禾的果园,很多网红过来打卡,沈青禾倒是不怕,反正有治愈能力,她的果园就算今天采摘完了,明天又会继续生长。

来的人多了,很多人就敞开门做生意,反正屋子够大,有很多人只住一两间屋子,剩下四个房间还有个超大的客厅都用来摆桌子,揽客呀,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起了农家饭。

每天大家的屋子都是满满的人,沈家和李家也是,现在大家都有屋子,几个小侄女倒是都搬回去了,沈家小弟也是,李家倒是只招待一两桌的客人,在厨房,沈青禾不喜欢在客厅,客厅她收拾得可干净了,不想沾染油污,当然来到和平村的都是离得比较近的人,也是比较有钱的人。

毕竟菜品都是空间出品,外来的人都觉得好吃得想吞掉舌头。

还便宜,还是原生态的,看得见。

最近和平新村屡屡上热搜,还有记者采访村长和沈青禾他们。

很多朋友在网上看到了,都纷纷说要来沈青禾家里蹭饭,特别是李云的朋友,被封锁在家里,每天吃点救济粮,新鲜瓜果已经好久没有吃到过了,又得知两人连闺女都生了,一时间大家都聚了过来。

沈青禾现在也是来者不拒,有钱,有闲,这些车过来得勤现在沈青禾都是直接让大家在家里招呼客人,村里大家都欠着沈青禾的钱,现在除了执勤的人去卖菜,卖掉的钱都进了沈青禾的腰包。

李家一家人现在又闲下来了,沈青禾让李妈退了镇上租的门市,现在天天在家就能卖菜卖水果。

陪着两个小丫头,别说一家人没有经济烦恼,这人呐都显得年轻,现在李家一点不担心钱,李家每个人沈青禾都准备了些金子,用盒子装起来,另外每个人手上都给一百万的零花钱,但是在村里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

李云的朋友也开车过来了,沈青禾单独招待了,走的时候还每个人的后备箱都装满了。

现在沈青禾和李云没事就开一下直播,很多沈青禾的粉丝看到和平新村的变化都不仅感慨道这个村长真好。

沈青禾占的这些地大部分是荒地,没有回来的人的田地没有占用,在加上人口并不多,又集中,所以在土地纠纷这块沈青禾还是没有什么顾虑的,占的地都是原来属于沈青禾这个队的地,除了沈家七伯母没在家,她们的地也没有占用,其他的人家都有代表在家里,占的地也是她们的。

沈青禾就一个条件,村里的人如果想加入,就不允许私自使用地皮,全部按照沈青禾规划的地皮进行建房和建造果园。目前也就只建了三十家,这三十户人家是有权利享受上学免费,医疗免费的服务。

另外沈青禾通过直播和热搜招聘了一批医生和护士,医生每个月工资一万,护士每个月五千,每个月的五险一金买上,还有年底十三薪和年终奖。这个条件在当地也算好的,但是沈青禾面试的条件是要能准确说出村民的症状,不能依靠仪器,并且中西医结合。

当然大家看到招聘的条件还是很,但是有能力的却不多。

最后沈青禾只聘请到三名医生,护士倒是很好找,还全是熟手,毕竟护士很多人的工资还没有这么多,沈青禾也只招了五个,毕竟村里又没有那么多的病人。

有了医生护士,沈青禾还专门留了宿舍,主楼三层是医院,两边就是宿舍。都是三层的小楼房,左边男生宿舍,右边女生宿舍,也不像传统的宿舍,就是套房,楼上两层楼都是卧室一楼是个大客厅,还有厨房,所有设施一应俱全。

几人都还是很满意这个布局,而且事情少,沈青禾让他们有什么条件就提出来,包括医疗设备,需要什么都可以买,三名医生感动得红了眼眶。


    (http://www.xinhaiwx.com/book/3V4J-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