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两家人早早的起床了,这才好好的参观村子,一长排的屋子,家家户户带小院,整整齐齐的,每家后院都有两亩地用来种植蔬菜,长得就充满生机。
和自已之前的生活简直是天差地别,整天在暗无天日的房子里面,工作也没了着落,全靠吃老本活着。
有还不上房贷的跳楼,路边时不时有冻死的拾荒老人和流浪猫狗,被发现时都已经冻硬了。
而反观这里,吃的,喝的住的,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当然吃穿倒是正常的,就是水龙头的水已经放不出来了,都结冰了,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把雪水煮沸了过滤使用,毕竟南部地区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一点应对措施都没有。
沈青禾带着彭桃和胡月去了自家的果园里面摘果子。
“青禾,你可真不够意思,生崽不告诉我们就算了,结果你守着这么大一片果园也是一点消息都不透露。你都不知道我们这一年是怎么过的,呜呜呜。”胡月假装伤心的打趣沈青禾。
“就是,一毕业了,你就跟失联了一样。”
大学期间三人亲密得上厕所都要结伴一起去的,结果现在三人的生活天差地别。
看看人家,副村长当上了,家里跟小别墅一样,结了婚,娃还生了两个,自已还在阿巴阿巴,想想就有点好笑。
“哎呀,是我的不是啦,这里的水果随便吃,随便摘,不要客气哈。”沈青禾大手一挥,让几人随便摘,今天陪两人,店里关一天门,大家都知道沈青禾的家,要买水果的就直接上家里来买。
“竟然还有榴莲,呜呜呜,青禾,你这个日子简直跟在天堂一样。我要发个朋友圈炫耀炫耀。”彭桃选了一些唯美的角度拍摄果园,一发朋友圈还没有三分钟九九加的点赞和评论。
都在问这是什么地方,沈青禾倒是无所谓,人来了都是客,给村子带来GDP,谁不喜欢呢。
在沈青禾同意的情况下,胡月也是发了一些朋友圈,一时之间,更多的人都关注到了和平新村。
两人还决定开直播和短视频,拉着沈青禾入伙,收益三人平分。
沈青禾倒是没啥意见,彭桃负责拍摄,胡月负责剪辑,而沈青禾则是配合出镜。标题则是和平新村领头羊,用的账号还是沈青禾的账号,毕竟沈青禾之前直播过还是有些名气。
很多老粉看到沈青禾的账号更新了都激动不已,现在的物流也慢慢的在恢复,就是原本三天就能到的货,现在可能一两个月才能到。
很多人留言想购买果园的果子,但是物流太慢了,只限同城配送。
彭桃和胡月靠自已给她们的老爹找了个活干,两人的父亲则是购买了两个小货车,每天给商家送货,甚至三人还琢磨出了一个小程序,可以让商户自行在上面下单。
两人的母亲则是负责收购和打包好这些菜品,村民们会编织的还编织了很多箩筐用来装菜,箩筐十元一个,村里面勤快的在休息的时候就编织箩筐,用竹条编织的。
当然拍摄视频也就是拍拍晚间的日常生活,直播则是周末全天,毕竟彭桃和胡月还是很喜欢自已当老师的工作。
一下子两家人对村子都有了归属感,想着多赚点钱就在村子里面定居下来,这样闺女的事业,自已的事业都可以赚钱不说,娃娃读书还不用钱。
关于加入村子的要求,沈青禾也做了相关的要求,村子里面只接收一百户村民,城墙便要围起来,建设的房屋必须统一,除了标志建筑,住户只能建一层。
超过一百户则往外重新建立一百户,等极端天气过了,家家户户必须在门口种上两颗黄角树,这是村树,外地人没有本地户口的必须缴纳十万的入户费用作村里开支。一旦确定了,沈青禾便会立马选择一块地,由村里动工建设一样的屋舍。
当然家里的布局可以根据自家的喜好布置,比如种花种菜。
两家人都在准备建房子,就连胡月和彭桃都有自已建一套房的打算,和爸妈挨着建,但是自已有个属于自已单独的房子。
折合下来大概会花销六十万,但是两人都觉得很值。
村里光是上学免费和看病免费这就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了。
虽然说现在的工资还比较低,村子在发展中,以后肯定会更好,相对应的工资都会改革。
和平新村以往就是土地很多,人口很少,很多土地都退耕还林了,加上城市化越来越快,很多人早已经搬走了,甚至很多年不曾回来,村里老人去世以后,村就空了,而沈青禾这次回来倒是给村子带来了一线的生机。
土地的规整和房屋的统一建筑能最大合理化的使用土地,并且可以避免以后因为土地的原因争吵。
特别是房子的布局,可以加装一些修饰,但是不允许大改,就像车一样,一旦违规建设则是会被驱逐出村。
另外村外的房子,如果以后建设需要,沈青禾可以处理,毕竟现在建设的房子都是占的别人家的地,所有属于村里的地都归村里所有,为了避免以后的矛盾,沈青禾让众人都签字画押了。
大家目前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如果不是沈青禾,现在大家吃的都没有,还谈什么赚钱,特别是现在自家在外的子女都回家了,坐在家里收钱,村里热热闹闹的,在没有以往的冷清。
就算是在这个大暴雪的极端天气下,大家赚的钱可能干了十几年都赚不到。
包括沈家的几个伯伯,特别是三伯一家,他们家发展得最好,主城几套房,三伯和三伯母两人又有退休金,现在挤在沈爸沈妈家很不自在,于是便要求建房子,她们还有村里的户口。
于是沈青禾也没办法,只能让众人先把房子建筑好了在建城墙,毕竟这个赚钱的机会还是得留给本村人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建房子的工期在一个月内,沈青禾不想耽误建城墙的时间,尽快早点建好,怕夜长梦多,当然建设这些也是给上级领导上报过,毕竟都是村里出钱,也没有什么阻拦。请客吃饭打点都是李云和村长一起去的。
为了尽快建好屋子,沈青禾还请了外面的施工队,一个月后成功的把屋子建好了,几家人也搬了进去,沈青禾不仅杂杂咋舌,还是钱的魅力大,于是更改了修建城墙的规则,外面请的施工队也在,三个月内建好城墙。
村里的众人和外面的一样,工作每天也给工资。
于是中国速度再次上演,三个月内,恢弘霸气的城墙便建立起来了,另外村里人多了,船只还不够,村民又把河沟修缮了一遍,还有村里的排水系统,都完善了一下。
之前的四只船便停放在水沟旁边留出来的空地上,当然现在的船只还远远不够,沈青禾现在觉得至少得准备五十只船,保证两户人家用一只船就差不多,目前村里面入住了四十二户人家,其中原住民有三十户,还能容纳五十二户人家。
不过大部分的人都还只是在观望的态度,宁愿花点钱去租房子也不愿意在村里建,毕竟等这场暴风雪过去了大家还要回归到原来的生活。
沈青禾也不勉强,胡月和彭桃最近一下子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借钱建房子,这笔钱是村里垫付的,也不需要利息。于是两人除了工作之余特别卖劲的拍摄短视频和直播,还带起了货,别说现在已经小有成就。
一个月下来能赚到三十万,三人一人十万元。毕竟刚起步,有这个成就已经很不错了,三个人都很满足。
城墙完工的这一天,大家都很激动,突然间就是安全感满满的。
再说现在医院的人也是每天爆满,因为收费便宜,很多外地的人慕名而来,特别是看中医的人,现在的护士帮忙抓药也是很顺畅了。
学校也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学生现在学得都很基础,语数外,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四个老师需要负责各个年龄段的教学,所以还是很累,沈青禾则准备外聘一些老师和医生,相对应的宿舍也建立起来了。
村子里面慢慢的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李云手上也很充裕,于是教育医疗也相应的抓起来了。
村子里面一天一天的变得更好,村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百万存款以上,但是因为有这次雪灾的教训,大家都在囤货,米面油粮日用品。
还有船只,目前是一家一艘船,大家也相应的在把物资往船上搬,跟着沈村长走有肉吃。李妈最近也是把家里的储备粮都往船上搬动,因为天气在慢慢的回暖,洪水的爆发只是迟早的事,而且现在搬上去还不会腐烂。
沈青禾也没说啥,现在大家的防控意识增强了是好事。
她自已现在是啥都不缺,就喜欢花钱囤物资,手里的钱都买了日用品,吃的喝的穿的。商超里的商户可喜欢她去了,每次沈青禾是价格都不讲直接包圆。
现在沈青禾的空间里面,两个小宝宝的衣服,从小到大的四季衣服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年龄段都有一百多套,还有各种玩具,书籍。
当然家里每个成员的衣服都准备得有,沈青禾还把各种菜品,熟食都囤了一遍,饿了拿出来就可以吃。
李妈和李爸也是受儿媳妇的影响,不爱存钱,全部拿来购买大量的物资,至少五年内不用在购买,还囤了很多黄金。
沈家也是,之前闺女让囤物资,后面就下暴雪了,闺女这样做肯定有她的用意,于是和平新村大家的消费空前繁华,还有很多外地的商户直接在各个大街小巷就开始进行商品交易。
一时之间,经济竟然疯狂的上涨,在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这里竟然成了交易的中心区域。
现在天气在慢慢回暖,大家也不像之前那样在家里猫着,沈青禾也是难得的带着宝宝们出来了,李云给两个崽崽做了一个大的车车,让两个宝宝躺在里面,两人拉着宝宝滑车。
大黄二黄也长成了大狗狗,比一般的狗狗大,小咪和初一现在也是在院子里跳上跳下。
另外彭桃和胡月两人也把自已的家布置得特别唯美,后面两人的两亩地也被自家父母种上了菜,每天都去菜园子逛逛,吃吃原生态的蔬菜,采摘本身就是让人治愈的事情。
(http://www.xinhaiwx.com/book/3V4J-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