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黑科技,拖拉机改飞船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4章 电动作为唯一选项

 

“虞老,我回去后要把这艘工程船搞好,造船基地就等着动工了。至于月球基地的其他事情可能想得不够周到,那边的工作就要请您来帮忙协调一下了。”

“你安心去研究吧,其他国家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管是人员、物资还是建筑材料,就连基地后期工业区的规划图都做出来了。”

虞院士语气中充满了自信,看来一切都已就绪,现在就等这艘工程船了。

“这么快啊?好吧,那我就显得落后了一步。”

“你是一直不停地忙个不停,而我们的项目小组从立项起就开始策划筹备,已经接近一年的时间了。其实没有可比性,况且大家都明白你那边才是整个计划最关键的部分。”

古忠耀几人听完也表示赞同,并开始与虞院士商量接下来的工作细节。。。

研究人员们在飞机上直接开了会议,对他们而言时间真的就是金钱。

阶段性目标即将完成,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

回到研究院后,农泽开始整理有关货运工程船的资料。

代号HAL-02231H的工程船长332.8米,宽98米,高76.8米。

动力系统是由4台大型核聚变发动机和4个辅助旋转引擎构成的。

这艘船一次性可以运输48万吨物资,其主引擎能推动这大家伙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前进。

农泽粗略一算,加上起飞降落的时间,往返地球和月球大概需要超过20分钟的样子,感觉跟通勤班车似的。

但是对于这么大规模的任务来说,一艘船恐怕不太够,因为耗时最长的部分是装载卸货环节,路上行驶的时间反而不值一提。

所以需要第一艘船有很高的利用率才行,好在这种由军用系统开发的技术支持下,全负荷运转应该没问题。

若有多艘这样的船只能够连续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然而目前来看,大家等不及了。

关于工程船的核心部分,农泽翻找了半天之后归纳出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推进系统,另一个则是自动化装卸机器装置。

像导航、通信这类系统在他当前的设计方案中则被视为附属设施处理。

引擎部件他早已提前下了订单给生产厂家,在装配阶段就可以直接接上使用。

眼前剩下未完工的部分只剩下机器人操作这部分了。

当搬运特别笨重或较长物体时不依靠这个机器人系统,通常会选择搭建吊桥类似的方式解决。

这种机器的主要用途在于处理复杂任务,比如大宗货物堆叠及拆分工作,在月亮上的工作站里让真人来做效率低不说还危险。

相比较于传统工业机器设备,这款新式的除了具有相似功能外,更加突出的地方在于灵活性和高度智能控制。

比如能够在重型吊具作业时自动判断物体质心位置,然后辅助装篮或绑绳子等步骤。

龙国虽然在这方面的起点较晚但也有一定进步,尤其是在频率转换技术、电动机调节、程序化管理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发展迅猛。

对于工业类机器人来讲,其关键所在不仅仅是代码编写语言,更重要的一个要素便是它的动力源。

考虑到太空中的实际情况,普通采用的液压与气压方式不再适用,只剩下电动作为唯一选项。

不过电驱确实是当下主流选择,不仅获取电力便利还能迅速反应并提供强大推力,尤其配合先进控制系统的话更是具备明显优势。

这类机器人通常配备脉冲马达或交直流伺服电动机。

鉴于它们普遍具有较高的转速,因此在硬件设计方面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降速机构的选择。

无论是哪家品牌的设备,在这一环节往往各有侧重,包括谐波齿轮组、行星轮系甚至更为复杂的多连杆结构等都有被运用。

而针对此次特定应用场合所定制的新一代产品直接取消掉了额外减速环节,而是利用低速大扭力直驱型电机代替。

这样做既有简化结构又提升了操控精度的优点,尽管对自身性能提出了更苛刻要求而已。

这一切挑战都将随着上级给予的支持得到有效解决。

农泽阅读材料时注意到另一处差异体现在传感设置之上。

普通的工业机械为了确保精确移动需要安装很多定位装置以及轨迹模拟组件;

与此不同,这次专门为任务设计的新版装备则几乎完全淘汰旧有的感应单元,换成了集多种尖端探测工具于一体的主动感知平台。

这套全新打造的眼睛神经系统集合激光测距、触觉反馈还有摄像头录像等功能于一体。

这意味着无需事先做太多复杂的准备工作即可自动完成一系列预设操作流程。

可以说对于现阶段月表工坊里的简单版自动化生产线而言,这样就够用了,而未来更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还包括增强与人类使用者及其他环境要素间的互动交流功能模块。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加工生产流水线、焊接站、组装工位、化学纯化室等各式专业设施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

人机交互主要包括电脑终端、命令控制台、显示屏、警报装置等基础操作工具。更高科技一点的,就像【小红花】那样的系统,可以将人的语言直接转变为计算机指令并执行相应程序。

工业基地里的智能系统属于二级水平,隶属于月球基地中心的那个最高级的一级智能系统。

但即便如此,它们都装有独立的处理器和储存器。主要的程序和工作信息都会汇总到月球上那个大型的中央智能控制系统——“天织”中去。

再来说说那些机器人的控制器,在这种工程船上使用的是一批具有十个自由度的机器人,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其更加灵活。

此外,这些机器人的底座不是固定的,它们可以通过轨道在船上移动。

根据实际需要,这些机器人能够沿着船中心轴或是横向轨道随意挪动。通常每艘这样的工船会配备二十个自动化工控机器人。


    (http://www.xinhaiwx.com/book/3XTM-4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