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奶爸带娃搞发展,赢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章 这得多让人不齿

 

要是真有人举报,王泉可能会吃点小苦头,但绝对不会伤筋动骨。

可要是这么做了,四合院可就彻底臭名远扬了。

人家王泉拼了命地给大伙弄粮食救命,结果吃饱喝足后,就背后捅刀子,这得多让人不齿啊。

再说了,以王泉在领导那儿受重视的程度,也没人敢打包票能把他彻底搞垮。

要不是有这些保障,王泉才不会搭理他们呢。

不过,接下来于正来那边派人过来的时候,王泉出售粮食的举动才是真正的大动作。

但王泉也很注重影响,他特意在郊外找了个废弃的地方,把粮食放在那儿。

每次交易的数量都控制得不多,也就一两万斤左右,差不多十吨八吨的样子,两辆卡车就能拉走。

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一直到过年前,都在陆陆续续地出货。

每次运输粮食的车辆都不进四九城,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都由对方自已解决。

于正来那边作为地区林业局,有着正经的单位盖章文件,多运些粮食也不会有人阻拦。

就这样,王泉前前后后一共出售了十八万斤白面、二十万斤杂粮,基本上把空间里的大部分粮食都清空了,这才停下了这桩买卖。

这一番操作下来,王泉成功拿到了不少钱,再加上之前的存款,存款总额都超过十万块了。

可在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地方需要大把花钱,所以王泉对钱也没了多大兴趣。

做完这一次买卖后,王泉便打定主意,不再涉足粮食生意了。

毕竟往后物资供应肯定会越来越充足,这类生意已经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必要了。

决定金盆洗手后,王泉在空间里也不怎么种植庄稼了,反而开始研究起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

像是天南地北的各种作物,只要能找到种子,他都种到空间里去。

还有一些药材之类的,也一股脑地种下去,之后便不怎么打理了。

没了这些事的烦恼,王泉的工作和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

采购的工作几乎都交给了别人,技术科的事也都比较简单。

王泉每天就优哉游哉地,陪着叶倩上下班,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王泉回到家中后,满脑子琢磨着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玩具,或是捣鼓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只为陪着两个孩子尽情嬉闹玩耍。

这般惬意的日子,实在是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时间来到了1960年年底,王泉参加了一场总结会议。

可谁能想到,以往每年都能在先进个人评选中崭露头角的他,今年却遭遇滑铁卢,别说获奖了,甚至连入围提名都没有。

起初,王泉心里难免有些疑惑,可转念一想,自已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没在轧钢厂工作,如此一来,也就释怀了。

毕竟这些荣誉他之前都拿过,无非就是听着风光些,能带来些实际利益罢了。

此后,王泉选择继续低调行事,闷声发大财。

就连杨厂长组织的年底聚餐活动,他也婉拒了。

他心里清楚,自已又不是真正的领导干部,去那种场合总归不太合适。

领取完年终福利后,王泉便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草洼村,准备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这一年,对王家而言,又是个丰收之年。

家里即将迎来新的小生命,几个儿女在学业和工作上也都顺风顺水。

看着这般光景,王家的大家长王虎,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什么?明年咱要大兴土木,盖新房子?”

王泉和弟弟妹妹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满脸惊讶。

毕竟这决定来得太过突然,让人一时难以消化。

二儿子王鹳率先提出担忧:“爹,现在外面好多地方的人还吃不饱饭呢,咱们这时候盖房子,是不是太招摇了些?”

王虎却满不在乎地回应道:“咱草洼村能和别处一样吗?这几年,咱村有谁真饿着肚子了?咱这儿的人,每年每人少说也有几十块钱的收入。

只要没碰上什么大开销,不少人都能存下一两百块呢。”

四儿子王鹑听闻,不禁惊叹:“真有这么多?我同学家里,好像也就几十块的存款。”

“那哪能比啊!咱草洼村可不是一般的村子,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王虎坚定地说道。

三儿子王鹭则兴奋得不行,连忙表态:“爹,我举双手赞成!咱家这房子早就不够住了,每次回来都得挤在一块儿,实在太难受了。”

一旁的林小翠忍不住打趣道:“我看你呀,就是眼红你哥他们有自已的住处,嫌弃咱家老房子了。”

“哪能啊!我怎么会嫌弃自已家呢?只是新房子肯定更舒服嘛。”

王鹭赶忙解释道。

最终,盖房子的提议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摆在面前的就是房子的材料问题,这事主要落在了王泉和王虎肩上。

王泉凭借自已的人脉和本事,能搞到一些稀缺材料,像钢筋、水泥这类,要多少有多少。

而普通的砖瓦、木材,就由王虎负责在周边十里八乡寻觅。

为了让家里建房顺利,王泉还自掏腰包拿出五百块钱。

其实,王泉之前的欠款早就还清了,王虎夫妇这些年靠着家里的收入,也攒下了两千多块钱。

在农村盖房子,相对来说简单些,花费也没那么离谱,就这些钱,足够盖一个宽敞的大院子了。

过年期间,王虎就去村里把建房手续办妥了。

在当时,手续不像后来那么繁杂,就是圈地的时候报备一下就行。

王虎打算建一个大院子,里面至少要有十间房,再配上一个客厅、一个厨房,还有一个卫生间。

之所以会规划卫生间,还是因为家里的女眷们强烈要求,王虎即便心里不太乐意,也没敢反对,毕竟这是参考王泉家的房子来设计的。

那段时间,王泉看着父亲王虎为了建房的事忙前忙后,心里满是感慨。

相较于村里其他家庭,还在为钱财、子女的事情发愁,王家已经顺利度过了那些艰难时期。

而这其中,王泉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

不过,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都把这份感激默默记在心里,没人去计较这些。

年后,时间来到了1961年,王泉虚岁二十九,也快到而立之年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44UZ-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