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奶爸带娃搞发展,赢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一切都变得简单轻松起来

 

“噗嗤”一声,蒸汽从管道中急速喷出,紧接着便是“哐当哐当”富有节奏感的声响。

伴随着轰隆隆的蒸汽声,那耕地机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平稳且匀速地在田野里开动起来。

随后,几个人合力扳动耕犁,那锋利的犁头深深地扎进了紧实的泥土之中。

刹那间,原本平整的地面被犁头无情地翻开,泥土如波浪般纷纷扬起,仿佛在诉说着这台机器的强大力量。

当时,整个村子的耕地已经被整合起来,成为了集体的资产,田地里几乎看不到以往划分界限的痕迹。

王泉带领着大家,驾驶着蒸汽耕地机在田地里一圈又一圈地穿梭着。

每犁过一次,身后就留下一片翻整好的土地。

众人望着那被犁出的一道道整齐的沟壑,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往昔,他们想要翻地,只能依靠牛马拉动耕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辛辛苦苦劳作许久,才能勉强完成一小块地的翻整。

可如今,仅仅依靠这台机器,一切都变得简单轻松起来。

即便是大家对这台机器的操作还不太熟练,需要在行驶过程中慢慢摸索各种操作方法,但半天的时间下来,他们依然成功翻耕了将近一百三十多亩地。

这个成果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众人不禁惊叹,若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熟练操作,那么一整天下来,岂不是能够轻松耕作三百亩地?

这个惊人的发现,瞬间点燃了全村人的热情。

从第二天开始,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围聚在田地旁,好奇又兴奋地观看着这台“钢铁怪物”

是如何进行耕地作业的。

最终的结果十分令人振奋!虽然在耕地过程中,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由于机器的局限性,未能完全照顾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整体的出色表现。

大家都清楚,这台机器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他们以往的耕作方式。

王泉不辞辛劳,连续用了五天时间,手把手地教导村民们如何操作这台蒸汽耕地机。

直到每一个人都能熟练、独立地完成操作,他才放心地准备返回四九城。

毕竟,他在四九城还有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回到四九城,王泉开始着手规划后续的打井事宜。

他深知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于是要求所有与他合作的公社和村子,都要多打一两口井,以保障农田的灌溉用水。

同时,他还不忘叮嘱大家要重视粮食的存储问题,尽管他知道,并不是每一个村长都会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然而,由于他们在草洼村使用蒸汽耕地机的事情搞得热火朝天,周边的村子和公社听闻后,也都纷纷心动,跃跃欲试。

王泉很快便收到了大量的合作申请。

面对这些申请,他深知不能草率决定,必须要去实地考察这些村子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每个村子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合作计划。

经过一番粗略的估算,如果将所有这些申请都接纳下来,那么与轧钢厂合作的村子数量将会超过一百个。

按照每个村子能够提供两万斤计划外粮食的标准来计算,轧钢厂将能收获多达两百万斤的粮食。

而轧钢厂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一些机械设备的投入。

对于产量不断攀升的轧钢厂而言,这样的投入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苏厂长在接到王泉的工作报告后,几乎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场便批准了这个合作计划。

此时的他,还未曾料到,自已这看似平常的一个决定,在日后竟会成为拯救轧钢厂的关键,同时也为他自已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不过,这些都属于未来的事情了。

在蒸汽耕地机的助力下,草洼村在这一年初步实现了半机械化作业。

许多原本依靠人力完成的工作,如今都被机械设备所取代,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原本需要花费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的农事,现在仅仅只需一半的时间就能轻松搞定。

如此一来,村民们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殖方面。

他们精心喂养鱼塘里的鱼,细心照料鸡鸭,努力把猪养得膘肥体壮,将羊养得身强体健。

一切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仿佛村子已经步入了一个理想的发展轨道。

然而,远在四九城的王泉,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

上头对产量的要求愈发严苛,这还不算,随着新的冶炼炉顺利建成,原材料的供应也变得充足起来。

此时,制约轧钢厂产量的关键因素,就只剩下加工能力了。

于是,轧钢厂果断启动了一项全新的计划,准备再次大规模扩充生产规模。

这一次,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打算一口气招聘两千多名新员工。

要知道,轧钢厂原本的员工数量也不过五千多人,这一扩充,几乎相当于增加了一半还多的人员。

如此庞大的计划,自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兴师动众。

就连王泉也被卷入其中,参与到了这场扩厂行动之中。

新车间的建设工作相对来说还算顺利,毕竟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和准备。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新车间便拔地而起。

接下来,便是安装订购的设备。

这可是一项技术活,王泉和技术科的同事们,以及一些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工人,全都被抽调过去,全身心地投入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之中。

在如此繁忙的工作节奏下,王泉仅仅只能抽出寥寥几天的时间。

他利用这几天,将从草洼村等村子收购来的种子,运输到新合作的村子。

为了确保新种子能够得到正确的种植,他还特意聘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让他们去教导村民们新的种植方法和技巧。

做完这些,他便不得不匆匆赶回轧钢厂,继续投身于紧张的工作之中。

在轧钢厂度过的这几个月繁忙时期,王泉收获颇丰。

他不仅深入了解了更多的机器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还对许多生产线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http://www.xinhaiwx.com/book/44UZ-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