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欢声笑语,等年夜饭吃完的时候,家里还进行了守岁。
所谓守岁,就是一家人待在一起,然后一起熬夜熬到十二点,寓意迎接新的一年。
这在往常可不会这样,这年月晚上又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一般只要到了天黑,就会早早睡下。
也只有像今天这样的日子,大家才会熬夜。
到了第二天,就到了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活动了,就是拜年。
一大早的,不管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只要辈分上还有长辈,那你就得去拜年。
所以拜年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年龄很大的人,只要还能走路,一般都躲不了。
托姓氏的福,老李家在秦家村还是挺特殊的,所以拜年只会去一些年长的人家。
当然了,也基本不会有人愿意躲,难得的喜庆日子,大家都很高兴。
可能有一些性格上比较孤僻的,或是家里没什么亲人,才会对拜年没什么感觉。
愉快的日子总是非常短暂,这不,感觉就一转眼功夫,他们一家人就该回去了。
…
临近大门的时候,几人就看到闫埠贵匆匆从院里出来,看样子好像有什么急事。
“闫老师新年好。”
“三大爷新年好。”
“哎~新年好,新年好,你们一家这是回来了?”
“是啊,过完年了,这不想着还要上班,就赶紧回来了。”
“是是是,没错,是得早点回来。”
见到李家人,闫埠贵的心情明显不错,连准备要做的事都下意识忽略了。
吃惯了细糠谁还愿意去吃窝头,李家人既然回来了,那岂不是又能重操他的钓鱼大业了!
想想就激动。
“三大爷,您这急急忙忙的,是有什么事吗?”
一提这个,闫埠贵这才想起自已要干什么了,急得连忙拍手。
“哎呦!你们刚回来可能还不知道,现在街上都在传言,说以后要改政策了。”
“改政策?改什么政策?”
李父一听就感觉很奇怪,什么政策,这政策有啥好改的,不对!改政策和他们小老百姓有啥关系?
“嘿,我一猜你们就不知道,来来来,我跟你说说哈,叽里咕噜…”
得!
听了一圈李父总算搞明白了,原来城市户口往后要实行全民定量。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国家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划分自已的粮食定量。
不光粮食,就连其他东西也是,花钱的同时,还得加上对应的票才能购买东西。
一说到票,李父就想到了肉票,想来应该是差不多的东西。
“那划分的粮食定量要是不够吃咋办?”
“说的就是啊,我现在急的也是这个,正准备去街面上打听打听呢。”
“那闫老师您赶紧去,我就不耽误您了。”
“行,我先去打听,等我回来我再告诉你消息。”
“成,那就多谢您了。”
“害,不用,多大点事。”
好吧,本来开开心心的,结果刚回来就碰到这事,李父现在心情也不美了,一边往家走一边低头想事。
也不知想到了啥,眉头就没松过。
其他人仿佛也感受到了凝重气氛,纷纷沉默起来。
唯独李先锋例外。
因为这事他早就知道了,甚至知道的比谁都清楚,可知道归知道,他却不能随便往外说。
哪怕政策已经出来了,只要没有正式施行,就不是他能随便乱说的,不然解释不清。
就这样,李家的凝重气氛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没有等来闫埠贵的消息,却等来了全院大会。
“咳咳,大家安静一下,是这样的,关于今天院里传的那个消息,那个,我们三个大爷经过困难重重之下,通过沟通街道那边,已经全都了解清楚了,那个现在啊,就要说这个事,现在有请咱们院里的一大爷上前讲两句,大家呱唧呱唧!”
说完话,刘海中就带头鼓掌起来,特别卖力的那种鼓掌。
刘海中的说词虽然让人很尴尬,但事情该说还是要说的,易中海还是站了出来。
“咳咳,大家安静一下,关于院里那个个人定量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听说了吧?”
“一大爷,这事我们都听说了,您就直接说吧。”
“是啊一大爷,到底咋回事,难不成还真像传闻那样,以后都得按计划吃粮食了?”
“关于这个事情,咱们院的三大爷已经在街道那边了解清楚了,这是真的!但是呢,却与咱们了解的不太一样。”
“什么不一样啊,难道划分粮食还不一样分吗?”
“应该不一样,没听一大爷说的吗,三大爷都已经去街道那边打听清楚了。”
“咳咳,都安静一下。”
“啊!一大爷您继续说。”
“国家现在不是有困难吗,所以就要节约粮食,这才有了这个居民定量。
而这个定量划分也确实有区别,这么说吧,成年人吃的粮食和孩子吃的粮食能一样多吗?
因此针对这个情况,国家会根据每个城镇居民的具体情况来划分每个人的物资供给,里面就包含粮食,油,布,等生活物资。
但是大家放心,咱们一定要相信国家,国家一定不会让咱们老百姓饿肚子的!”
“原来是这样啊,这不就和之前的肉票一样吗?买东西的时候得加上对应的票才行。”
“不错,国家现在既然有困难,那咱们确实要体谅国家。”
“可是这个粮食具体要怎么划分啊?”
“一大爷刚才不是说了吗,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那啥是具体情况啊?”
“这我哪知道,国家怎么规定咱就怎么走就对了,还有,你咋那么多事!”
“我这不是好奇吗?”
“谁不好奇?也没见谁和你一样话多,事逼!”
“哎?你咋还骂人呢?”
“我骂你了吗?事逼!”
“还说没骂,我都听见了。”
“你听见啥了?事逼!”
“……”
“也是,一大爷不是说了吗,要相信国家,国家一定不会让咱们老百姓饿肚子的。”
“没错没错,是这样的…”
听到易中海的述说,院里人也算了解了情况。
既然了解了,也就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可有人放下了,同样也有人产生了新的疑问。
就比如贾家。
“东旭,你师傅刚才说的意思你听懂了吗?”
“妈,放心吧,我都听懂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4UNU-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