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生幻想 > 日在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四章 丰收之年

 

193年8月8日

长安·上林苑

集体农庄

………………

转眼之间,又是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自打刘皇帝正式与袁术结姻,向关东士族主动表达了善意,并且有意调停全国各地诸侯之间的攻伐战事后,原本还曾蠢蠢欲动的全国各方势力们,也都在这个秋收时日暂时放下刀兵的保持起了停战状态。

民以食为天。

就算内心其实不想给皇帝面子,也得看在秋收时分正是抢收囤积粮草的这一份上,暂时收起刀兵的,忙碌于检查自己统辖州郡范围里的今年粮草收成成果。

在此期间,如果要说有什么事情,是位于关中司隶地区眼看着刘皇帝不断折腾的又是练新军,又是提拔不知道从哪个山沟里面找出来的所谓‘诸子百家传人’,进而被连带折腾的有些不满的满朝文武,所最为惊愕的事情……那就无疑要属今年位于关中地区迎来丰收的那些高产农作物了!

平原遍野仅是一望不到头的密集金黄麦浪与沉甸甸的玉米穗风景,足够令这些第一次尝试这种农作物种植那些皇庄农民自己,都为这种农作物的收成感到了不可思议。

相比起这年头北方东汉农民们所普遍种植的粟米与高粱,这些经过了后世现代改良过品种的高产小麦和玉米,不仅稻穗多,而且谷粒密集,远不是这年头还相对原始的农作物所能够与之媲美的存在。

来自据说是道家传人在炼丹过程中所偶然得出的【桐尿香】这一原始农药,被刘皇帝派遣大把工匠加班加点配置出来,好在各地农田种植期间进行喷洒。

以及令农家传人带领农民到处前往水沟废渠,这类蝗虫产卵地区积极灭蝗的种种做法,进而做到将虫害风险极力降到最低的作用下,今年这关中地区农田竟无一碰到大规模虫害的特点,也更是看的满朝文武都纷纷为此啧啧称奇。

而当他们在种植出高产农作物的同时,还使用了刘皇帝派遣上林苑工匠们在今年最先赶制出来的一批钢铁农具,以及简易的人力打谷机,风车扬谷器等一系列在后世建国初期,曾发挥过不少作用的近代农机普及之下,这关中地区的今年农业总收成,就将是一个格外惹得满朝公卿都为之感到震惊的夸张数字。

那近乎是其他相同地盘诸侯的两到三倍以上。

不仅粮食收的够多,为了证明当下急需民心声望,来证明自己被董先森这么个黑点人物扶持上位的少年天子,是真的有‘身负天命’————刘皇帝对那些麾下农民的‘征粮占比(全国免税,但不包括皇帝自己直辖统治的司隶地区)’数字,也算是一个相对仁慈的十一税收成。

只要交够一成,那么剩下的都是农民自己的,其他的苟捐杂税都被宽仁的刘皇帝所尽数免除。

或许相比起原先的三十税一制度,刘皇帝现在的十一税放在过去简直堪称暴政,属于各地老农见了,都要情绪逐步极端的开始化为黄巾军的那种。

但和刘皇帝已经在今年已经免除了以前除开三十税一的田税之外,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苟捐杂税(比如修宫钱)’和至关重要的人头税,以及在灵帝时期时不时就要动用的繁重徭役一对比……这去掉了一堆乱七八糟税务名头的十一税,和已经能在现实层面上看得到的农业生产力增产效果,就终究还是令这司隶关中地区的多数农民们,情绪又逐渐温和的喜迎了一波农业税上涨现象!

除开对种子工具和农药堆肥这等生产力方面上的改进之外,在生产关系的方面上,刘皇帝自然也在自己能够力所能及的这块关中地区,进行了集体农庄的集约化农业实验……

别误会了,此集体农庄非后世老大哥与国内前三十年的那种农业合作社。

仅仅只是参考了后世以色列建国初期,曾经搞过的【基布兹】这一集体农庄而已。

对于当代的集村并屯,刘皇帝基本上按照那些从雒阳跟过来的大批关中流民,以五百到一千人为一个集体农庄,在庄内平均分配土地使用权,对农具和农业收入等集体财产实行股份制,平均分配,并推行选举制度,执行对农庄的日常管理。

其主要目标无非是将土地集中,让这年头天然就是保皇派的农民联合起来,成为一个统战价值令世家大族无法忽视的市场联合体。

因为这种农业实验目前基本上都在刘皇帝自己直辖的上林苑,以及一些闲散皇庄土地上搞,那些世家大族们就算有心想说闲话却也做不了什么。

等到未来的皇室银行建立后,农民们也能够以集体为单位获得信贷资金支持,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

农业这种当前时代的高风险行业,若要向小农业生产者放贷却不搞高利贷的话,显然只会亏得连底裤都不剩。

这一让农民联合起来的主要目标,除开对农业增产以及防范天灾的保险考虑外,也和刘皇帝对日后让这些华人前往海外殖民的更遥远布局有关。

以五百到一千人之间的农庄联合体,能够保证所有青壮年劳动力在短时间内集合起来之后,迅速形成一个完整编制的武装民兵团。

这些海外农庄民兵在开拓美洲与澳洲等地时,可是要天天持枪,并通过每年农闲时分的民兵训练,来保持战斗力。

既能大大加快对海外殖民地的拓荒速度,搞不好还能在殖民速度不够快速占领全美洲的未来时光里,作为后续被刘皇帝在罗马帝国那头同样叫到海外拓荒的殖民者干架起来之时,能够保持一种战力优势……

不过那就是非常遥远,大概是要等到刘皇帝死后才会出现的事情。

放眼当下,出于‘教育先从娃娃开始抓起’理念的刘皇帝,当下在各地皇庄里面所经营的主要事项,就还是先对所有年龄处于十二岁以下的孩童,统一搞了一波强制化的【四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对十二岁以上的流民群体展开了【扫盲班】培训。

因为这种学校和扫盲班教育都管至少一餐饭的缘故,目前位于刘皇帝皇庄各地的民众报名热情应该还算足够高涨。

不过学校里的那些老师质量就不敢恭维了。

除开分配到那些各地学校里的足足一百名伪穿越者工具人们,本身素质优秀到了堪比现代高中生的水准之外,其他接受过了大半年义务教育的教师们,这会儿却连个拼音都说不好……

没有办法,谁叫这会儿还在语言音韵方面上还处于【上古音】时代的东汉末年,和实际上为【近代音】系统服务的现代拼音汉字教育系统,那是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尴尬现状呢?

不同于后世带明时期直接可以在上岸过后在交流方面上,至少没有太大困难的临高五百狒狒们,以及隔壁带清时期同样造反上岸的方柏等南洋华人……这穿越经验根据时代的不同,有时也并不完全通用。

光是纠结到底应该在这个方言理论上全国各地都和后世一样存在差距的东汉末年,生搬硬套近代音系统教会大汉人民这个年代还没有汉人会说的现代普通话,还是根据现实国情重新发明一套新拼音系统一事,都已经让刘皇帝为此一度发愁的年纪轻轻就开始整天掉头发了……

到头来还是决定不做过多变动,干脆咬紧牙关的选择‘生搬硬套现代拼音系统算了’的省力搞法,成为了当下各地皇庄上的基本教育政策。

可想而知,他的这种胡来教育搞法,自然难免遭到了朝野士人的一致抨击。

如果一定要说刘皇帝对于自己在当前这个时代的各种现代化改造,这会儿有哪项是他被大臣们攻击之后,真的会感到心虚的事情的话。

那恐怕也就唯独要属这项为了贪图自己的省力,与听惯了现代汉语的熟悉,进而连自己都不确信这么干到底算不算是好事的音韵教育系统改革了吧…………


    (http://www.xinhaiwx.com/book/588S-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