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全靠虚构和瞎编,以影视世界为主,跟现实无关,切勿较真!
本书多女,身心健康的人,去影视世界当太监,明显不合理!
五八年九月,蓝星龙国北城,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世源,我回川州了,你在北城这边,要是有什么事,就打这个电话。”
崔建国看了看眼前的侄儿,拿出一张纸条。
“大伯,你还回北城吗?”崔世源问道。
一个小时前,崔世源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崔世源身上。
刚融合完脑海里的记忆,大伯崔建国找上门来。
“不知道。”崔建国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忧伤。
川州那边的一个老战友牺牲,上级让他去川州调查敌特。
沉默几秒,崔建国强颜欢笑的说道:“世源,你不是想要一辆二八大杠吗?大伯带你去买,今后在北城,就你一个人了,你怕吗?”
“大伯,我都十九岁了,又不是小孩子。”崔世源应付道。
两世为人的他,才梳理完记忆,心情有些复杂,只想一个人静静。
锁了房门,离开后院,沿途看到了一大妈谭桂香,二大妈陈蓉,三大妈杨瑞华等人。
知道自已在禽院电视剧世界的四合院,崔世源还算淡定。
有前世的记忆,又是在这个年代,只要够勇,禽院的妖魔鬼怪不足为惧。
来到供销社,崔建国拿出自行车票和一百多块钱,给崔世源买了一辆永久二八大杠。
去吃了一顿烤鸭,崔建国给了崔世源两百块钱,然后叮嘱道:“你现在有工作,节约一点,争取明年娶个媳妇,我明天就回去了......”
目送大伯离去,崔世源心中有些疑惑。
记忆中的大伯神出鬼没,他不知道大伯住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大伯是什么工作。
禽院的房子,是大伯买的,去年年初,他跟着大伯来到北城没多久,房子就过户给他了。
据说禽院的第一个主人,似乎是清朝的一个王爷,至于是不是真的,谁也说不清楚。
毕竟在清朝之前,北城是明朝的都城。
历史悠久的房子,曾经多次倒塌,随后一次次重建。
禽院从最初的三进四合院,变成如今的大杂院。
崔世源在禽院的房子,有一间客厅、两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卫生间。
客厅和卧室的室内面积,都有三十五平方米左右。
厨房和卫生间的室内面积,都有四十平方米左右,厨房隔成两间,一间做饭,一间吃饭。卫生间也隔成了两间,一间洗澡上厕所,一间储物。
院墙、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的中间,是一个面积五十平方米左右的院子。
崔世源的房子占地面积,大概两百三十五平方米。
出自农民家庭的人,难免对土地和房子有一些执念。
北城的城区,人多地少,大伯在禽院买地建房,很正常。
骑着崭新的二八大杠,崔世源回到禽院。
“小崔,买车了?”阎埠贵明知故问。
“老阎,我大伯给我买的。”崔世源说道。
前世今生,他都是川州渝城人,没有喊别人某某爷的习惯。
阎埠贵是院里的三大爷,精于算计、爱占便宜已是他的本能。
“小崔,你买新自行车了,是不是在院里办两三桌?”阎埠贵试探。
“我一个月工资,只有十八块钱,勉强够我吃饭。”崔世源故作豪气的说道:“老阎,要不,你借我一百块钱,我在院里办十桌,等我有钱了再还你。”
“我一个小学老师,每月工资二十七......”阎埠贵一阵装穷。
东拉西扯几分钟,崔世源推着自行车走向中院。
前院管事大爷阎埠贵,中院管事大爷易中海,后院管事大爷刘海中。
住在禽院的人,有名有姓有台词的,似乎没有一个好人。
“小崔,买自行车了?你哪来的自行车票?”易中海挺身而出。
“我大伯给我买的。”崔世源应了一声,推着自行车走人。
“小崔,大家都是邻居,以后院里有事,能不能借一下你的自行车?”易中海问道。
“老易,你是轧钢厂的八级钳工,每月工资九十九,又是院里的管事,你工资多,地位高,你应该买一辆自行车,然后借给院里的邻居用。”
崔世源头也不回的推着自行车离去,他不想跟养老团有任何来往。
“这人怎么这样啊?”谭桂香有些气愤。
“小崔跟院里的人,没多少往来,他这人太自私了。”易中海说道。
无儿无女的易中海夫妇,指望贾东旭和秦淮茹养老,何雨柱是他们的备用养老人。
记忆中的易中海夫妇,虽然偏袒贾东旭和何雨柱,但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
养老存在很多变数,易中海夫妇都不想得罪院里的邻居。
目前身体状况良好,用不着邻居照顾,等到他们将来老了,要是贾家和何家凑巧没人在院里,他们又正好生病或出事,跟他们有仇的邻居,很可能袖手旁观。
崔世源不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没有主动树敌的想法。
“小崔,买自行车了?”刘海中跳了出来。
“我大伯给我买的。”崔世源应了一声。
“小崔,给你二大爷试试?”刘海中笑道。
“我二爷爷在老家,老刘,别想占我便宜。”崔世源直言不讳。
有些尴尬的刘海中,心里有些气愤,转身走向刘家。
院里坏人太多,崔世源把自行车放在客厅,引起后院不少邻居低声数落。
反锁客厅的大门,崔世源往床上一躺,拿出一支飞马点燃,默默吞云吐雾。
一包飞马售价两角八到三角钱,工资只有十八块钱的崔世源,每月剩下的五块钱,都寄给渝城老家的父母了。
“现在已是五八年十月份,明年就是五九年,给父母写一封信,让他们买一些粮食,免得今后的三年饿肚子。”
翻身而起,崔世源拿出纸笔,开始给父母写信。
禽院世界的他,好歹也是初中毕业,写信没有任何压力。
前世的他,拥有大学文化,修过机床和汽车。
五六年开始使用简体字,跟前世的文字,没有多少区别。
“崔世源,炊事员,北城龙警总局的厨师学徒,我的名字跟职业太契合了。”
暗自吐槽几句,崔世源挥舞笔墨,写了两千多字。
除了让父母囤积一些粮食外,他还将一些钓鱼技巧写在信中。
老家在江边,用筏钓的方式,弄到鱼的概率很高。
前世的六零年前后,龙国饿死很多人,渝城也有不少人吃树叶、草根、观音土。
天色已晚,寄信只能等到明天。
烧水洗澡,崔世源回到卧室,一觉睡到第二天。
没有手机和电脑的年代,有老婆的人,晚上可以打老婆,没老婆的人,吃了晚饭,就往床上一躺,再次醒来,就是新的一天。
锁门骑车离开禽院,崔世源吃了一碗面,又去寄了信,这才前往龙警总局。
“世源,来了。”赵大虎笑道。
“师父。”崔世源喊了一声。
龙警总局的工作,以及跟赵大虎学习厨艺,都是大伯安排的。
(http://www.xinhaiwx.com/book/DZDY-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