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到禽院,看到鼻孔朝天,神情得意的何雨柱,崔世源决定断了他的饭盒。
举报投诉的作用很小,食堂员工把剩饭剩菜带回家,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剩饭剩菜可用于养猪养鸡,多建一些养殖场,正好可以消化剩饭剩菜。”
“饭盒有盖子,里面装着什么,谁也不知道,量产不锈钢餐盘。”
计上心来的崔世源,回家做饭吃饭,然后去系统空间,修炼阴阳术。
次日早晨,崔世源开车来到长老院,跟一个个长老说了说剩饭剩菜的事。
自然灾害结束,高产粮食的种植面积飞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食堂做饭的时候,为了让所有工人都能吃到饭,难免会多做一些。
以前剩饭剩菜,是食堂员工的隐形福利,对其他员工来说,不公平。
在食堂上班的人,吃饭不用给票,想吃多少吃多少。
崔世源的三言两语,断了食堂工作人员的隐形福利。
今后各个单位食堂的剩饭剩菜,有专人回收,送去养鸡养猪。
养鸡数量增多,鸡肉和鸡蛋的供应量也能增加。
养猪数量增加,猪肉的供应量随之增长。
无论怎么算,剩饭剩菜拿去养鸡养猪,都是利大于弊。
工农集团调集员工、设备、原材料,一个个养殖场拔地而起。
生化世界的养殖技术,在禽院这个年代,实打实的降维打击。
冲压成型的不锈钢餐盘,每个员工发放一个,今后不准带饭盒。
不到半个月时间,红星轧钢厂的员工,吃饭开始使用餐盘了。
不锈钢餐盘是免费发放的,谁也没理由唧唧歪歪。
使用不锈钢餐盘吃饭,不允许带饭盒进单位,谁反对,开除。
一个个食堂的员工,聚众叫嚣之后,有的被罚了款,有的被开除了。
十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做饭的年代,找一些人填充食堂,没任何难度。
成年男女,每天都要做饭,厨艺再差,也有几成。
被断了饭盒的何雨柱,日子变得有些困难,抽烟喝酒的他,每月买烟买酒,就要不少钱,工资三十七块五的他,还要被秦淮茹吸血,存款越来越少。
失去何雨柱的饭盒,贾家的日子雪上加霜。
饭量最大的张翠花,还是农村户口,她吃掉的粮食,都要购买高价粮。
除了购买粮食要票,购买别的东西,也需要相应的票。
住在城区的张翠花,各种票都没他的份。
农村发放的布票、煤油票等,参照了工分和人口,没有回农村种地的张翠花,一个工分都没有,农村发放的各种票,都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原本白白胖胖的棒梗、小当、槐花,脸色开始变差了。
一个个养殖场投入使用,养殖专业的职业大学诞生。
使用先进的养殖技术,鸡、鸡蛋、小猪、猪肉的产量不断增加。
自动孵化设备,孵化小鸡的效率很高,小鸡的存活率也很高。
人工辅助之下,一头母猪每年产崽二至三次,每次十几头小猪。
天气太冷,鸡不生蛋?难道不能装空调?不能装暖气?不能装电热管?
家禽畜牲的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全部用于种地。
为了增加养殖的效率,崔世源让工农集团,建了一些饲料厂,专门生产各种纯天然饲料。
何雨柱不能带饭盒回来,贾家的好日子没了,欠的钱还没还完,易中海每月只有三十九块钱,谭桂香经常吃药,每月买药就要十块钱左右。
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反对,超过九成的工人支持,带饭盒的现象,基本上被杜绝。
厂里的伙食,又不是很好,现在买冰冻肉不要票,价格也不贵,想给家人加餐,去买冰冻肉。
家里确实困难的,大可以去找街道办或公社。
好吃懒做的人,就算饿死了,也没任何事。
如今按劳分配,有能力又不工作,不是蛀虫是什么?
家里真的困难,可以申请贫困补助。
看病免费,读书免费,生活成本很低。
不努力工作,还想顿顿吃肉,做什么美梦呢?
崔世源心里很清楚,断饭盒的提议,肯定会被无数人谩骂,但他不在乎。
嘴长在别人身上,我行我素的他,不被别人骂才怪。
手里有钱的何雨水,每月回来一次,看上去一点不瘦。
何大清每月都会专门给何雨水寄十块钱,易中海归还的钱,何雨水分到三百。
有房子和三转一响的何雨柱,手里的钱,只剩一百多。
秦淮茹经常上门借钱,身体碰触,梨花带雨,好色心软的何雨柱,每次至少五块钱。
坐在门口吞云吐雾的崔世源,决定明天出去钓鱼。
连续工作一个多月,都没有休息一天,于情于理,都该给自已放几天假。
其实崔世源每天的休息时间都很长,白天去保卫局上班,晚上进系统空间。
系统空间过去再久,禽院世界的时间都处于静止。
许久没有钓鱼的他,想钓鱼了。
“明天周日,钓鱼的人肯定很多。”
龙国九成九的单位,都是上六休一,每周休息一天。
关门进入系统空间,陪聂小倩她们游山玩水,陪聂小倩她们修炼阴阳术。
回到禽院睡了一觉,崔世源简单洗漱一番,开着电动皮卡车来到什刹海。
电动皮卡车,燃油皮卡车,燃油越野车......燃油客车的数量越来越多。
北城城区的电动皮卡车总数,大概有一万出头。
四八年的时候,北城的自行车总数,大约十八万辆,当时北城有人走有人来,总人口一百七十万至两百万,平均十个人左右,就有一辆自行车。
如今六三年春,北城总人口接近八百万,自行车总数大约五十万辆,平均十几个人,就有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在北城比较稀罕,却又非常普遍。
“小崔,这车哪来的?”阎埠贵瞪大双眼。
“我的。”崔世源随口说道。
“你居然有车?”阎埠贵难以置信。
电动车噪音小,进出走自家院子的门,禽院的邻居,都不知道崔世源有皮卡车。
“一张电动皮卡车票,再加上三千块钱,就能买到这车。”崔世源淡然道。
“很多人砸锅卖铁,都拿不出三千块钱。”阎埠贵瘪了瘪嘴。
“老阎,你以前不是有三千多块钱的存款吗?”崔世源笑道。
“买房子用了九百,阎解成的工作和结婚,又用了几百......”阎埠贵苦笑。
“我买这辆车,票是大伯给的,他还赞助了我两千多。”崔世源一本正经的说道。
大伯在川州的龙安总部上班,已是川州龙安总部的高层。
龙安分为九个总部,每个总部之间,没有上下关系,全部由长老院直管。
龙安从一个总部变成九个总部,也是因为崔世源的建议。
(http://www.xinhaiwx.com/book/DZDY-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