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小说 > 四合院:何雨水重生195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有追求的何大清

 

何家三口人,一个六岁、一个十六岁、最老的四十岁刚出头。

六岁的何雨水,白天要去学校读书,放学回来的时候,院子里的大婶大妈们基本都开始在忙活晚饭了。

十六岁的何雨柱,在丰泽园当学徒,每天醒来就要出门,伴着星光回家,一天能在四合院里遇得着的人都是屈指可数。

四十出头的何大清,早出晚归的在轧钢厂招待餐小厨房当大厨,他遇上了街坊倒是经常会跟人打招呼。

何家没人去跟街坊们闲聊,自然对四合院里的一些八卦新闻掌握的不够全面,仅限于何大清跟人打招呼时,人家随口透露的一嘴信息:易中海搬去了前院、易中海跟白寡妇结婚等。

至于说,易中海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会跟李翠兰离婚?他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去跟一个带着三个拖头瓶的白寡妇结婚?易中海既然把中院的房子都出手了,怎么不去外面买房子,而是买了前院的房子等问题,街坊们虽然私下早有八卦,何家人是一概不清楚。

这段时间,易家发生的巨变成了四合院里街坊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何大清要不是平常太忙,他的八卦之心不比别人弱。

李翠兰搀扶着聋老太太出现在了何家,何大清在心里虽好奇于李翠兰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更惊异于她来何家做什么?但碍于聋老太太的面子,还是热情的去添了两副碗筷到了饭桌上。

老老少少四个人没动上几筷子,聋老太太看着明显有点拘谨的李翠兰,眉开眼笑的开起了玩笑:“翠兰啊,我家大清的手艺可以吧?今儿个,你在大清这儿的饭菜可不能白吃哦!”

“平日里啊,别整天光顾着泡在屋里做那些个粘纸盒、火柴盒的手工活儿,坐太久了可是会伤腰伤背伤眼睛的,你啊,该多出屋动动,要不身体可是会垮了的啊!”

“你看大清家里,不是小的在读书就是大的在外上班的,天气好的时候,也没个人帮着洗洗晒晒的…”

没等脸红了的李翠兰搭话,何大清客气的插上了话:“嘿,老太太,您见外了不是,我可不敢劳驾李翠兰。”

“冲您的面儿,往后啊,甭管你们啥时候来何家,只要我家饭桌上有的,你们愿意赏脸就成。”

“大清啊,我知道你实诚,我也不跟你藏着掖着。”

“这些年呢,我这个孤老婆子都是由翠兰在伺候着。”

“翠兰离婚后住进了我屋里,她除了照顾我,空下来没日没夜在做那些个糊纸盒、火柴盒的手工活儿,我是担心她这么下去,会把身子给熬坏喽!”

“你屋里呢,自打柱子他娘离开后,也没个实在人能帮着收拾屋子做做家务、缝缝补补啥的。”

“今儿个,老婆子老脸不要了,有个不情之请:往后,你家里的一日三餐、屋里的家务活儿什么的,能让翠兰来做做吗?”

“你们一个丧偶好些年了,一个街坊们都知道离异了,两人互帮互助一下,街坊们嚼不上什么舌根的。”

“你要是能答应喽,这么一来,翠兰可就能分分心了,等她要忙的事多了,那还有什么功夫再为离婚的事儿钻牛角尖啊!”

“要是这事能成,我跟着翠兰呢,也能在你这讨口吃食…”

埋头吃着饭菜的何雨水,算是品出了聋老太太的意思,心里不由得闪过了几个念头“这老太太不是好人啊!这不是明显在拉皮条吗?”

“上辈子,爹爹每个月都会寄抚养费给哥哥和我,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才停寄,结果,抚养费统统被易中海截留了。”

“那些抚养费,要等到快四十岁的哥哥跟秦淮茹领了证,这不当人的易中海才会把捏在手里二十来年的抚养费转交给秦淮茹。”

“当初,哥哥带着我捡了三年多的破烂勉强活着,最需要那笔抚养费的时候,那易中海不拿出来,他干的是人事儿吗?”

“这李翠兰跟易中海一个锅里吃饭的夫妻,她能一点不知道?要是只寄了一次两次的,她不知道还说的过去。”

“爹爹寄抚养费可是持续了将近十五六年吧!易中海天天得在轧钢厂上班,说不一定这个李翠兰还是助纣为虐的帮凶呢!”

“哼,这李翠兰表面看着老实,实际上也不会是啥好人。不行,我得想办法阻止她闯进何家的生活里…”

经历过苦难的人容易共情,何大清看上去是混不吝的一个人,可他早年间没了母亲、年纪轻轻的失去了妻子,听聋老太太跟他说着软话,心里不是滋味儿的心软了。

何雨水还在想着她的心事呢,何大清已经大包大揽的应承上了:“老太太,您跟李翠兰也吃不了多少,这事啊,我应下了。”

“往后空下来,我出去多接几趟散活儿就啥都有了,没多大点事。”

聋老太太人老成精,她听到何大清松口,趁热打铁的开口道:“大清啊,为了让翠兰进出何家方便,你给拿套钥匙出来吧!”

“放我这个老婆子这里,还是直接给到翠兰啊,都成。反正我这个老婆子没事可干闲的很,到时候啊,我会给你看着的…”

何大清这么大人了,能听不出聋老太太话里有话:是想让他安心把钥匙交给李翠兰。

“老太太不用那么麻烦,李翠兰嫁进四合院也有一二十年了吧,她的人品啊没得说,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你们先吃着,待会我给拿钥匙…”

何雨水眨巴着无邪的眼睛,看着聋老太太跟李翠兰象征性的吃了几口菜;无奈的注视着她俩阴谋得逞的拿着何家的钥匙离开。这下,被上一世伤的遍体鳞伤的她绷不住了。

“爹爹,老太太别有图谋,她是在一厢情愿的拉皮条,想撮合您跟李翠兰呢!”

“李翠兰根本不是啥好人,她跟易中海结婚在一起这么久,易中海干了点啥,她能一点不知道?”

“易中海跟她夫妻情深的,你把钥匙给她,不怕她把咱家给卖喽?”

“爹爹,再说,你可是答应过我的:要给我找一个漂亮的、四九城里的、能给生弟弟妹妹的新妈妈的啊!”

“这个李翠兰都快四十岁了,结婚这么多年也没见她肚子有过动静。”

“到时候,她在我们家里进进出出,会影响到你找媳妇的….”

何雨水小大人似的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一提醒,立刻让何大清意识到了自个儿前面过于草率了。

但四九城胡同爷们一口唾沫一个钉、要面儿的性子,让何大清陷入了两难境地,再三犹豫后也没去讨回钥匙。

何大清欣慰的看着何雨水,语气温柔的安慰道:“嘿,我何大清的闺女就是聪明啊!前面怪爹爹没有仔细想一下。”

“雨水,你放心,爹爹肯定会给你找个年轻漂亮的、能给你生弟弟妹妹的新妈妈回来…”

后面的日子里,何大清说到做到,基本没给李翠兰单独接触的机会,只有两人同处一个屋子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同时,何大清“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在在轧钢厂妇女会那挂上了号、托上了南锣鼓巷95号附近的媒婆、师兄弟及故交好友更是没少麻烦他们。

新社会才几年,有些旧社会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很多好点的姑娘不是刚一成年或者将近成年,早早就定好了亲事。

难得有漏网的刚成年的姑娘家,一听何大清的情况:四十出头的年纪、家里还有一个6岁女儿、十六岁的儿子,直接就差驱赶、开骂上门保媒的人了。

新社会里,在农村生活的人家,家家户户分到了田地;城市里生活的人家,虽说不能保证家里人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家里至少有人会有一份正经工作的,养家糊口那是不成问题。

生存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哪家会愿意像旧社会那样通过卖儿卖女来改善生活。

何大清在四九城里、四九城郊一顿折腾下来,遇上有点年纪的那些个老姑娘,要么是长的磕碜的,要么是有怪脾气、怪毛病。

去救护所转转吧,那些个逃难来四九城里的“黄花大闺女”们,她们倒是非常愿意嫁给四九城里的光棍汉。

可她们瞅何大清的眼神简直像恶狼,仿佛能一口把他生吞活剥喽,他闻着她们身上散发出的臭味儿,被熏得掉头就跑…


    (http://www.xinhaiwx.com/book/H6C4-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