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说今晚上相亲啊。”
王益民没想到这么快,他其实不急着找媳妇,现在这样单过其实挺好。
就是家里边基本是冷灶,没什么烟火气息。
他也不打算自由恋爱,没那习惯追女人。
所以呢,不抗拒相亲,一步到位,看对眼了,就一块过日子得了。
不过,他对媳妇有要求,必须得是院里最好的,争第一。
“最快是今晚,那姑娘在上班,白天不定能联系上。”
王母一边说,一边帮着收拾屋里,也不乱,就是习惯了收拾。
“妈,那姑娘什么情况?”
王益民打听起来,原身是相过两次,但他还是头一回啊。
“姑娘姓刘……在轧钢厂当会计,算起来跟你是一个厂的,你那电影院也是娄老板的产业。”
王母顿了下,压低声音说:“姑娘的妈姓那,说是破落的满人……民民,你不介意这个吧。”
“妈,我不介意啊!现在是新社会了,建国都两三年了,人人平等。”
王益民没想到姑娘的妈还是个满清贵族?
不过这也没什么,如今在京城的满人好像也不少,别的不说,王府街那边以前可都是王府啊。
“是这么个理儿!
媒人说那姑娘长得可俊了,保管你看得上,就是姑娘眼光高……”
王母也是给儿子说清楚,别到时候没谈成,影响心气儿。
“妈,不至于,您儿子是谁啊,哪有姑娘看不上的。”
王益民自夸了一把,但觉得也是应该,他要房有房,要工作有工作、有存款、有产业,还有父母帮衬,人又不差,没道理还有姑娘拒绝。
也就他不想谈劳什子恋爱,不然就自己去找了。
“哎哟,咱儿子就是好。”
王母偏爱小儿子,多少也受了村民的影响,以前带大儿子不觉得,但自从有了小儿子,带出去,谁不夸啊。
“民民,中午在家吃吧,妈去买点菜。”
王母想在家做饭。
“妈,出去吃,就两三个人,在家做饭麻烦,也别让媒人看轻了。”
王益民想着,做一桌菜,他还得收拾剩菜,真麻烦。
“那就出去吃。”
王母想想也好,出门时带钱了,不差这一点。
忽然想到了什么,忙说:“民民,走,去买一身新衣裳,相亲可不能含糊。”
“妈,我这身不差。”
王益民穿着青色的衣裤,上衣是四个荷包那种款式,也是现在的主流,身前荷包里还别着一支钢笔,乍一看,也是文化人啊。
当然,也有人只别了个笔帽,冒充文化人,就跟衬衣只有衣领差不多。
但他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钢笔,加了墨水的。
“不差也不是新的。”
王母不由分说,叫上儿子出门去了。
没多久,王益民就得了一身新衣裳,还有一双皮鞋,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转眼临近中午,王益民跟着老妈去了九道湾胡同,离得也不远。
“哎哟,这就是您儿子吧,长得可真俊。”
崔大娘见到真人了,之前还有些不信,但现在不得不说是是真俊,也难怪非要找个俊俏的对象。
“崔大娘,我是王益民。”
王益民忽然想到答应了晚上去老许家吃饭,这不冲突了吗。
“崔大娘,事儿怎么样了?”
王母追问起来。
“哎呀,这事啊,姑娘的妈是答应了,可那大妈说了不算,她也不好大白天去厂里问。
就说啊,等一等,等姑娘下班回来在问。
今晚上是来不及相亲了,要是能成,就约到明晚。”
崔大娘这也是没办法,时间上不赶巧。
“明晚也好,不赶急。”
王母也觉得要回去跟老伴商量一下,最好是明晚上叫上老伴一起过来,粉厂让大儿子守着就行。
“就是这么回事,那中午这饭就不吃了。”
崔大娘觉得事儿没办那么好。
王益民忙说:“大娘,饭得吃啊,就前边有一家饭店还不错。”
“是啊,得吃饭。”
王母觉得也该请,再说媒人就一人,能吃多少。
“那就让你们破费了。”
崔大娘也不客气了。
当即仨人就去了饭店。
……
“叮铃铃!”
轧钢厂中午放班铃声响了,正好十二点,拢共会响三十秒。
当铃声刚停时,就有工人一马当先跑到了食堂窗口,把饭盒递了进去。
“一份白菜,俩馒头,多打点菜汤。”
“得,小杨,今儿又是你跑第一个。”
窗户的大妈麻溜打了菜,给人拿了馒头,她也是见怪不怪,听说这个小杨当年在学校可是短跑冠军呢。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小杨乐呵呵拿了饭盒,就赶紧找了个座位,食堂里边饭桌不多,来晚了就只能站着吃,或是把饭盒带回车间里边。
“呼呼呼!”
贾东旭拿着饭盒,一路好跑,大喘气到了食堂,已经在排队了。
还好也算是在前边一批,给的菜要多些,也烫嘴,馒头还能挑一挑。
可是等打了饭菜就没座位了,干脆就站在大堂里边,总好过蹲在食堂外边,那不像话。
“东旭,你又来晚了。”
小杨忍不住打趣,他俩一个车间的。
“我那活耽误了。”
贾东旭是卖力跑的,还是没赶上最前边那批,这真不行。
“来,给你半边座位。”
小杨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一点板凳。
“得嘞!”
贾东旭就凑上桌,还不美了。
工人们吃吃喝喝,瞎聊起来。
过了好一阵,忽的,旁边一个戴帽子的工人用筷子指了指窗口。
“哎!你们看那姑娘谁啊,没穿厂服,是办公楼新来的吗?”
“你说谁啊,哎哟,看背影就挺好,没见过啊。”
“我也没见过。”
贾东旭扭头看过去,窗口那儿有一个姑娘在排队打饭。穿着有格子的衣服,这可不是厂服,那就是办公楼的人。
一桌的工人都看着,过了一会那姑娘打了饭菜,拿着饭盒走了,让众人看到了侧面。
“哎哟,长得可真俊啊。”
“可不是吗,看着也年轻啊,是哪个办公室的?”
“我知道是谁。”
忽的,旁边有一个站着的工人凑了过来说,“那是咱们厂新来的会计,我上个月工资不是感觉不对吗,昨儿跑了一趟办公楼,瞧见那姑娘在财务办公室里边坐着,问了一嘴,说是新来的会计。
以前的陈会计年龄大了,厂里就招了个新人。”
“是会计啊,那感情好,往后咱们领工资的时候,没准就能见着了。”
有单身的工人心动,却不敢直接打听。
贾东旭好一会才转过头来,扒拉着饭盒里的汤水,那姑娘他看得上,就是别人怕看不上他,厂里工人这么多,可办公楼的年轻姑娘却没几个。
(http://www.xinhaiwx.com/book/HP42-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