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废墟墙上勾着一件褪色的碎花襦裙,随风飘荡。
顾晦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摇头长叹:“残垣啮日,断牖吞星。襦裙曳血,焦木栖鸰。明镜既碎,黍离满庭。谁悬肝胆,补此天倾?”
第二卷 隐藏在史书背后的真实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使君不欲恢复河山吗?
“使君大才……”佐官恭维道。
顾晦只是叹气,脸上并无丝毫得意之色:“诗词小道耳,当此之时,又有何益……”
顾晦翻身下马,用马鞭挑开街头一个半掩的草席,席下蜷缩的妇人怀中紧搂着幼儿,母子青紫的面庞上停着几只绿头苍蝇。母子俩都是极为瘦削,皮包骨头,仿佛身体上的最后一点油脂都已经被竭力压榨出来,试图生存下去……
“所有尸首都要尽快掩埋,以防出现大疫。”顾晦摇了摇头,攥紧马鞭的手指节发白,再次叹了口气,向着一旁的佐官强调道。
“使君,我们正在着手掩埋,只是这里的废墟里不断的有尸首被清理出来,士兵们来不及……”
“那便招募城中居民与流民一同劳作,发下些粥菜……”
“使君,军中用度也紧……”佐官小声道。
顾晦默不作声,转过街角时,二十几个蓬头垢面的流民正围在地上,眼巴巴的看着两人,斜刺里突然窜出个黑影,周围随行卫士见状纷纷拔刀。
却见是个独臂老汉,跌跌撞撞冲到顾晦面前,便被亲卫们按倒在地,只是口中却是嘶声大呼着:“大人,大人啊……要为泾阳父老做主啊!!!做主啊!!!”
顾晦此时看去,见那老人右臂上包裹着不知颜色的布料,透着血迹,看上去应该受伤不久,他伸手摆了摆,示意亲卫们放开老人,上前扶起老人:“老丈且慢慢说。”
“大人,那些鞑子,那些鞑子不是人……那帮**……**啊……他们见人就杀,见人就杀啊……”老汉痛苦流涕,他哆嗦着从怀中掏出团碎布,层层展开是个烧焦的虎头鞋:“他们把我孙囡……塞进石磨盘里……她才五岁,才五岁啊……”
“他们把女眷赶进文庙……”老汉独臂痉挛着目眦欲裂:“他们让读书人跪着看……看……”
顾晦倏然起身,望向文庙方向,破碎的琉璃瓦折射着血色残阳,恍惚间似有女子的哀嚎声从地底渗出。
“东街铁匠铺的炭池……”老汉独臂痉挛般指向城南:“填了百多口子!”“老汉我无能,当时被砍掉一只手,昏死在那儿,侥幸捡回一条命……”
他看向顾晦,浑浊的眼泪扑索索掉落,一脸刻骨的仇恨:“大人,替我泾阳父老报此血仇,报此血仇啊……”
“老丈放心,此仇必报……”顾晦眼神安抚着那老丈,眼神冰冷,又仿佛是在说与自己听……
…………………………………………
……………………
吩咐从人为这名老汉寻些吃食后,顾晦继续前行,面色明显愈发的沉郁起来。
又往前走了一阵,却见前方有大量人员聚集,大多是青壮,一旁插着大旗,上书“募兵”二字,一旁有吏员打扮的人在不断宣讲着政策。
顾晦在远处站着观察,此时有书吏摸样的人见到他,便小跑了过来。
“募兵进行的如何了?”顾晦见其过来,于是询问道。
“好叫使君得知,今日竖起募兵旗,半日,招募已过千人,皆从流民与城内外青壮处拣选。”那书吏答道:“另有识文断字的共十一人,其中有两名秀才,使君之前交待过,也都招募了。”
“甚至好,若有那奸滑,徒惩口舌之辈,勿要招募。”
“小人省得,此地百姓,大多与那乞伏人仇深似海,皆欲从军与那鞑虏血战。”
就在顾晦询问这名书吏的同时,便见一旁的广场上,几名男子被推了出来,这些人有的是流民打扮之人,有的却是军兵打扮之人,背上皆插着木牌,这些人被压到广场上,便被按着跪下,之后便有手持大刀的刽子手走到他们身后。
冥冥中,郭存安看着那些人,他大概能猜出这些人肯定都是犯了事的人,对此他倒是能想明白,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对于泾阳城内出现的一些在兵灾之后犯案的事情,整肃纪律是很有必要的。至于为何在招兵的旁边行刑,那也很好理解,有助于给这些新兵竖立纪律意识,其次也可以让新兵们见见血。
而就在此时,那些跪在地上的男子中,忽然有人盯着顾晦的方向大声高呼:“使君不欲恢复河山吗?为何要斩壮士?!”
顾晦定睛看去,却见那男子身高比之周围的人高上一个头,即便身着流民的衣服,也显得器宇轩昂,一看就不是凡品。
大约是见到顾晦没有回应,他又大声的重复了一遍:“使君不欲恢复河山吗?为何要斩壮士?!”
顾晦见其面无惧色,仰头只是盯着自己,完全不管身后刽子手拳打脚踢,于是让亲兵上去叫停了行刑,自己走了上去:“尔识得本官?”
“某曾在襄州从军,使君在襄州任刺史时,见过使君。”那人声如洪钟。
“尔既在襄州从军,为何会来此处?”顾晦上下打量着这男子。
“安襄失守时,某抢了一匹战马杀出重围,一路南下,想寻个投军处,没料到今日在此遇到了使君。”
冥冥之中的郭存安闻言倒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算是见过古代战场的,那乞伏人的骁悍让他印象深刻,能在败军之际,单枪匹马杀透重围的,那可不是普通人物,绝对是武艺绝伦的猛人。
“安襄重镇,某任上多番布置,如何会仓促失守?!”顾晦大喝道。
“别架阮从文降贼!打开了西门……”
“他日定要斩了那奸贼……”顾晦闻言恨恨道,看向那男子的眼神,却是和缓了许多。
“尔姓甚名谁,此前是何军职?”
“襄州武平县韩彰,表字子固。”汉子声音震得瓦砾簌簌:“原襄州军第三营部曲将!”
顾晦侧身对着一旁书吏询问:“此人所犯何罪?”
在得知其所犯罪行是分发食物时抢夺其他人食物,沉默片刻后,大声道:“我见尔是个人物,准尔戴罪立功!可愿与本官打那乞伏人?”
第二卷 隐藏在史书背后的真实 :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某愿为先锋将!
“好叫使君得知,某全家三十余口老幼,皆没于那乞伏人屠刀,某与那狗鞑子不共戴天!”那韩彰的话语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透着一股刻骨仇恨。
“若是使君信得过,与某趁手的铠甲兵器,某愿为先锋将!”
“好,来人呐,与这壮士一碗酒!”顾上前亲手替那汉子解开了绑绳,伸手在其肩上重重拍了拍,那韩彰伏地给顾晦磕
(http://www.xinhaiwx.com/book/IISG-12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