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改编了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是,在高层看来,星际殖民最需要的并非水手。而底层其实也不是去做水手的,他们将要成为的是殖民地的底层工人,即经过初级培训可以适合某一种简单技能的殖民地工人、机械维护者或者拓荒者。或者更简单的说,就是人口。

  星际时代,很多工作会因为AI和自动化而变得简单,不需要太高的知识,毕竟研究和专业工作会有专门的人来做。但是任何土地,都需要人口才能占据。就好比大航海时代,航海一样是高技术职业,不是普通罪犯和混不下去去殖民地讨生活的底层能够操作的,虽然大家现在看起来,那很LOW,但在古代,那就是高技术职业。

  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么人口本身就存在价值,在我们的世界,欧洲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惜引入大量低素质的难民。而人口素质极高的俄罗斯,却饱受低出生率和人口不足的困扰。

  另外,底层人民的教育质量不佳,但不等于文盲,就好比目前流行英式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前英国殖民地地区,公立学校的质量都比较差。但是普通人基本读写和算数也还是没有问题的。关于这点,设定集里讨论社会状态的那篇文章有一些分析。

  尤其是儒家文化圈,一贯对于教育的重视,对这里是有加成的。这样的素质,已经足够经受初级培训了,至于培训费和船票,他们不用自己掏钱的。

  说完了上面这些,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承和皇帝。站在作者的角度,我不评论其对错与否,因为一本小说,不可能所有角色都是伟光正的,否则那就是一部失败的小说。

  一个人,通常无法用单纯的好坏来判断,在许多情况下,决定他做事的,是他所处的角色、利益、眼界、诉求等等综合决定的。而一个行为的对错,自然会在本书的最终历史上,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代价。

  这里我要讨论的是,作为一名皇帝,其是否有可能做出这种抉断?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观察历史,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对于皇帝而言,功业的诱惑力,大于民生。对于后人而言,对功业的评价,高于对民生的评价。

  这里我分别举几个例子:

  汉武帝征匈奴,连年征战,十室九空,国库空虚,最后不得不轮台罪己诏,这段历史大家都清楚吧?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真正是忍一时之痛。但是,我们如今对其的评价,主要还是看其功业,评价并不低。

  成祖征北元,下西洋,耗费民力巨大,以至于之后刘大夏烧毁了造船图纸,刘大夏一代名臣,死后追赠太保,谥号“忠宣”。他当时的理由便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有,亦当毁之。”然而,这件事,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多少人扼腕叹息,几乎是将当时的评价翻转了过来。

  功罪,历史在这里似乎开了个玩笑。

  隋炀帝开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失败了,身死国灭。然而,唐太宗同样三征高句丽,最终在高宗朝平灭高句丽,历史对隋与唐的评价却完全不同。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力鲜花着锦,然而底层如何?童工大量存在,缺乏劳动保障,大量工人三十多岁就去世了。然而现在的英国人有多少人怀念着那个日不落时代的荣光?

  沙俄末代君主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间,不断的进行征伐,即便国内已经民不聊生,还要不断扩张,最后的一战,终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真的不知道人民疾苦吗?然而,他依然将自己以及自己一家送上了不归路。

  沙皇家族此前在俄国的形象,一直都是小爸爸的形象。而隋炀帝前期其实在国内评价也不低,去除那些野史强加的罪名,当时的情况是“天下皆称广以为贤”。个人认为,两人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大的失败在于,错估了民力的底线。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后世对于君王的评价,大多是站在其历史功业的基础上的,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后人享受了功业带来的好处,而没有承担其代价。代价,是由当时的人民来承受的,而后人又往往是善忘的。所以,他们总会选择性忽略那些代价。

  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善始善终,为百姓考虑的,死后那是要被称为“仁宗”的,然而翻开历史,有几个仁宗?

  再往近代我就不说了,涉及敏感话题,但是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各国在崛起过程中,各自付出了什么?

  最后,我要说,我没有支持皇帝的意思,事实上,以我们的视角来看,他确实有能够做的更好的手段。但是,写这段的目的,主要是说明,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么设定,是基于他的社会角色、立场来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视角,缪玉珠如此,皇帝也如此,其后,书中还会出现一些角色,也会有自己的立场,包括主角,也有他的立场。我还是希望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这种立场是基于他的社会地位、环境和价值取向来决定的,如此,他才是鲜活的,而不是千人一面的人偶。

  最后,还是来一段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一下我写这段时的心情: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设定与思路 : 座谈:谈谈这个世界的社会状态

  看间贴我有一种感觉,部分小伙伴们是把这个国家想象成为一战后期,即将爆发革命的沙俄的状态,饿殍遍地,生灵涂炭。

  其实,这是把这个国家的社会状态看的太悲观了。

  因为主角开始是从贫民区起步,所以,很多人把贫民区的状态代入成了社会普遍状态。我之前发过一篇介绍贫民区的文,想来大家对贫民区是有初步概念的。

  其实贫民区这个东西,在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贫民区的状态,不代表社会的主流,只代表社会的底层,一般占社会总数的10~20%,贫困国家则更多。当然,在书中世界,因为文中提到的各种因素,这个比例必然会更大一些。

  我今天看到一个数据,彭博社报道称,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5000万以上的美国人陷入“与饥饿作斗争”的困境。美国粮食银行网络“供养美国”的一项分析显示,失去政府救济后,全美将会有5400万人陷入饥饿困境。这些都是引用自美国国内媒体或者机构公布的数据。至于印度之类的南亚大国,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什么情况。

  所以说饥饿这个东西,其实从来


    (http://www.xinhaiwx.com/book/IISG-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