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改编了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前辈。

  最后,这位前辈也提到,各条道路,均拥有从低到高的不同次第,一般称为修行阶梯,在习惯上,将前三阶称为超凡位阶、将四五两阶称为圣者位阶、将六阶称之为神话位阶,而在东方,也将第六阶称之为“仙”。

  尤其让张敬感到心动的是,这位前辈提到了修士到达神话位阶后的一个特点,那便是……长生久视。

  张敬自觉这篇内容对自己开阔视野,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此外,他还找到了一套法藏,名为《地煞禁法》。这是一种炁禁之术的修行功法,按照法藏上的说法,所谓炁禁,其实是一种将体内修行获得的“炁”拿来使用甚至攻击的技巧。作为天尊道路最为著名的使用技巧之一,是门下弟子必修的功课之一。

  之所以说是一套,是因为这是由多枚法藏组成的,每一枚法藏描述了一种独立的技巧。如:《地煞禁法:障目》、《地煞禁法:浮游》、《地煞禁法:截脉》、《地煞禁法:镇兽》、《地煞禁法:破法》……等等。

  * *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5年11月3日晚 19:35,临州城西郊,彩云岭。

  作为临州市核心景区云湖景区的一部分,同时又属于大昭十大名茶之一的龙须茶核心产区的区域内,彩云岭从来都不缺少游客。即便因为前几日的遇仙山火山爆发事件,这些日子临州城的游客比往日少了不少,但在彩云岭上,还是可以看到有往来游客在驻足,嬉闹。

  此时夜色已经完全降临,因为是阴天,星月无光,好在近几年市政府在云湖景区搞了亮灯工程,故而并不影响游人夜游。岭上凉风习习,令人很是惬意。

  “阿玲,我们明天要去遇仙山看看吗?我还从来没见过火山爆发呢……”蜿蜒的山道上,一名穿着牛仔裤带着草帽的圆脸女孩正一面走着,一面甩着手中的一根树枝。

  “得了吧,听说那儿道路封闭了,估计还在修路呢。”走在她身边的是一名穿着月白色齐胸襦裙,头上插着一枚金步摇的女孩,闻言摇了摇头:“再说了,这次来旅游,我妈还让我替她在灵云寺上香还愿,总不好不去。”

  “那好吧……明天陪你去庙里好了,顺便……替你求一支姻缘签看看!听说那儿的签可灵验了!”

  “是你自己想求吧!总编排我,看我不扯你脸……”两个女孩嬉闹着,清脆的笑声在山道上回荡。

  忽然,山道旁的树冠摇晃了起来,隐约间有多只栖息在树间的飞鸟扑打着翅膀飞起,仿佛有一道黑影挟着风声自她们头顶掠过。

  “阿玲,刚才我好像感觉有东西从我们头顶过去了!”那牛仔裤女孩似乎察觉了什么,停步抬头向四周打量着,只是除了远处隐隐传来的风声和飞鸟振翅的声音,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发现。

  “没有啊?”襦裙女孩闻言也四下张望着,只是也没什么发现:“你看错了吧?”

  “你听,那儿有鸟儿飞起来的声音,我感觉应该是有东西惊动了鸟儿……”牛仔女孩打开手机的电筒功能四下照射着:“你说,会不会是什么野兽啊?比如豹子什么的?”

  “婉儿你别说了……别真招来豹子什么的,要不我们还是回旅舍吧……”

  …………………………

  就在山道上的两名女孩疑神疑鬼的的同时,在距离她们不远处的树梢上,一个身影正在飞快的纵跃着。

  双腿发力在一根横亘而出的树枝上一蹬,随着身后树冠微微振动,张敬双臂一展,如同一只大鸟扑向了十余米外的另一棵大树。

  几乎在瞬间他便已经扑到那大树根前,右脚在某根枝丫上一踏,整个人顿时变向,拔地而起向着树梢弹去。

  几只宿鸟被惊的飞了起来,拍打着翅膀绕树尖叫。张敬伸手一捞,抓住了一只飞在半空来不及闪避的飞鸟,身形一顿,就这么立在了树梢之上。

  撸了几下手中挣扎着的雀鸟,张敬挥手将其放飞,迎风而立,心中畅快之情无以言喻。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真是快意!”张敬低吟一句,满脸笑意的回望了一眼,他自然是看到了刚才山道上那两个年轻女孩,事实上,也许是出于那一瞬间的促狭,张敬有意无意的从她们头顶飞掠而过,现在看来,倒仿佛给她们带来了一些小小的困扰。

  这种仿如武侠小说中轻功的身法,是张敬今天在学习了《地煞禁法:浮游》后,学到的一种技巧。按照张敬目前的理解,所谓炁禁的“禁”字,其实有控制,掌控之意。而他目前使用的这种技巧,便是利用炁来掌控自己的体重,以达到武侠小说中轻功的效果。

  深吸一口气,张敬再次双腿一蹬,身体如箭射出,几个起落便已经远去……

  两辈子以来,张敬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

  晚上20:25,“玩”够了的张敬双手插在运动服的兜里,心情愉快的哼着小曲,顺着街头向自己家走去。

  路上不时有行人交错而过,大多是出来散步的,偶尔也可以看到出来夜跑的人穿着运动服跑过。

  不远处传来了和缓和悠扬的琴声,张敬寻声看去,见是一间开在街边的乐器行,此时还在开门营业。

  乐器行上挂着一块木质牌匾“南风国乐行”,看装修应该有些年份了,张敬于是信步走了进去。

  店中陈设颇为清雅,一名中年人正在柜台后看报纸,见张敬进来也不理会。

  张敬扫了一眼店内,店里看不到西洋乐器,出售的都是古琴、二胡一类的民族乐器,其中一个成列架上,挂满了各种长度的竹笛。

  眼睛一亮,张敬不由得走了过去。观察了一阵,伸手拿起了一支杏红色的单节曲笛仔细打量,笛子入手颇沉,轻捏了一下,感觉质地坚实厚重,两端以象牙镶嵌,工艺很是考究。

  前世里,张敬小学时曾在学校的声乐队学过两年竹笛,此后抛下了一段时间,直到工作稳定后,又逐渐捡了起来,空闲时间,也会吹奏一曲自娱自乐,虽然谈不上吹的有多好,但也算是知音之人。

  此时看到这里的笛子,不由得便有些技痒。于是冲着一旁的柜台拱了拱手:“这位先生,不知可否试试音?”

  中年人闻言折起手中的报纸,起身拱手笑道:“尽可一试,这位同好且将笛子拿来,我来替你贴膜。”

  张敬又拱了拱手,随即在架子上选了起来,最后选了长短不一的8支笛子,双手拢着,走到老者身旁,将其放到柜台上。

  中年人没有丝毫不耐之色,熟练的剪下一片笛膜,为其中一根笛子贴上,递给张敬,示意他试试。

  张敬找了下感觉,吹了一段“姑苏行”,只觉得音色圆润,颇为合手。点了点头,放下这支笛子,又


    (http://www.xinhaiwx.com/book/IISG-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