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师父领进门,修行就靠个人了,祖宗给你指出道了,路怎么走,你自己挑嘛!
到了武帝这里,他开始创造性的进行发挥,他先是借鉴了秦时的二十级武功爵,设立了大汉版的十一级功爵制。
同样是针对于百姓,但获得的方式变了。
秦朝的百姓想要获得爵位必须立有军功,到了武帝这,钱成为了检验爵位的唯一标准。
先甭急着骂武帝,说人家商鞅那个多科学。
其实只是时代变了。
商鞅那套要是到武帝这,根本帮不上忙。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在武帝的这个年代,战争的目标不同了,一切围绕战争配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秦国当初军功立爵,将全体大秦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了军国主义的旗下,团结一致向脑袋看。
那个时候,步兵为主,拼的是人口动员能力和战争火爆意愿,我短时间内能动员上来好几十万战场红眼病患者,我就赢定了。
比如说长平之战的后期,人的数量非常重要,在那个年代,打仗打的是规模,而且你战争所得的土地红利可以兑现你的军爵承诺,所以那一套没问题。
但时代的车轮滚动到了武帝这里,玩法变了。
由于战争的矛头对准了匈奴,兵种的较量由步兵升级成了骑兵,所有的奖励需求就都变了。
这个时候,人数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你即便带着一百万大军出征,但你两条腿,人家四个蹄儿,你连跟人家过招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培养专业的骑兵部队就成为了刚需。
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匈奴的这一系列的战争中,无论卫青还是霍去病,带出去最多也就五万骑兵。
看着少,但之前我们说过,骑兵费钱,训练这五万骑兵的花费类似我们今天培养五万个飞行员。
再加上骑兵还需要一系列的地勤后续辅助与配置,所以这个时候,国家已经并不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战争了,而是要把这些个培养出来的骑兵精英伺候好了,并且想方设法的减少他们的减员,并有方向、分批次的继续训练新的骑兵。
这就得拿钱来了。
所以武帝的军功爵制度,与时俱进的变成了拿钱说话。
一提到钱,武帝比他爷爷可聪明多了,他爷爷卖爵位,属于卖整车,一辆奔驰卖100万。
但武帝则明白卖整车不划算,要把奔驰拆成各种零件卖,这样100万的奔驰就卖出了300万的价格。
武帝将军功爵位,分成了十一个等级。
每往上升一级,你都得拿钱来,这一个小改动,就把卖爵位的利润拉高了好几倍。
漠南之战后,武帝的卖爵收人高达三十余万金。
不过武帝将爵位人为的拉开到十一级后,也势必要加一些有点说服力的项目,人民群众也不都是冤大头,你再漂亮也得出点实在的,武帝先是在免税免役之外,又加入了刑法豁免权。
轻罪可以减免,重罪可以减轻惩罚,像李广,公孙敖这帮,打败仗回来就按律当斩,然后交钱了事。
罚款都是天价,后来伟大的太史公就因为根本交不起才最后受如此凌辱。
但是,社会矛盾开始出现了。
没这爵位时,司法的不公平其实已经对社会存在不和谐的放大效应了,这就好比虽然知道有钱能够脱罪,但还是要喊出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看透但不能说透,民不患寡患不均,这一下子明码标价,社会矛盾开始陡然上升。
不过这也属于可控范围,这就好比争论现在的**行业是否应该合法化,再讨论多少年都得继续打下去。
因为从道理上来讲,这行业实打实的缺德带冒烟。
但从打击的操作性来看,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仍然没有完全根治的办法。
还有好多“高水准”人士在说这行业对社会具有着伟大的意义,不知道让他们家出人来履行这方面的社会责任他是否愿意。
不过合不合法都无所谓,这个行业几千年前就存在,并还会大概率存在下去。
区别就是民风有时纯情些,有时过分点,但说到底,犯法与**的仍然是少数。
上层永远在乎的是局面,只要是少数,就都好说。
不过到后来,武帝在爵位中加入了一项万不该添进去了服务。
花钱可以当官了。
官员手中是有权力的,只要涉及到权力的,波及面就广,就从来没有小事。
当然,武帝开始是心中有谱的,他知道官员任命不是小事,不能谁有钱谁上,一帮草包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所以他最开始的限定,是做吏。
官和吏有啥分别吗?
有,还不小。
我国的官僚系统中,官和吏一直是两条系统,官是方针制定以及地方负责人员,相当于高级官员,类似于现在的处级及以上干部。
吏就是基层干活的,类似相当于处级以下的,是基层公务员。
不像今天的好时代,在古代,“吏”甭管多能干,到死都是达不到“官”这个级别的。
想到那个级别必须得有国家的“编”!
也因此,那个时代的国家编制比今天值钱的多,官员基本上是处级起步的。
这种影响其实现在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比如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有两份考卷,一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另一个是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考卷根据报考岗位不同而设定,往往梦想进入中央类直属部门的,都要考省级以上的那张卷。
两张卷子在申论上,也就是大作文中的能力要求就不同。
省级更宏观,地级偏微观。
武帝最开始的想法,是底下干活的这帮,看在你有钱的份上,可以不计较素质,但高级干部还是必须按本事来。
官爵的权利限定为吏的范围,算是对官僚系统进行了一些保护。
你是这么想的,但不见得就一直不忘初心。
到了后来,随着武帝钱越花越多,什么官啊吏啊的,也就都顾不上了,吏的限定被解除了,有钱就是爷!
越来越多的人花了大价钱后进入了仕途,走向了大场面,先是当上了郎官(储备干部),然后开始走向正式的官场。
其实无论是吏,还是官,权力一旦能花钱买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个永远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汤师爷”进入官僚系统,官场的风气与效能开始迅速败坏。
这是武帝放出的第一个魔鬼。
这第一个魔鬼,是后面所有巧立名目的放大器!
他为后世做了一个超级烂的示
(http://www.xinhaiwx.com/book/IISG-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