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改编了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章

 

章,把第一次加更预付了,话说今天的更新时间是猫站统一上架的,编辑必须先在后台操作完成才行,原本定在十点,因为网站维护,所以推迟了一些……



第一卷 能实现一切愿望的书 : 第七十章 临州沈氏

  “这么嚣张?她不怕局长给她穿小鞋啊……”张敬也是奇怪,无论前世还是今世,警察作为强力部门,其内部等级观念,都比一般的职业要重,类似王韬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闻所未闻。

  “唉……之前说她有背景,现在我是真信了。”王韬低头叹气道:“只是我这小身板的,怕是要受连累啊……”

  “究竟是什么事儿啊?”

  “我偷偷和你说啊,可别乱传。”王韬给自己加了一点啤酒,和张敬碰了一下杯子:“前几天我们局里接到一个案子,说是天长村那儿,有人调查什么印染厂污染事件,后来让人打了,打的挺严重的,现在还在东大附院里躺着。”

  “被打的三个都是年轻人,听说是什么公益组织的,局里当时接案后派人去走访了,但是印染厂那儿不承认,一口咬定不知道这事儿。”

  “哦?”张敬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此前脸上的笑意也淡了下去:“印染厂?是不是叫……嗯,兴发印染厂?”

  “对,就是这个厂,哎?阿进,你也知道这事儿?”王韬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自己好友。

  “之前听人说过,没事儿,你继续说……”

  “按理说,这事儿应该继续查下去。要我说吧,这多半就是那印染厂打了人不认,事情刚发生,痕迹都还在,真要查哪有查不出的。”王韬又喝了一口啤酒:“但是后来局长直接发话了,说是警方资源有限,这种无凭无据的案子局里抽不出人手,就把案子给按下去了。”

  “这么黑?他就不怕被人爆出来?”

  “我和你说阿进,这种事再正常不过,”王韬撇了撇嘴:“虽然我是个新人,但是这事儿也算是能看明白,要么是有人送了钱,要么是有人打了招呼。而局长呢,找的理由是人手不足,这里也是有说法的。”

  看好友一副虚心倾听的样子,王韬比划了一下手里的竹签:“那几个被打的一定被查过档案,肯定都是没背景的,真要是有什么动不得的人,局长可不会参合。再者说,局长也没说不查,只是人手不足压着……”

  “但是查这种事,讲究的是个证据,尤其是物证、足迹、指纹之类的,真要等到几天后,什么痕迹都没了,到时候就是再查,也查不出来了。要是没有证据,那就是口水官司,怎么打都没用。”

  “退一万步,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上面问下来,局长肯定也会推给财政拨款不足,警局人手不够上,到时候还能将一将财政拨款的军,就是市局那边恐怕也会乐见……”

  张敬默默的点了点头,由于穿越过来的时间还不长,虽然有着本世的记忆,但他有时还是会本能的套用前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其实,如果论及政府部门的清廉程度,无论中外,本世界都不如上一世。

  “那你那女上司……叫汪婷是吧,是怎么回事?”

  “唉,问题就出在其中一个被打的是她的好友,她想帮人讨个公道,于是就和局长杠上了。”

  “那结果呢?”

  “还能怎么样,胳膊拧不过大腿,况且她这可是越级投诉,没把她立即开除都算是优待了……”王韬说到这里,面色更是苦涩:“只是可怜了我,陪她一起跳坑啊……”

  “来……”张敬替他加了一些啤酒。

  王韬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继续道:“唉,今天早上中队长说了,让我们两个配合市局稽毒组摸排案件……”

  “稽毒不好吗?”无论前世还是今世,张敬对于警方内部都不甚了解,而谈起稽毒,他最大的印象也就是前世看过的一些港片和国产片,对这个职业的感官,除了有些危险外,甚至感觉还挺酷的。

  “辛苦,危险,油水少……”王韬摇了摇头:“虽然有些补贴,但那是给正式稽毒警的,我们这样的临时配合的是没有的,但是事情一点不少做。”

  “还不如巡警,时不时还有些油水。而且,那些毒贩大多是亡命之徒,真要对上了,个个都是敢动枪的……”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挺坑的……”

  “谁说不是呢,唉……真是无妄之灾啊……”

  “对了韬子,话说那几个挨打的你记得叫什么名字吗?”

  “嗯……我就记得汪婷那个朋友应该是叫缪玉珠,其他两个我就不清楚了。对了,你问这个做啥?”

  “没啥,单纯好奇,”张敬说着,伸手向身后挥了挥:“老板,再来十串羊肉串!还要五串烤年糕!”

  “好嘞!您稍等!”

  …………………………

  * *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5年11月22日 20:04 沈园

  沈园是位于云湖旁的著名私家园林,也是临州赫赫有名的诚义伯沈家的祖宅所在地。传说沈园的历史,要追溯到国朝初年,当时沈氏先祖沈丞考中进士,宦海沉浮,最终在吴兴盐运使的职司上置仕。

  回乡后,沈丞高价买下了紧傍云湖的大片土地,并在此建设藏书楼和园林,作为养老之所,也就是“沈园”的前身,历时8年、耗资十余万两白银,最终建成。同时,历代沈氏后人也曾多次修缮添置,使得沈园成为了江南名园之一。

  其后,沈家以诗书传家,逐渐成为江南望族,桓宗时期,当时沈氏族长沈卫,深明大义,不遗余力支持朝廷北伐,桓宗皇帝龙颜大悦。此后,沈氏深得桓宗信任,其子沈荣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后桓宗南巡时,更是曾在沈园驻跸,并留下御笔“忠义传家”。

  时至今日,据说江东省的水务、电力、地产等多个关键行业都有着沈家的影子。

  夜幕已经降临,一辆红色的跑车自沈园侧门驶了进去,在停车场停好后,一名年轻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此人是沈氏这一代族长沈毕成的三子沈翰铭,曾经在荷尔斯泰因帝国留学的他,着装打扮颇为的西化,身着一件做工考究的呢子风衣,没有蓄发,带着一顶灰色爵士帽,二十多岁年纪,相貌英俊,很有几分玩世不恭的气质。

  沿着小径行了几分钟,沿途遇到的仆人纷纷驻足行礼问好,沈翰铭视若不见,快步来到了自己居住的“听雨阁”,正要往里走,门口候着的一名仆从迎了出来:“三少爷,刚才老爷派人来传话,说是让您到了就去他那儿。”

  “父亲叫我过去?”沈翰铭挑了挑眉:“有说什么事吗?”

  “没有。”那仆人摇了摇头。

  “那我先去看看。”

  …………………………

  当沈翰铭来到


    (http://www.xinhaiwx.com/book/IISG-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