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天幕,开局科普如何刺杀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 依山为陵

 

“接下来说到唐朝,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强大的朝代,经常和汉朝并称汉唐,唐朝共二十一帝,有帝陵十九座。除唐昭宗李晔受朱温裹挟迁都洛阳,死后于偃师之外,余下唐十八陵皆位于关中渭北六县。”

“并且从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开始,唐朝帝陵大多选择依山为陵,例如唐太宗葬于礼泉九嵕山,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于乾县梁山,唐玄宗李隆基葬于蒲城金粟山,总而言之,比起唐朝之前的平地起穴封土作丘的墓葬形式,唐朝的依山为陵更显得壮观一些。”

“实际上依山为陵因山为陵并不是唐朝才出现,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吴越、楚地的大型墓葬就于低山丘陵顶部凿山建墓,如绍兴越王陵,随县曾侯乙墓,荆门包山大墓等,因山为陵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汉文帝霸陵的有关记载。”

“《史记·孝文本纪》载:“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汉书·文帝纪》亦载:“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的江村大墓,位于地势高亢的白鹿原上,为“亚”字形竖穴墓。”

“当然,今日的考古发现己经证明了霸陵并不是因山为陵,只是建在山跟前而己,真正意义上的依山为陵还是要等到唐朝才出现,因为这种建设方法对国力的要求十分巨大,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

“事实上,秦始皇陵的选址也有体现出依山的特征,“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

“因山为陵在形式和意向都表达了与山的密切关系。其本意在于利用山体进行潜埋,并随着魏晋陵寝制度的继承而具有了广泛的薄葬含义。依山为陵作为因山为陵的重要变化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堪舆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因山为陵还有重要的一个安全功能性的考虑,除了石头坚固防盗外,高海拔处安葬可以隔绝水患,历史变迁中,小溪小河难免偶尔决堤,一代帝王,要是死后被大水冲走了尸骨,想来也是极为晦气的。”

“而提到唐朝帝陵,就不得不提巨盗温韬,此人是晚唐五代军阀,本是个地痞无赖,年轻时就落草为寇,在唐末乱世中。曾效力于李茂贞、朱温、朱友贞、李存勖等主君,先后变换姓名为李彦韬、温昭图、李绍冲,历任华原镇将、耀州刺史、义胜军(静胜军)节度使、匡国军节度使等职。”

“在他被任命为耀州节度使,镇守关中地区的期间,他为筹集粮饷和满足个人欲望,将除乾陵外十七座唐朝帝陵悉数盗掘了一遍。”

“唐十八陵中最为壮观的便是李世民的昭陵,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和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坐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昭陵正式启用,它的建造时间为十三年。”

“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是利用了九嵕山中的天然洞穴,辅以人工开凿的墓道,穿凿串联而成,将堪比长安城大小的巨大陵墓安置在了山腹中。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西百多米,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李世民经常过来像对待活人一样与皇后对话,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帝陵与外界隔绝。”

“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千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

“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说明在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巨槐长杨。杜甫在《重经昭陵》诗中说: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昭陵的防盗能力防盗所有古代帝陵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连温韬发动大军也不可能挖开九嵕山进入地宫里,这都要多亏昭陵是依山为陵,将九嵕山的巨大山体作为了帝陵的封土堆,最大限度的防止盗墓贼进入。”

“昭陵,即使是温韬动用大军挖掘也无法挖穿数百米厚的地层进入昭陵地宫。”

“所以经过现代科技的探测,昭陵的地宫至今保存完好,无人进入过,当初的温韬之破坏了昭陵的一些地面建筑和一些陪葬墓便悻悻而去。”

“昭陵还分布有功臣贵戚等陪葬墓167座, 己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园。最靠近昭陵周围的陪葬的文武大臣皆是李世民的天策府旧部。”

“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还有一些李世民的亲人也在这里陪着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事实上,昭陵的建设开始就是从文德长孙皇后死后动工的。”

“昭陵地面建筑虽被毁坏了,又屡遭战乱的破坏,但陵园遍布着丰富的古迹和文物,还藏有大量的古代美术工艺品及其他文物,有待发现。昭陵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墓碑和墓志,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唐代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史料,为我们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度水平。”

“而其他唐朝帝陵就没能幸免了,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大大降低,朝廷基本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在这种条件下,想要修建出像昭陵这样的奇观己经力有不逮了,所以这些帝陵不论是工程量还是防盗能力都不如李隆基之前的帝陵,所以才会被温韬一网打尽。”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1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