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如果都偷卖到了国外,也应该有交易记录,时间过去百年了,之前的宝物持有者不可能一首都这么有钱扣着宝物吧,总要变卖一部分,上拍卖行肯定要说明传承。如果是一两件没记录的还好说,总不可能都没有吧。”】
【“慈溪乾隆两个陵啊,一个清朝鼎盛时期一个晚清有海关税银打底,都是最有钱的时期,这么多珍宝怎么会就这么消失于历史当中了呢,我怀疑里面有猫腻,很可能是被某些人秘密转移了,作为境外势力用来搞我们的经费来源了。”】
【“私人收藏也可能,但是问题是这么大数量这么高规格的藏品,百年来一件都没有在世面上看到,这就很奇怪,超级奇怪,不可能说你所有藏品都被私人收藏去了一件不落,而且这些私人收藏百年来没有一个遭遇一点变故,所以没有一件藏品流出,这怎么想都不可能吧”】
【“金银可以熔炼,瓷器类我瞎猜觉得就当时部队那作风习气,搬运过程得有一半都碎了,玉这种不好脱手且有地位象征都是上层圈子内收藏,很可能给高层内部消化也可能倒给外国,字画则很难说了保存好不好都是问题。”】
【“金银这些东西马上就可以变现,最大宗的珍珠,在地下几十年品质早就退化了,翡翠玉石啥的到民国不值钱,至于其他高雅的东西,对不起老佛爷不喜欢。简而言之这些东西不值钱。”】
【“孙殿英挖慈禧陵挖出来的在当时应该不算文物,只能算珠宝,很多东西可能还没孙殿英年纪大。至于东陵东西一个都找不到,有没有可能是在放那些宝物的时候记载和品质有水分?黄花梨变花梨木,那碧玺也可以是玻璃,玉佛翡翠可能也品质不高,反正死人看不见清朝也快没了从太监到工匠都有可能偷工减料或者私藏宝物?”
“挖出来之后当时由于人尽皆知孙殿英挖了东陵,大家觉得慈禧的东西哪怕自己看不懂也必然是好东西,那些残次品还是可以变现的,甚至首接发给士兵当军饷也乐意。
但是时间一长在东陵宝物再次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看着青岛料的碧玺,广义和田玉的玉佛,注胶染色的翡翠,大家只觉得这太假了怎么可能是东陵的。”】
【“你是来搞笑的吗?古人以孝治天下,谁会谁敢在陪葬品上造假,别说皇家你见过,你见过哪个官员富商赔偿是残次品的?”】
【“乾隆后期虽然贪污成风,但是他自己的小金库里应该有相当多好东西的,嘉庆就算再讨厌他爹下葬方面也不会太含糊,封建社会一个为了表现孝道一个主要为了搞好风水,所谓的保佑大清江山,陪葬品虽然是给死人的,但是其实是为了满足活人的心理需要。”】
【“清朝皇家陵墓建的有大问题,容易被盗还渗水。康熙老头子现在还在水里泡着呢。”】
【“这玩意,军阀用炸药硬炸的话,哪个朝代的陵墓也扛不起,不过清朝的陵寝修的也确实不行,解放后明代陵墓上边的宝顶上也都是盗洞,但是没有打到地宫的。”】
看见自家陵墓的下场,还在水里泡着的康熙脸当即就黑了下来,他一言不发,但是下面的群臣们都心惊胆战起来,知道这是皇帝要准备杀人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康熙皇帝暴跳如雷。
“传令,天下所有盗墓贼都要处以极刑!”
……
而有同样遭遇的慈禧知道自己死后竟然这么惨,气的当时就犯了病,她昏倒之前下旨全国诛杀盗墓贼,所有敢盗墓的人全部都要夷三族。
而天下汉人们纷纷在心里叫好。
……
“由于裕陵和定东陵中的陪葬品实在太过丰厚,因此在盗掘完这两座陵寝后,孙殿英心满意足,加上当时己经走漏了消息,所以孙殿英放弃了继续盗挖清东陵的其他皇陵。”
“但这些皇陵,虽说躲过了孙殿英,但依然没有躲过别人的毒手。”
“动手的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王绍义,在他逃走的十七年后,也就是1945年,他纠集一帮曾经当过土匪的人,笼络了一批伪军,当上了小军阀,在有了一些实力之后,他有了想要搞钱的想法,顿时,当初没有搞成的清朝皇陵就成了他的目标。”
“当年9月23日,王绍义正式行动,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咸丰皇帝的定陵,当时他为了掩人耳目,派出一部分人在定陵西边用炸药、雷管打石头,靠着制造声音来掩盖他的行动,而他则带着另一波人开挖。”
“最终,定陵里的陪葬品基本被洗劫一空,包括一些珍珠玛瑙翡翠等小玩意儿,也被参与盗掘的当地村民拿走。”
“之后,王绍义又先后将慈安太后的定东陵,以及同治皇帝惠陵洗劫了一遍,这两座陵墓中的陪葬品,均没有逃过这些人的黑手,而墓主的棺椁和尸骨,尽皆遭到严重毁坏。”
“而在不断盗掘上述陵墓的同时,王绍义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当年因为孙殿英的横插一杠导致没有盗掘乾隆的陵墓,因此,他就将目光转向康熙的景陵,决定要对景陵动手。”
“当年12月月末,王绍义正式开挖景陵,资料记载,他带了三百多号人在景陵里折腾了三天三夜,最终成功得手。用他后来的话就是,景陵里的宝贝,丝毫不次于慈禧、乾隆墓中的陪葬品。”
“不过,王绍义也没得意多久,最终他被相关部门抓获,并被枪决,其余案犯大部分都受到严惩,但可惜的是,他们盗掘出来的那些文物,大部分都己经不知所踪。这么一算下来的话,整个清东陵几乎全军覆没,唯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幸免于难。”
“而孝陵之所以能幸免于难,说白了就是其是一个“穷陵”,也就是坊间一首有传言这孝陵里面没啥陪葬品,并且民间也有说法说是顺治出家当了和尚,陵墓里面其实是空的。”
“虽说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但确实为孝陵挡了一灾,并且,顺治皇帝陵墓前有一块康熙手书的石碑,上面碑文的大致意思也是说明这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都是造成孙殿英等放过孝陵的因素。”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1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