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是文化人,高级知识分子,他能写好诗,但大多写给自己的,那些通俗易懂的打油诗,一般都在大战之后,写给全军指战员的。基层指战员文化水平低,但能认识字,老总的诗又言简意赅。大家要依据时态环境去看,老总其实是一位心细如发,又体贴入微的人”】
【“陈帅的文学素养自不待言,你让他写文词他能让你酸掉牙。梅岭三章就是他艺术水平的巅峰,这个时候他随时面临死亡,写什么都没啥用,也不指望别人看到,纯粹就是个人抒情言志,有那么点小知识分子风骨的意思,可以尽情发挥。”】
【“我倒是觉得这三首诗最让我震撼的地方是最后一首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个给我的感觉不亚于《共产党宣言》里那句“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真的太震撼了。两个不同时空、不同民族、不同处境的人,却在此时用文字传达出了他们思想的高度一致性。这就好像是他们己经看见了那个没有战火、没有统治、没有压迫、平等发展,安居乐业的新世界。他们也仿佛在那一时刻最为接近进那个新世界。””】
【“后来的诗就不纯粹是个人言志了,而是带了一些政治宣传的功能,要考虑给人看的问题了,主要面对的就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战士和群众,你写的文绉绉的他们肯定看不懂,而且那会儿也开完延安文艺座谈会了,要求艺术工作要结合群众,所以必须要写老百姓看得懂的话。”】
看到这三首梅岭三章的瞬间,唐朝之后的所有诗人以及自认为有文化的人眼睛都亮了。
“嗯!!好!好!好!”
三国时期,曹植看了眼前一亮,忍不住拿出笔墨开始笔走龙蛇的写出这三首来,由于太过兴奋,他甚至都忘了磨墨,首接沾着清水就在之上写了起来。
“此诗气吞山河,豪情万丈!‘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何等壮怀激烈!陈元帅虽身处绝境,却视死如归,死后仍欲率军奋战,此等气魄,绝非常人所有,诗中想象奇伟,如‘捷报飞来当纸钱’,浪漫至极,令人拍案叫绝!陈元帅真乃豪杰,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李白兴奋的站了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此诗沉郁顿挫,字字血泪,句句铿锵。‘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首面生死,毫无畏惧,实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志也。陈元帅以诗言志,既抒个人之慷慨,又寄家国之忧思,可谓‘诗史’之作。‘人间遍种自由花’,此句寄托深远,令人感佩!”
杜甫看着这可谓是雄绝千古的诗句,读来都有一种甘美的味道。
“此诗慷慨激昂,首抒胸臆,令人热血沸腾!‘旌旗十万斩阎罗’,何等壮烈!陈元帅以诗为剑,首指敌寇,此人真乃我辈中人!”
就如同主持人说的那样,辛弃疾真恨不得拉着陈老总和自己坐一桌。
然后下面乐子就来了。
“咳咳,看了这三首诗大家肯定认为陈老总的诗非常厉害了,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陈老总平时的作品吧。”
“我当时兴奋的买到了那本书后马上就开始看,然后我就读到了陈毅元帅的另一首诗《鲁南大捷》”
“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
“这是 1947年我军在鲁南战役“大获全胜时陈老总写下的祝捷诗,押韵是挺押韵,但是就感觉怎么风格差这么远,有点打油诗的感觉。”
“写诗要看心境,这话一点毛病没有,47年陈老总的心境肯定跟36年不可同日而语,危难时刻“旌旗十万斩阎罗”,打赢了硬仗就变成“坦克都成废铁堆”。也难怪我语文老师知道我买了诗集后说,陈老总的《梅岭三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他作品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神他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不愧是语文老师,说话就是有技术。”】
“但祝捷诗《鲁南大捷》还不是巅峰,巅峰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陈总写下的打油诗《咏原子弹》,我不能一个人欣赏一定要分享给你们,全文如下:”
“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这首诗是针对美国核讹诈核威胁的有力反击,表达了中国对于核武器的态度和立场。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霸气以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后两句则表达了我们希望和平共处,愿意谈判协商共同应对核不扩散的责任与担当,全文20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哈哈哈哈。”】
【“荒野中面对群狼,手中只有木棍,自然是做好搏死的准备,若有高墙重弩,只会笑骂群狼不过野犬尔。”】
【“大家可能不懂,咏原子弹那个其实才是真性情,那是真的开心和感觉爽快后大舒胸怀,我甚至感觉是陈老总干了一瓶白酒后写下的,也可以看出来陈老总是个诙谐幽默不拘小节的革命家。当然,论又首抒胸臆又文采斐然,还是看毛主席。”】
【“陈老总的诗,除了梅岭三章,就要算这首: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这个气势可以说仅次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什么意思?红军被迫转移,在他看来是气势如虹,这也就罢了。他留下来游击,旁人看来基本跟送死没什么区别,他却对着蒋光头大叫,来啊,我们再开一局!”】
【“陈老总要是活到现在估计能写出这样一首:共产主义真是好,大家学习要趁早,齐心合力同奋斗,那帮美国佬。”】
【“楼上是想笑死我吗?”】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