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怎么成了日不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45 章 富可敌国

 

进入11月,气温己经颇为凉爽了,衍圣公的事情过后,大明平稳地发展着,新政有序推进,山东和河北的清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山东巡抚终于能够进行自己梦寐以求的清丈了。

要是没有在山东,他还不想清丈,因为这势必会和地方的乡绅起冲突,要知道清丈出来的土地可都是要交税的,这就是断人钱财了。

但是在山东不一样,眼见朝廷不断催促,自己还碍于兖州孔府的存在而畏手畏脚,这很明显自己要遭殃,考成一个来下下,自己这么多年可就白干了。

最主要的是兖州孔府激起了自己的逆反心理,好家伙,老子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

本巡抚也是从基层杀出来的,那也是在西北吃过苦,在安南镇过叛,在东南享过福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

咱也是从考成法里面走过来的,还收拾不了你们几个小瘪三?

在这样的心理下,山东的清丈进程很快,短短时间内的进度都快比上河北了,当然了,这也和兖州孔府的倒台有关。

兖州孔府倒台之后,山东最大的地主没了,剩下的都不足为惧,根本就不能和现在杀红眼的山东巡抚抗衡。

什么?你反对清丈!你是不是孔府余孽!

这就是目前山东的政治生态。

在和乡绅豪右友好交流的同时,山东巡抚还不忘和皇帝交流,可以说是每隔几天就有一个奏疏送到朱靖煊的案头,上面全是清丈的进程,以及招抚响马下山的进度。

“冯大伴,看来山东的事情算是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排了,清丈稳步推进,分田持续进行,朕也是放心了。”朱靖煊笑着对冯玉说道,手里还拿着山东巡抚上的奏疏。

冯玉也露出了笑容,开口道:“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要不是陛下下令审判兖州孔府,恐怕山东还在衍圣公的毒手之下。”

朱靖煊摆了摆手,压不住笑容,“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怎么能光说是朕的呢?下次不要再说这些话了。”

冯玉拱手道:“陛下是下令的人,自然首功归于陛下。”

朱靖煊很高兴,这是真实改变大明的一次行动,不管是什么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能够让成千上万的人改变自己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这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玩笑结束,该办正事了。

衍圣公的事情虽然结束了,但是最后的总结收尾还没完成,这就需要开会了。

也许大家非常讨厌那些名目繁多,并且不知所云的会议,但是实际上,开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开会实际上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平时很多无法解决的事情,都是在会议上通过的,也是经过了参会者的头脑碰撞后,方才产生的火花。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另外,开会还可以营造出一个人们所需要的氛围,可以是紧张,可以是隆重,也可以是热烈,而最终,人们可以利用在特定的氛围中所营造的积极性,在会议中推动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

所以朱靖煊要开廷议,议一议最近的事情,以及积压的有待处理的事件。

等到廷臣都来了,廷议也就开始了。

冯玉一甩拂尘,率先开口道:“今天开这个廷议,主要是要和大家商议一下最近的事情,以及一些积压的,需要最新指示的事情。”

冯玉随后看向朱靖煊,朱靖煊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

冯玉转过头,开口道:“第一件事,就是兖州孔府,现在兖州孔府己经全部抄清了,在锦衣卫和东厂的努力下,基本上把大多数的财富找到了。”

“在此次的大案中,抄得现银约六百三十万两,金器折合白银一百二十万两,另有田产、商铺、船队等不动产无数,若是全部换算成白银,大约两千三百万两白银。”

“其中白银占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话音刚落,大殿内响起几声倒吸凉气的声音。

大家都知道会很多,但是没想到这么多,大家一开始以为有个一千多万就差不多了,但是没想到居然这么多。

要知道目前大明一年的税收在西千万两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实物,比如粮食之类的,这主要是内陆省份上交的。

由于白银淤塞,导致白银在沿海地区大量聚集,难以流通,所以白银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内陆,这就导致一些内陆出现钱荒。

所以朝廷就用市场价衡量粮食,用粮食来抵税收。

就关看白银,这兖州孔府的财产己经有了大明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了,堪称富可敌国。

虽然大明目前的税收依旧以农业税为主,但是这兖州孔府的财产还是很多的。

话音刚落,张义堂站出说道:“陛下,这孔府之财乃是按照大明律所得,应充入国库,以助新政推行。”

兵部侍郎陈伟华反驳道:“陛下,这笔钱应该用于大明军的装备更新,现在火帽枪正在大量列装,正是扩大生产的好时候,而且臣得知蒸汽战舰也在进行实验,正是需要资金去加速的!”

“陛下,现在吕宋正在行省化,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应该拨款给吕宋,加速行省化。”阁臣钱卓为吕宋奋发争取。

众臣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朱靖煊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思索着利弊。

此时,礼部尚书站出来道:“陛下,兖州孔府乃文化传承之地,虽有罪过,但也不宜将其财富全部充公或挪用,可从中拿出一部分在京师修建孔庙,维护文化传承,其余再按需分配。”

朱靖煊点了点头,说道:“礼部尚书所言有理。就依此办理,一部分修建孔庙,剩余充入国库,各部要资金,就自己打条子,朕会按照轻重缓急批复的,接下来,再议议其他积压之事。”

得到皇帝的指示,冯玉立刻开口,让其他廷臣不得不闭嘴。

“下一个,是京营班师回朝的事情。”

看到是自己的事情,陈伟华说道:“陛下,京营经过沿路的拉练,耗费了一些时间,到现在,应该己经快到京师了。”

朱靖煊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京营送过消息了,三天后到京师,朕到时候会亲自出城迎接。”

“陛下圣明。”

“第三个议题,考成法以及清丈土地的进一步推广。”

到这里,廷议才算是进入了正题,大家也都打起了精神,都等着这句话呢。

PS:作者查了一下这个时期欧洲各国的税收,有点绷不住了,豆包给我说,英国的税收折合成白银有九千多万两,俄国有一亿两,而当时的大清只有西千万两,这都是什么数据,多少有点离谱,搞得作者都不知道该怎么设计大明的税收了,只能说大明目前以农业税为主。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1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