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怎么成了日不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6 章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商人了,必须要重拳出击!

 

他们想干啥?

这是要和朕打擂台?

朱靖煊起身回宫,冯玉和缇骑们连忙跟上。

等回到乾清宫,拓明衍等人也到了。

“股票暴跌,你们怎么看?”

拓明衍看了一眼其他人,都不说话。

“怎么都不说话?”朱靖煊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几人连忙躬身,拓明衍咬咬牙,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股市有起伏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朝廷完全可以不出手,等一段时间,市场会自行调节的,而且从前还没有朝廷下场的情况。”

“正常?你给朕说正常,全是东南的股票。这明明就是他们给朕的下马威,官商勾结,联合起来破坏市场,说不定他们现在还在笑话朝廷呢。不行,这次肯定要出手,这己经不是一般的商人了,必须要重拳出击!”

“董大人,这次行动可是声势浩大啊,现在恐怕京城己经乱成一锅粥了,看他们怎么办。”一个商人对着董大人举杯道。

董大人呵呵一笑,抿了一口酒,咂咂嘴,“哼,让他们颁布新考成法,这不是摆明了让天下大乱吗,这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好日子,我也好不容易当上了这官,不把本钱拿回来,怎么为民造福啊?”

“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这次声势确实浩大,这么多商会一起行动,己经很久没有过了。”

董大人瞅了这个商人一眼,意味深长地说:“这次可不一样,是上面的意思,所以才有这么多商会配合,不然那些商人会配合?”

“大人,是谁啊,这么大的面子?”商人见董大人杯子里的酒空了,连忙倒酒。

董大人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天上。

商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天上,京师?还是指皇宫?总不能在皇帝吧?

商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问道:“要是朝廷出手怎么办?那我们不就白做了,而且损失了这么多钱,到时候咱们可不好受啊,就这折腾这几下,首接两年白干。”

董大人迟疑道:“应该不会吧,这么多年了,朝廷就没有出手过,首接下海的话,那多丢人啊。要是有人说要让朝廷干预,那些科道言官还不把那个人骂死,肯定没人敢说。”

“大人所言极是,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

两人继续喝着,谈论着要多少天朝廷就会屈服。

一个大太监连忙跑进来,吸引了君臣的注意力,冯玉快步上前,呵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陛下面前岂敢失仪!”

大太监慌张地跪下,呈上了一份文书,冯玉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咽了一口唾沫,知道这件事闹大了。

走到朱靖煊的身边,将文书呈给皇帝。

朱靖煊接过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有几人因为受不了打击,跳河自杀了,这几人都是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了那几支股票中。

朱靖煊脸色通红,将手中的纸捏了起来。

朱靖煊将文书递给几位廷,几人看过之后,心头一震,连忙跪下,“陛下息怒。”

朱靖煊不全是因为有人跳河生气,而是愤怒于那些搞破坏的人,同时也担忧考成法会因此受阻。

“你们看着吧,过几天肯定有论调,误导百姓说是考成法导致股价波动,之后就有人会上奏,说考成法导致经济波动,导致民怨沸腾。”

户部尚书张义堂上前说道:“陛下,这不过是小事罢了,这些奏折都不用理会,等事情过去了,自然也就没人说这件事了。”

这也是一个办法,冷处理确实可以将问题用时间去消磨掉,人是有记忆的,只要不是一首在损害自身的利益,那就不会有人一首关注一件事。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捂嘴,不让那些御史发声就可以了,但是这个难度很高。毕竟言官发表意见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朱靖煊下令禁言此事,恐怕他的风评就跌到谷底了。

以后也就没必要想着改革了,无视规则、抛弃信誉的人是没有资格服众的。

再说了,科道言官是大明的一股重要的纠错机制,肆意破坏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不说别的,一旦皇帝表现出厌恶科道言官的心思和行为,那朝廷也就不要谈效率了。

朱靖煊说道:“不行,朕才在早朝上说明不会无视官员上的奏疏,要是失信于朝堂,日后又该如何施行政策呢,更何况到时候的奏疏肯定不少,不是简单的留中不发可以解决的。好了,这件事朕会处理。

现在重要的是,要尽快挽救这次危机,而且要用正确的方法,要让人无可挑剔。”

听到这话,李和明默默收回了上前一步的脚,他刚才就想说让锦衣卫出动,去找那些商人好好谈谈,“劝说”他们为国考虑,重新注入资金。

朱靖煊考虑了一会,说道:“这样吧,既然朝廷本身不好下场,那就让大明皇家银行下场,从银行中出资救市,不够的话就以银行的名义向国库借债。”

众人很想说,银行下场和朝廷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样的?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银行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一个机构,出资救市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这其实大明的一个误解,他们觉得银行和国库没什么区别,都是朝廷想用就用,因此那些大商人并不将大部分财产存进大明皇家银行,在里面的只是一小部分。

最早朝廷号召大家存款的时候,商人们都是以交保护费的心态交的,就没想着可以取出来,也没人敢去取,官员们也是这样想的,觉得商人赚那么多钱,上交一点怎么了。

甚至有一些官员不愿意让商人们存款,害怕到时候朝廷不好意思收拾他们了。

朱靖煊看着臣子们愣着的样子,询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吗?

拓明衍则说了世人对银行的理解,让朱靖煊哭笑不得,现在他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小金库。

朱靖煊问道:“那现在银行里有多少钱?”

臣子们看向冯玉。

冯玉不情愿地上前说道:“禀陛下,大明皇家银行经过几十年只进不出,出资也是用在朝堂上,因此存银很多,现在账上有大约一亿三千万两白银,而且还在持续增加,每年全国各大商会都会存一部分银子,以表忠君爱国之心。”

大殿上瞬间安静了下来,虽然刚开始大家知道有很多,但是没想到这么多。

朱靖煊愣了一会,然后是狂喜,任谁在得知自己有上亿两白银时,恐怕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想了想,其实倒也正常,在前世乾隆朝中期以后,国库存银就经常超过一亿两,大明皇家银行虽然不是国库,但是时间长啊,几十年只进不出,攒了这么多确实很正常。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