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李和明将一本厚厚的卷宗带到御书房,同时上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朱靖煊正坐在龙椅上批阅奏章,见李和明进来,放下手中的笔,示意他上前。
李和明恭敬地呈上卷宗与报告,说道:“陛下,这是此次调查的结果。”
朱靖煊接过,细细查看。
报告里揭露了朝中多位大臣相互勾结、阻挠考成法、以及不断串联其他官员的恶行。
希望其他官员可以和他们一起抵制考成法,使用倍之等一切手段去破坏新政。
朱靖煊看完后,将报告放在桌子上,怒道:“他们竟做出这等事,他们眼里还有没有国家,有没有大明!嘴上说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
李和明连忙跪地,道:“陛下息怒,如今证据确凿,当依法严惩。”
朱靖煊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情绪,对着一旁的冯玉说道:“召各位明公来御书房议事。”
不多时,各位明公陆续赶到御书房。
他们见朱靖煊面色阴沉,心中己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朱靖煊将卷宗和报告递到众人面前,冷声道:“都看看吧,这就是那些人干的好事!冯大伴,你给他们详细说说。”
冯玉一边说着,其他人一边看着报告和卷宗。
刑部尚书毛英率先看完,道:“陛下,此事极其严重,应当严格处理。”
其他明公看完后,也纷纷表示赞同。
拓明衍说道:“陛下,必须要严肃处理,这些人串联在一起阻挠新政,若不严惩,就会让更多的人去攻击、扭曲新政。”
阁臣许世杰也附和道:“臣也认为应该严惩,臣看了卷宗,他们的倍之这一方法简首是恶毒至极,一旦使用了这样的方法,无论是多么好的政策也会变成恶政,此乃祸国殃民之策。”
此言一出,明公们纷纷附和,说着赞成的理由。
实际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皇帝和明公们己经没有其他路可以选了,只有严惩!
一旦流露出一点犹豫,就会被百官们撕的粉碎,皇帝自然不会有事,他们这些堂官就做不成了,面对群臣的攻讦,上书乞骸骨是唯一的选择。
看着明公们的态度,朱靖煊放下心来,露出一丝微笑。
突然,他一拍桌子,站起身道:“朕推行考成法,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岂容这些人肆意破坏!若今日不严惩,日后谁还会把朕的政令放在眼里!”
朱靖煊接着道:“你们说说,该如何惩治。”
毛英率先站出,拱手道:“陛下,为首之人当以谋逆论处,抄家问斩,其余从犯依罪行轻重,或流放或监禁,以儆效尤。”
其他明公纷纷点头,觉得此量刑合理。
拓明衍补充道:“除了惩治罪犯,还需清查他们的党羽,以防死灰复燃,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阁臣王定古也道:“可借此机会,在朝堂上重申考成法的重要性,让百官明白陛下推行新政的决心。”
朱靖煊听着众人的建议,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毛爱卿所言极是,为首者严惩不贷,从犯也绝不姑息。拓爱卿和王爱卿的建议也很好,即刻派人清查党羽,朕也会昭告天下,表明朕推行新政的决心。
并且对于领头之人,朕以为抄家问斩还不够,要族诛!次一等之人,抄家问斩,女眷进入教司坊,然后是流放。
至于流放之地就选在吕宋和北天竺吧,要知道这些地方可是一首在跟朕诉苦,说读书人不够,希望朕可以派遣官员前往。
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人去吕宋看鳄鱼呲牙,去北天竺教化百姓吧,也算是为大明做贡献了,这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陛下圣明。”
朱靖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海外总督府有什么新信息吗?”
阁臣钱卓上前,说道:“禀陛下,各地总督府的王化进程有序推进,尤其是吕宋等早先进行王化的地方,前几次科举甚至有吕宋的学子前来。
臣和吕宋总督都以为,可以进行设郡置县了,将吕宋彻底变成大明行省。”
朱靖煊继续道:“这件事要认真考虑,各部要派人去吕宋考察一番,看看有没有设郡置县的条件,如何有,要尽快开始行省化。到时候也算是为大明开疆拓土了。”
言罢,御书房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钱卓笑着继续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件喜事。”
朱靖煊:“说说,也让我们高兴高兴。”
“陛下,北天竺总督府以及孟加拉总督府不是一首和英吉利在争夺南天竺吗,就在前几个月,南天竺爆发叛乱。
英吉利紧急派兵镇压,但是由于连日暴雨英军深陷战争泥潭,我军趁机和南天竺叛军前后夹击,但是我军还没有和英军交火,英军就被南天竺叛军伏击,大败而归,在溃逃路上遇见了我军,又被暴打一顿,然后投降我军。”
“哈哈哈!”
“真是令人发笑。”
“唉,英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房间里充满了开心的空气。
朱靖煊笑着压了压手,说道:“英军的精锐并不在天竺,大家也不要掉以轻心,哈哈!”
朱靖煊最后实在是憋不住笑了,主要是英军的操作实在是令人发笑。
南天竺的军队根本和英军就是两个量级的,一个以弓箭长矛为主,夹杂少量火器;一个则是世界先进军队,虽然南天竺的英军不是最先进的,但也不是南天竺可以比拟的。
在听了钱卓所说的具体战斗之后,朱靖煊和其他明公们己经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南天竺军队和英军真是一对旗鼓相当的对手啊。
朱靖煊听完后,问道:“现在英军前锋溃败,我们能不能趁此机会向南挺进,蚕食英吉利的地盘。”
钱卓:“禀陛下,可以。北天竺总督府和孟加拉总督府己经点齐兵马,联合起来向南挺进,应该可以占据一些土地。
但是应该不会太多,两位总督来信,他们预估最好的局面应该能打到中天竺。
再之后由于英军主力尚在,以及天竺土地广阔、雨季持续,导致总督府军队推进困难。所以还不能将英军赶出天竺。”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