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们真要去开城门吗?”
在城内的一个隐蔽的小巷子里,隐藏着巴雅尔图的后手,这也是他执意要攻打城池的底气。
这些怀揣着大蒙古主义的勇士,在面对人生的关键抉择时,出现了犹豫。
为首的那名勇士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绝:“开!大人的计划容不得有失,我们若不开城门,这仗就白打了,大蒙古的荣耀也将蒙羞。”
众人听了,虽仍有些忐忑,但还是纷纷点头。
首领给众人布置任务,意图在夜晚于城内纵火,吸引官兵注意,然后首领带着精锐杀向西门。
西门由于不是蒙军的主攻方向,所以守军数量较少,在混乱中打开城门,让早早在西门外等候的蒙军精锐杀进城中,如此大局可定。
孟和回到家,脑海中不断回想起首领对大家说的话,以及给大家的任务。
最后说只要蒙古国独立,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比现在更好。
可是孟和不知道什么日子比现在还好,他现在就挺知足的,有一个妻子,还有一儿一女,在归化城里还有稳定的营生。
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
他有时候也感觉不可思议,自己以前就是一个牧民,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一次巧合的机会,他进城售卖皮草奶酪,看见城内招收帮厨,专门给厨师打下手,洗洗菜什么的。
他去了,然后和厨师的关系处的不错,学了几招,最后辞去了帮厨的工作,去做了厨师。
他很感激掌柜,是这个他们口中可恶的汉人,给了他机会,让他有了现在较为富足的生活,也算是小有积蓄。
现在说要放大军进城,他是真的不愿意,他害怕大军进城后他会失去现在的生活,重新被那些蒙古贵族压迫,回去放羊。
‘要不去给明军说一下,让他们早有准备,到时候首领在西门一看人多,就让我们回去了。’孟和暗自想着。
夜深了,孟和听见有人敲门,他阻止了妻子,自己下去开门。
发现是自己的同伴。
什么情况?不是说两日后行动吗,怎么现在就来了?
“孟和,老大说最近这段时间要在黑屋里带待着,不能回家。”门口的人低声说道。
孟和心脏砰砰乱跳,他低声问道:“为什么啊?不是他下午说让大家回去吗?”
门口的人示意让他进去。
孟和后退一步,让门口的人进来,他自己西周看了几眼,缓缓闭上了门。
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沉默着不知道说什么。
孟和心乱如麻,一个劲地胡思乱想。
“我听说,是下午我们走后,有人去找首领,希望他不要让大家去开城门,那个人对首领说城外蒙古人都是魔鬼,他们驱赶着无辜的百姓,让他们做盾牌。
还说这几天都死好几万人了,城外是血流成河,还说帮助城外叛军的人死后都上不了长生天。”缓慢而清晰的话进入孟和的耳朵。
他双手握拳,眼睛紧紧地盯着身旁的人,急切地问道:“然后呢?老大怎么说?”
身旁的人人摇摇头,说道:“不知道,不知道老大说了什么,但是那个人就没有再出来过,再然后老大就命令所有人不能回家,让我们把大家都叫回来。”
孟和静静地听着,双手缓缓松开,转过头不再看他,眼睛注视着脚下的草地。
“走吧,说了这么多,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也是憋了很久了,这才给你说。”
孟和一动不动,仿佛没有听见一样。
“我能不能回去看看妻子和孩子。”
身旁的人站了起来,什么都没有说,打开大门,离开了院子。
孟和起身回屋,他先到两个孩子的房子里看了看,两个孩子依偎在一起,沉沉地睡着。
孟和给他们掖了掖被子,看了几眼。
来到了妻子的旁边,妻子还没有睡,孟和坐在床边,轻声说道:“我工作的地方有点急事,老板叫大家都回去,过几天我就回来,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在家等我。”
妻子握住了孟和的手,说道:“行,我知道了,你万事小心,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孟和点点头,起身离开,在门口回头看床上的妻子,两行热泪划过脸颊。
现在院子里,他好像也听到了妻子的抽泣声,脸颊又了。
两人在门外汇合,一起向黑屋走去,等待着两日后的行动。
这时的总督府灯火通明,方强和一众官员将领坐在长桌两旁。
“草原各地的军队有信吗?能不能来救援?”方强满眼血丝,他己经几天没睡个好觉了。
一旁的官员摇摇头,叹口气说道:“我们派了不下二十支人马出去报信,但是现在还没有回来的,根本不知道其他军队的情况。”
方强想了一会,说道:“不用太担心,这么大的声势,其他军队肯定知道归化被叛军攻打,但是他们应该是被拦住了,不然几天就应该到了。”
两边的人点点头,旁边的一名将领说道:“不止如此,长城内的军队应该也快到了,他们本来就是应付沙俄的后备兵力,配备着大量马匹,速度很快,只要我们坚持几天,他们也就到了。”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神情放松,心里稍稍平静了下来。
方强不怪他们有些胆小,这是面对战争,面对流血的正常情况,哪怕方强他自己都有点紧张,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最后酿成大错。
而且方强对手下人己经很惊讶了,第一次面对战争,表现地还可以,不至于惊慌失措,尿了裤子。
手下:‘我们是害怕,又不是傻,知道要听话,不能添乱。’
方强扫视众人,看到大家注视他的眼神,坚定地说道:“援军很快就要到了,只要我们在坚持数日,很快叛军就成不了气候了,到时候本总督给你们请功!”
“谢大人,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誓与归化共存亡!”
而在草原的其他地方,一场场厮杀在天空下不断发生。
负责阻止明军救援的蒙军们裹挟着其他盟旗的军队,不断骚扰着支援归化的明军。
大量忠于朝廷的盟旗主遭到杀戮,剩下了贪生怕死之辈,选择加入叛军而求一时的安康,选择性地遗忘了大明的强大。
或许刚开始他们还是心有余悸,担惊受怕,但是在抢劫了其他盟旗的财物后,变得忘记了危险,满脑子想着去抢其他盟旗的人口和财物。
在这片草原上,爆发了近百年最大的杀戮事件。
有无数的蒙古人在睡梦中被杀,也有很多蒙古人奋起反抗,高举着卫国大旗,在明军旗帜之下冲向叛军,最终战死沙场。
更有很多人,不愿意屈服,不愿受辱,选择了自尽。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