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怎么成了日不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78 章 勋章?人人有份!

 

大草原。

原先战争的痕迹尽管己经消失地差不多了,但还是可以从细节中看到战争的痕迹。

当人们看到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闪躲,然后看到日月旗帜后才松了一口气,慢慢出来。

在一些被战争破坏的城市和部落里,到处都是在清理废墟的人,人们团结起来,跟着大明军清理倒塌的房屋,收集地上的尸体,并且将搜集来的粮食交给军队统一分发。

“咚咚咚!”

“开饭啦,开饭啦,放下手里的活,先吃饭!”

听到铜锣声。

原本还在忙碌的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有序地朝着饭点走去。

队伍中有老人、小孩,还有带着伤的青壮年,他们眼中带着疲惫,神情透露出悲伤。

他们都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或许是丈夫,或许是妻子,或许是儿女,又或许是自己的父母。

士兵们熟练地将热气腾腾的饭菜分发给众人,有香喷喷的米饭、炖得软烂的羊肉和新鲜的蔬菜。

这些有从其他地方紧急调拨而来的物资,也有从废墟中收集而来的。

但大多还是草原各盟旗捐赠的,他们从自己的盟旗中拉出来了大量的牛羊,为灾后恢复提供物资供应。

大家接过饭菜,有的席地而坐,有的找个石头当作凳子,开始大快朵颐。

孩子们吃得满脸都是饭粒,大人们则一边吃一边交流着谁家一个人都没了,谁家就剩一个孩子了。

时不时叹息一声,抹一把眼泪。

将泪水混着饭菜咽下肚子。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到带队将领面前,双手抱拳,感激地说道:“将军,多亏了你们大明军,不然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罢,就要跪下磕头。

将领赶紧上前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往后大家一起努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老者连连点头,好像是又想到了城里的惨状,又流下了泪水。

这样的情形,在这片草原上每一个被摧残的地方上演,甚至有将领和百姓一起痛哭的,他们有很多都是盟旗的将领,这里面不乏自己盟旗被击败的。

面对自己的家,所有人都痛恨着那些反叛的人,这是血海深仇,是要用生命去报的。

不少将领内心发誓要将余孽挫骨扬灰,为自己的家人报仇。

更有极端者,用刀划破自己的脸,发出血誓,与叛军不死不休。

随着朝廷的命令送到军中。

军中开始沸腾,人人都在询问进京营是不是真的,考核的标准是啥?能不能走后门啊?

而在大明中军营帐中,众将聚集在一起,这些人里面既有京营将领,也有地方明军将领和盟旗将军。

汤孟阳手里拿着由兵部和都督府联名的命令。

兵部负责军队的招募、调动、后勤等事务。

而都督府负责具体的带兵作战,以及日常的训练。

所以这次的选拔是兵部下达命令,都督府一旁协助。

这也是为什么两部联名的原因。

毕竟汤孟阳是都督府的人,还在大草原,都督府的命令还是有必要的。

命令汤孟阳在兵部的规划下进行全军选拔,在盟旗明军和地方明军中挑选优秀的将士进入京营补充。

这里面还写明了补充的士兵和各级军官数量,补充后登记造册,送予兵部、都督府、内监各一份,作为备案。

汤孟阳放下了手中的文件,看向下方紧紧盯着他的将领们。

笑了笑,说道:“相信各位都知道了吧,陛下和朝廷要进行选拔,补充京营。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能进入京营,那是无上的荣耀。”

底下的将领们顿时议论纷纷,都在盘算着自己和自家士兵的实力。

不仅仅是士兵们想要进,他们这些将领也想进啊,能进京,谁还想要在地方上待着啊,立功的机会可都在京营呢。

汤孟阳接着说道:“此次选拔,优先从有功将士中进行,剩下的发放全军,供所有人争取。

考核内容也很简单,都是那几样,相信你们也都能想来,毕竟大家都不是第一天当兵了,希望各位回去后好好准备,让手下的将士们拿出真本事。

自己想要进京营的人,也要好好想想,把写字的本事重新拾起来,别到时候提笔忘字,再丢人现眼。”

众将齐声道:“诺!”

汤孟阳点了点头,“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后开始选拔。大家也别只盯着考核了,对废墟的清理也不能放松,这都是陛下和朝廷对百姓的关怀,我们可不能让陛下的一片真心白费。”

众将纷纷领命。

“还有就是授勋的事情,别说本帅不给你们请功,我可是在战争一结束就统计有功将士,就这还有人私下乱说。

有本事当着本帅的面说啊。”

下面有几个将领默默低下头,一脸尴尬,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上学堂那会,被台上的先生点名。

“名单早早就拟好了,己经都报上去了,都放心,凡是有功的,都没有落下,不论你是那个军的。

别说你们了,一些有着大功的士兵都在里面,应该也会去京城。”

众将露出了笑容,知道这是稳了,有士兵就说明这次授勋的人数很多,既然如此那么将军就更不少了,他们也不愁自己功劳过小,拿不到陛下的勋章了。

一时间个个都喜笑颜开,互相挤眉弄眼。

“瞧瞧你们那点出息,一个勋章就高兴成那样。”

说完,汤孟阳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帐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由于近几十年战事的稀少,授勋的机会屈指可数。

因为那些战事都不大的缘故,授勋的地方都不全是京城,首接就在当地的省会就授勋了,而且一等功和特等功都少的可怜。

而这次就不一样了,战事规模够大,两方兵力总计二十多万的大规模战争。

破坏大,范围广,波及人数多,无论从什么方面看都是值得大授特授的

所以汤孟阳上报的人可多了,他恨不得把上万人都报上去。

但是肯定不能报这么多,所以就只能优中选优。

可就算是这样,人数还是很多,也足足有几千人,刚开始汤孟阳还害怕朝廷不通过这么多人。

没想到最后还是通过了。

这就很让人高兴了。

一时间,草原上的各个营地都忙碌起来,士兵们加紧训练,渴望能在选拔中脱颖而出,进入京营,为自己和家人争光。

一些知道自己肯定会有勋章的人也高兴地像是中举了一样,不如说就是中举了,不过是军人的举。

有些人己经开始找新军装了,想着授勋的时候穿,心里不时畅想着盛大的授勋大典。

这是独属于军人的盛典。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