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你以前可是大少爷,怎么会接触这些事呢!”
“又来了是不是?”
林宇低着头忙着手中的活儿。
“我才没有。”
辛琇晶撑着下巴,注视着林宇的侧脸,再看了看木板,手指轻轻点着脸颊,嘴角挂着笑意。
不久之后,随着林宇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一个精致的人形渐渐呈现在木板上。
“你手艺真不错。”
林宇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辛琇晶:“怎么了?”
林宇没再多说,继续专心雕刻。
“你要刻桃符的话,没必要选择这么复杂的图像,简单的东西就好了。”
“好!”
两人正忙碌时,教室的房门被敲响。
“老队长。”
林宇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和老队长打招呼。
“在忙什么呢?”
老队长走进屋子看着桌上的木工:“昨天就看见辛琇晶做这个,今天早起一到这儿也在忙。”
“老队长,这是我前一阵问你的,西九城用的桃符!”
“哦,这就是你们首都过年要用的东西啊!”
老队长找了个板凳坐下,对林宇的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反正我今天也没什么事,让我也学一学这桃符该怎么制作。”
老队长回到家拿了几件以前用的小工具和一个小锤子,然后向正在制椅的老木匠要了一块木板,坐到林宇身边一起动手。
想到这是首都春节特有的东西,屯里面的人肯定会用心去做。
况且,这也是林宇在王家屯度过的第一个新年,肯定需要帮忙筹备。
西九城过年的习俗包括贴春联、挂灯笼和刻桃符等,东北同样也有类似的传统节日习俗,而王家屯自然也不会少这些,特别是那些来自首都有代表性的桃符。
即使王家屯并不具备与首都对比的优势,但因为有了林宇,屯里的氛围显得更特别。
明天开始人们就要为过年而奔波忙碌起来。
大家围看林宇等人在教室里雕刻桃符。
很快,许多闲着的人都过来围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被吸引了来观赏林宇亲手制作的首都过年的物品。
如果不是屯里工具有限,估计也会有其他人纷纷尝试。
如果门前能挂着这样的物件,在新的一年如果家庭中出现了如林宇这样优秀的人物,那不是也能扬名了?
“宇,你的作品真的太棒了,手真稳,人物形象逼真极了。”
“是啊,这小孩模样真是可爱呢。” “五奶奶,以后如果重孙子像这样的话,可好?”
“确实好看,不过得记得给孩子穿上衣服,可别让他光着身子跑来跑去,小心露出来了。”
“哈哈哈哈!”
人群爆发出笑声。
时间飞快地流逝,除最初的桃符外,后续基本都是帮屯里人刻制一些较为简单的作品。
这也成为一种象征,表达出美好的寓意和期待。
最后老木匠没做椅子,只是将木板切平后就送给了林宇。
拿在手里的人开心得不得了,嘴巴都合不拢。
这可是好东西啊,在长白山并不多见!
算了一下数量,老队长摆手示意:“好了,别累着人家宇了。”
“我们商量好了,过些日子每家都要请宇吃饭,拿出家里最好的招待,听见没有!”
“明天他还得给咱们屯写春联呢,一个个的真不会体谅人!”
“放心吧,正月初一开始,每天都有人从早到晚地请他。”
“对!等过了二月再继续,再请一个月。”
“每个月至少要请宇来一次,难道还请不起吗!”
“就是这么回事!”
“走开吧走开吧!”
老队长笑着挥手说:“你们想得太美了!以为宇就没事儿了?谁家吃饭都不行,一人只能吃一顿!”
“那我先请,过完正月就轮到我,谁都别跟我争!”
“老队长,你怎么以权谋私啊?”
“去去去!你们懂什么叫以权谋私吗?这是好事吗?”
“那你懂得什么意思啊?”
“我不识几个字,你别问我这些!”
众人笑作一团,欢声笑语回荡在山屯里。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立春的日子。
除夕眼看就要到来,辞旧迎新!
门外传来敲门声,“宇!还没睡呢?”
林宇开门一看是黄挺,“黄哥这么晚了也没休息呢?”
“等着呢。” 黄挺乐呵呵地说,“东北过年有些讲究不能忘,特意准备了些冻梨,吉祥如意。”
林宇接过来:“感谢感谢,寓意那么好肯定要试试。”
林宇关上门,转身又有人敲门,原来是邻居家的伟强嫂子做了冻豆腐送来。
“行,太谢谢你了。”
后面还有几个人陆续带来各自特产:冻山柿子、冻豆包、冻饺子和大白菜。
令林宇诧异的是每家送来的都是不同品类。
他索性把它们堆在院子里冻上——反正除了饺子其余的都不是荤菜,有贼也不会偷。
林宇一夜酣睡,天亮才起床。
这一整天都没被任何人打扰,安宁静谧中度过。
等天一亮,除夕终于到了。
林宇一打开门,外头围了一圈的人。
“宇醒了!” 大伙连忙起身。
“宇这小伙子!” 老队长笑道。
“老队长,怎么回事呀?” 林宇一脸迷惑。
“上次说过要用红纸写春联,今天三十了嘛。”
林宇忙道:“怎么不早点喊我?我这一觉睡得死沉死沉的。”
“是老队长不让惊动你。”
辛琇晶解释:“本来我想来着,可被他们拦住了。”
黄挺附和:“他辛苦了一天,歇歇也不为过。”
林宇感动不己,心里温暖如沐阳光。
老队长讲完话,盯着林宇:“宇啊,你吃饭了没有?要是没吃先去解决肚子问题吧。” 辛琇晶闻言转身看着老队长,满面惊讶,觉得这一幕比她预料的更加离奇。
“老队长,不用管这个,材料先拿过来吧。
今天是最后一天,咱们得赶紧忙完这事儿。” 林宇说着应承下来。
“行!”
老队长马上招呼其他人来搬运桌椅,准备好所有需要用的东西。
“宇,这包子今早蒸好的,还是热乎的,尝几个吧。”
二毛随即递给林宇几个刚出炉的包子。
林宇几口就吃完,并进屋喝了两口水润了喉咙,就开始干活。
(http://www.xinhaiwx.com/book/N5QN-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