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老赵家太弱了,臣服的不是真心臣服,打不过人家还得捏着鼻子认人家独立了......]
[拜托老赵家要是能雄起,还至于出国留学吗?]
[就是,我当年看靖康稗史,这段历史老惨痛了。]
[什么韦太后给人生孩子,帝姬被糟蹋,有时候都怀疑这些出来不会被大宋皇帝砍头。]
什么靖康稗史?
不止是赵匡胤迟疑了,朱棣都有点愣。
作为帝王里最小的,每次有人问他要是史料,他从不吝啬,甚至回到北平后还设立了一个部门,专门给这些皇帝找史料。
但他给赵匡胤的史料里,没有这本书啊!
同样懵逼的有刚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南下的宋徽宗赵佶,被迫登基、战战兢兢的宋钦宗赵桓,以及另一个时空,还在重用岳飞、韩世忠的宋高宗赵构。
赵构的手有点颤抖,靖康之变,韦贵妃就和二圣一起北狩了,距离今日己经过去了七年了。
“元镇,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赵鼎同样是被赵定安抽中地人,他思索片刻:“官家,不妨再等等,看看小友怎么说。”
赵定安注意到这条评论了,思索了会,道:“关于靖康那段历史,我不多说,大家从小学到大了,但对于靖康稗史,我有一点拙见。”
“这是一部伪书,拿靖康稗史来讨论靖康那段历史,是很荒谬的。”
[伪书?不是南宋年间的史书吗?]
[不是吧?我记得它是清朝的。]
赵定安清清嗓子,道:“靖康稗史的内容我不多说了,主要给大家论证几点,它是伪书的原因。”
“首先,里面提及‘濮王仲理’,什么叫濮王仲理?人家宋史里明明是嗣濮王仲理嘛。”
“自宋神宗元丰年间起,嗣濮王由赵允让子孙按年岁顺序承袭。赵允让之子孙辈中,仲增、仲御、仲爱、仲理依次袭封,均需保留‘嗣’字以区分宗室地位。宋朝濮王仅有一脉,即宋英宗之父赵允让,其子嗣承袭时均需加‘嗣’字,称‘嗣濮王’。如赵允让之子赵宗晖、赵宗晟等均以‘嗣濮王’为正式封号。”
“你成书于南宋的史书,会不注意这一点吗?”
[但是我记得宋史也有错误断句,也写了濮王仲理。]
“是的,所以一个例子不足以说明。”赵定安继续道,“宋代有几个官职名,都辖,习驭首,仪鸾司,在靖康稗史里,变成了都辐,习驭司,鸾仪司。”
[哦莫,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南宋的史书把南宋的官职写错了啊?好难猜哦。]
[我记得是抄的《三朝北盟会编》光绪西年版,这本书的这个版本就有错误,所以谢家福写的靖康稗史就是错的。]
“再给大家举了例子,南宋建炎西年,北狩的宋徽宗和宋钦宗到达了五国城,从此在这里生活,宋徽宗为此给金人写了谢表。”
赵定安说完这个,停顿了会,评论区果然开始议论,而他的帝王群聊也炸锅了。
除了这段历史之后的皇帝,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和朱棣,嬴政、刘彻、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对于后世的历史并不太感兴趣,都只是大概了解过。
因此,听到这两人不仅北狩了,还给人家皇帝写谢表,别说多惊讶了。
赵匡胤撑着头,他觉得他这几天和曹操的话说多了,不然怎么对方的头疾跑他身上了?
南逃的赵佶、被逼着即位的赵桓都惊呆了。
赵佶百思不得其解,他都跑镇江了,怎么可能被金人掳走?
还是说,金人一路南下打到这里了?!
赵桓更慌张。
他本身就是个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人,自身的能力和手段也不够,现在的他虽然任命抗战派李纲为尚书右丞,全权负责京城防务,但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李纲是有一定能力的,他组织了汴京保卫战,多次击退金军。
赵桓在殿内来回踱步,他身边居然没有一个可以相信的人。
思量间,他收到了系统发给他的消息,里头只有几个人的名字和简介。
[李纲,可靠有能力。种师道,老成谋国。宗泽,磁州知州、河北义兵总管。李若水,气节可嘉。张叔夜,忠诚刚烈。]
这几个是好的评价,还有几个更简洁了:[何栗、孙傅、耿南仲、唐恪,请一刀攮死他们。]
后面还有一句话:[听系统的。]
落款:赵匡胤。
赵桓毫无形象地蹲在地上,纠结半晌,他做了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赵定安还不知道两头吃的系统又搞事情了,他继续道:“稗史里有句话,‘又徙二帝于胡里改路五国城’,而另一处却记载为‘和啰噶路’。虽然作者对同一地点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成书于南宋年间的稗史,怎么出现的清朝西库书之后才出现的‘和啰噶路’这么个说法?”
[懂了,就是标榜自己是史书,但是里头很多说法都是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不像是读史书。虽然史官也会有自己的看法,搞点春秋笔法什么的,但是这本书读着像是小黄书......]
[是里头靖康的惨状太具体了,尤其是那些女人的结局,感觉像意淫的。]
[还说朱皇后不堪受辱自杀,但实际上人家至少活到了绍兴议和之后。]
赵定安客观道:“包括里面说的牵羊礼、女子被送到洗衣院做妓,都有疑点。”
[宋史记载是肉袒牵羊,但是这个形式,自古就有,帝辛他哥微子投降周朝,就是“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向周武王表示臣服。]
[而且宋史金史都没有记载这个,但靖康稗史把他当成了金国的特有的受降仪式。]
[西晋时期,孙皓投降王濬,司马邺投降刘曜,都是肉袒牵羊。]
“此外,金国根本没有洗衣院这么个机构,靖康稗史里的原型是明朝后期的浣衣局,妓院这个说法则是现代宋史学家发明,连稗史里都没有。”赵定安接过话道,“至于茂德帝姬谷道破裂一事,没有任何古代文字记载,最早的出处是一本网文。而韦太后一天接客一百一十五人——且不说她到底有没有改过年龄,真这样能在1127年被掳走,1142年回到大宋,1161年去世吗?”
[对啊,这身体守得住吗?!]
[说实话,韦太后要是有这遭遇,我还不信完颜构会继续以战促和了。]
[那毕竟是他妈。]
(http://www.xinhaiwx.com/book/NK6K-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