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学校读书,没有妈妈的唠叨和堂姐的照顾,我终于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独立生活」,但这种独立,带来的更多是孤独和不安,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城里的高中学校有多大有多漂亮,一个足球场五个篮球场,这在我老家根本是难以想象的,还有那才翻新过的宽敞教室,里面居然有风扇空调,碧绿的黑板是直接嵌入墙体内的,前后各一块占满整个墙壁,每个学生都有单独的桌椅,空间很大,还是铁的,太奢侈了!
也是这时候我才知道,高中学校居然有宿舍。
这些美好外物带来的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兴奋感,反而让我感到一种无形的距离感,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和我原本的生活格格不入。
比如最难以适应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我是走读生,住在外面租来的小房子里,和那些住在学校宿舍的同学没什么话题,宿舍里的同学们几乎是早上一起起床,晚上一起在宿舍里聊天,日子过得有说有笑,相比之下,我每天早晨都得早早起床,匆忙解决早餐,独自一人走到学校,结束一天的课程后,还得孤零零地回到那间空荡荡的小房子里,那些住校的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聚会,而我只能静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自己的心情,偶尔翻看手机,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些差距,想着总有机会融入进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依然无法与同学们产生太多联系,无论是课后的休息时间,还是偶尔的集体活动,我总是被排除在外,不仅仅是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更多的是生活经验和情感的差异,他们聊着校园里的各种趣事和集体活动,而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听着,埋头看着课本,还好课程还挺多,每天都学到几乎头痛的程度,我还没心思关顾这些交际问题。
大概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我甚至个头都算比较矮小的那种,皮肤也有些黢黑,有一点之前的同学倒是没说错,城里的娃娃都白嫩的,尤其是女孩子,长衣长裤遮住了她们青涩的身材,大大的眼睛眉眼带笑,看起来是跟我之前镇上看见的那些个女生完全不同,不过嘴里还是小女生那套,叽叽喳喳的,我提不起什么兴趣,满脑子都是妈妈丰腴的身影,偶尔还有堂姐闪过。
班主任是个老头,叫何振华,名字是我从学校的宣传栏上看见的,之前就是他负责安排我的入学,为人挺和善的,身材干瘪但是很硬朗,偶尔还能看见他在操场跑步锻炼身体,哪怕是入学这么久,偶尔他还会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听他说他也是我们那个镇上走出来的人,不过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也没跟我细讲,多亏了何老师的好心,我也不用天天吃早饭和泡面。
我的一天就是这样,早上好好吃一顿稀饭肉包,中午就是一碗泡面或者干脆不吃,晚上在街上随便买个饼子回家怼水塞胃里,独居之后我才明白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开火都是一件让人觉得烦躁、懒得动弹的事情。
内心的苦闷在这样近乎颓废的生活方式中逐渐积累,充斥我的内心,我穿行在这个庞大的校园里,就算有着何老师的亲切照顾,与别的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只有偶尔跟爸打两个电话能有所慰藉,堂姐一家则完全没了联系,至于妈妈,我很想跟她打电话但又害怕听到她冷淡的声音。
日子一天天的过了下去,一个月城里就仿佛到了冬日,温度降得飞快,我这才发现自己带的衣服不够厚实,在家里倒是可以穿那件超级保暖的花棉袄,可是年纪上来了,其他同学都是穿得白白净净的,我穿那身花棉袄上学总觉得有些丢人,想了想就多套一件毛衣在里面,单薄的外套就被撑得鼓鼓的,看起来像个胀气的小皮球,躲在教室的靠走廊的角落里冷得搓手,又必须专心记下上课的知识点,突然感觉自己有点《送东阳马生序》作者的那意味了。
城里的学校学习强度很高,高中才第一个月就进行了两次摸底考试,最开始是初入学的第一周末,第二次就是昨天,第一次考试我理所应当地考得稀烂,自己估了下只排在班级的中下游,老实说这个成绩我都觉得羞耻,本以为自己在家里考得不错,就算进了城在学校应该还算是个尖子生,结果拿到这样的成绩我头都不敢抬起来,虽然没人对我说什么讥讽话,但我总觉得上台拿试卷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目光都很刺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更疲于对自己生活的管理,一心只想拿一个更加瞩目的成绩,何老师单独跟我沟通,夸奖了我几句说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城里的教学方式和知识点很多都是我还没接触到的,能稳扎稳打拿下自己所知的分数,还能向陌生的知识做出尝试性的解答,已经很优异了云云,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焦虑和自闭,我只是嘴上理解生活上还是我行我素,总不能告诉他我还想拿成绩去跟妈妈缓和关系吧。
然后紧接着就是第二次摸底考试,经过一个月的刻苦学习,我成功只提升了五十分左右的成绩总分,分摊到六个科目根本看不出来有在进步,我满脸晦气地接过每科试卷,结果何老师私底下告诉我这次考试难度提升了一倍多,每个人的成绩降幅很大,我是少数有提升的同学,排名在年级挤进了前一百名,他没告诉我具体的排名,何老师对学生排名这种事有些反感,加上他跟校长关系很不错,执教时间很长,所以我们班也是唯数不多不知道自己考试排名的班级,之所以告诉我,他主动说是不希望我整天愁眉苦脸跟个小老头似的。
何老师确实是个很负责的老师而且还是个善于家务的老男人,一个人独居,家里都被收拾得干净利落,拉着我去他家里吃饭的时候都会亲自买菜炒菜,跟妈妈做的又是完全不同的滋味,加上每顿都能有肉,我就厚着脸皮每次都去了,听何老师叨叨他就一个在大学带学生的女儿,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听着就很厉害,不过我还从没见过,而且这家里摆放的用品也不像是有两个人住的样子。
何老师喜欢跟我聊曾经老家的模样,告诉我我家离他长大的老家有多少距离,以前有谁是劳动先锋,有谁承包了土地在当地很出名,大概这就是同一处老家人的习惯,从别人那里去回忆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
「马上就要过冬了,我们学校腊月十八才放假,你就穿这么点?」何老师皱眉扯了扯我的衣摆,语气里带着些许不满。
我低头看看自己鼓囊囊的毛衣叠穿造型,心虚说道:「没事,习惯了。」
「什么习惯了?城里冬天可比老家冷,风刮得人骨头都疼。」何老师想了想,语气带着些许调侃,「我有件羽绒服,虽然可能对你
(http://www.xinhaiwx.com/book/NY1O-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