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东省这场涉及全省的债务化解行动中,各方利益链条的运作堪称教科书级别。全省578家国有企业累计拖欠银行贷款本息高达566亿元,其中超过60%己形成事实坏账。
面对国企集体"躺平"的困境,省政府祭出了"父爱式救援"方案:由省财政出资112亿元,按2折价格从银行收购这些"僵尸债务",相当于银行系统承担了454亿元损失。但故事到这里才刚开始——省政府转头向欠债企业追讨时,实际仅收回86亿元,相当于每100元债务最终仅收回15元,形成了26亿元的财政窟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看似亏本的买卖实则暗藏玄机。主导此次操作的汉富控股,他是常务副省长,也是当年在明州市开发中首创"土地财政循环模式"的关键人物。
其核心操作逻辑在于:通过政府平台公司低价获取核心地块→土地整理后注入城投公司→抵押融资进行基建→带动周边地价上涨→形成滚动开发资金池。如今这套玩法正在汉东省上演2.0版本。
在清收过程中,37家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被迫以土地抵债。某纺织厂案例极具代表性:这家占地280亩的老厂位于省会二环内,2015年评估价仅1.8亿元,但经汉富控股运作后被纳入城市更新规划,土地性质变更为商住用地后估值飙升至15亿元。类似案例在全省共清理出3.2万亩工业用地,其中40%位于城市黄金地段,其中更是有0.8万亩位于京州的主城区。
在齐文蔚主导下,汉东省政府构建起"一核八翼"的城投矩阵体系。核心架构包括:城投司(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负责市政基础设施;高发司(高速公路发展集团):统筹全省路网建设;地产集团(城市开发集团):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建投司(建设投资集团):重大公共建筑实施单位;开投司(开发区投资集团):产业园区开发运营;水务控股:供排水及水利设施高投司(高新技术投资集团):科技产业载体建设;水投司(水利投资集团):流域综合治理。
以成立的“八大投”为核心,省政府亲自下场解决基础设施投资问题,对八家城投公司进行土地,规费,国债,存量资产,税收返利的五大资本注入,形成原始资本池。几个月,在八大投内注入数百多亿元的资本金,撬动数千亿规模的融资。
值得关注的是,汉东省政府创新性采用"资金闭环"设计:将土地增值收益的35%计提为偿债准备金,同时要求重大项目建设承包方必须认购平台公司债券。这种"建设-融资-增值-偿债"的闭环模式,被学界称为"明州模式2.0",未来也将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采用齐文蔚所开创的“明州模式N.0”。
汉东省政府成立的"八大投"平台公司,通过"退二进三"(二产退出、三产进入)政策推动企业搬迁。表面程序看似规范:企业将土地作价注入汉富控股→获得搬迁补偿资金→异地重建现代化厂房。但实际运作中,土地评估价往往只有市场价的30%-40%。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土地经"八大投"整理后,通常会以产城融合项目名义挂牌,最终成交价普遍是收购价的3-5倍。
这场债务化解运动虽然暂时缓解了金融系统压力,却埋下多重隐患。或许正如某位不愿透露具体姓名的经济学博士在“汉东日报”的头版上所言:"这场债务魔术本质是时空套利,用未来的土地收益填补今天的债务黑洞。但当城市扩张触及边界时,击鼓传花的游戏还能持续多久?"
眼下,汉富控股手中握有的2.8万亩储备用地,正在等待下一轮土地增值周期的到来,我们的汉东省正在蒸蒸日上。
汉富控股公司和“八大投”平台未来五年将启动规模空前的万亿级基建计划,重点构建"西网融合"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投资3180亿元打造总长3180公里的"三纵三横"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含3座主跨超1500米悬索桥在内的22座跨江通道集群;投入920亿元新建6350公里配备车路协同系统的高等级公路;同步推进18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涵盖全自动地铁线与跨座式云轨示范线。
在城市更新领域,计划完成逾20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重点重塑京州老火车站等三大城市记忆片区。
科教板块将规划在全省建设3个科教融合创新区,引入5所“985工程”高校实验室及前沿产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方向重点培育互联网、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齐文蔚主导的这场债务重组风暴,在汉东乃至全国掀起了"冰与火"的双重震荡。当86.3亿元现金回流财政账户时,省委省政府会议室内的掌声与隔壁信访局此起彼伏的职工抗议形成魔幻交响。他既成为深受年轻干部追捧的“改革专家”与"拆弹专家",也被老工业区职工斥为"土地贩子"。
这场债务重组的潜在风险,作为总设计师的齐文蔚比谁都清楚——他主导的债务重组使汉东省基建投资强度跃居全国前三,却也让土地财政依赖度飙至48%的危险水位;他创造的"八大投"模式释放出3.2万亩城市黄金地块价值,却也埋下3260亿隐性债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数十家国企宣告破产重组,超过3.2万职工安置补偿纠纷的民生压力。每一项都足以让寻常官员望而却步。
但这位常务副省长在省委常委会上展示了令人震撼的"风险对冲路线图":通过精确控制3800亩核心地块开发时序,确保年均土地增值收益不低于200亿元;将十多个千亿级基建项目与互联网、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产业捆绑推进,计划五年内培育8家上市公司形成税收反哺;更秘密设立"黑天鹅基金",从土地出让金超额部分计提15%作为风险准备金。
在这位经济学博士的沙盘推演中,只要未来三年汉东各市主城区地价年均涨幅不低于4.6%且不高于6.3%、GDP增速稳定在6.2%以上,这场豪赌就能在2014年债务集中到期前实现软着陆。
"用空间换时间,以发展解困局",随着京州科学城首期80家企业签约入驻、京州十号大桥提前18个月合龙,这位改革派悍将正用倒计时牌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将质疑声浪转化为对汉东速度的惊叹。
在赞美与争议的交织中,齐文蔚用"向未来贴现"的勇气证明:真正有作为的改革者,往往不得不在"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间作出痛苦抉择。当他在京州CBD的玻璃幕墙上投射新城蓝图时,那些在老厂区徘徊的下岗职工身影,构成了改革史诗中无法抹去的阴影。这种撕裂与统一,或许正是处于转型期东大政治家的宿命——他们既是旧秩序的破坏者,又是新矛盾的制造者,但终究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
(http://www.xinhaiwx.com/book/PJ2F-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