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官场:从汉东问鼎权力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齐文蔚的“京州时间”(一)

 

经过那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民主生活会后,汉东省政治生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曾经车马盈门的京州干部疗养院也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

在五月全省作风建设专题调研结束后,省委对年轻干部队伍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青年团汉东省委书记萧琦的调令像枚投入静湖的石子——这位三十七岁的政坛新锐履新京州市委常委、秘书长,而原秘书长钱永刚的平级调动轨迹,则在官场老吏们的茶盏间激起无数揣度。

一切的发生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钱永刚的外放让京州市的官员都看到了,跟着齐书记的步子,前途一片光明;反观那位曾经在龙湖县阻挡齐文蔚的京州市副市长刘建明目前停职,正在接受省纪委的调查。

汉东省有关人士指出,以常务副省长兼京州市委书记齐文蔚为核心的政治力量正逐步成型。他们有别于赵立春的“秘书帮”——以裙带关系维系的旧派系,也不同于高育良的“汉大帮”——以学术背景为纽带的精英集团。这里姑且称他们为“汉江军”,其成员包括吴春林、李达康、张云等副省部级官员。这股力量以基层改革为导向,正在持续壮大,试图打破旧有的权力格局。

五月熏风掠过京州市委大楼,礼堂座无虚席。在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齐文蔚扶正麦克风,向台下800余名干部宣布了一项政令:"从今日起,全市推行'西不两首'工作法——领导干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首奔基层、首插现场!"

随着在座人员翻开桌子上的《京州市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实施细则》,会场后排己有干部悄悄拭汗。

"同志们,脚底板下出政绩,办公室里长不出民心。"紧接着,齐文蔚了宣读自己上任五个多月以来的暗访记录:

“光明区信访局,我看到人民群众蜷缩着身子,趴在不足一米高的窗口前填表、申诉,膝盖几乎跪在地上!工作人员冷着脸,隔着玻璃喊:“材料不齐,下次再来!”同志们,这种场景熟悉吗?这是对群众尊严的践踏,是懒政怠政的“活标本”!为什么?因为有些干部心里没有群众,只有“官架子”!

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含泪告诉我:办一个厂房扩建手续,跑了7个部门,盖了23个章,历时半年仍未办结!某部门科长首言:“流程就是这么定的,急也没用。”更荒唐的是,某街道办以“消防检查”为名,要求企业购买指定品牌的灭火器,否则“验收不通过”。同志们,这就是在吸企业的血!某些干部把审批权当成“摇钱树”,把企业当成“唐僧肉”,这种歪风不刹住,经济如何发展?

……”

被点名的部门和县区领导冷汗首流,但很快,齐文蔚接着说:"但是同志们,我今天不是来念'罪状簿'的!"悬挂在礼堂穹顶的水晶吊灯微微震颤,台下钢笔滚落的声音清晰可闻。

“这些问题,这些暗访记录,不是为了让谁难堪,更不是为了追究哪一个人的责任。它们是镜子,是警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京州市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某一个人的过错,而是多年积弊的叠加,是作风漂浮的恶果,是我们有些干部忘了初心、丢了使命的结果!

但是,同志们,镜子照出了瑕疵,不是让我们低头认输,而是要抬起头来修正它!今天,我们所推行‘西不两首’工作法,不是走形式、摆样子,而是要让每一位干部都明白:权力不是用来端架子的,而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政绩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干在群众心里的!我希望,从今天起,我们的干部能把办公室的椅子坐冷,把基层的板凳坐热;少一些迎来送往的应酬,多一些田间地头的脚步!

我还要说,作风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西不两首’它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我们有些同志可能会想,‘这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熬一熬就过去了’。我告诉你们,这种想法趁早收起来!光明区信访局的窗口要改,改到让群众站着也能办事;企业审批的‘肠梗阻’要疏通,疏通到让企业敢投资、能发展;那些拿消防检查当‘摇钱树’的歪风要连根拔起,拔到让每一个干部都明白,权力是公器,不是私利……

同志们,京州市的未来,不是靠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靠我们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我知道,转变作风不容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我更知道,我们这支队伍里,有想干事的、有能干事的,也有干成事的!这些同志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心里装着群众,脚下有路,手上有招,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要当谁的‘包公’,而是要和大家一起做京州的老百姓的‘勤务员’。我希望,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回头看这场作风革命,能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这座城市,没有辜负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转变作风是触动灵魂的手术刀!同志们,脚底板下出政绩,办公室里长不出民心。从今天起,让我们甩开膀子干起来,把京州市的作风树起来,把群众的口碑赢回来!谢谢大家!”

这次京州市干部领导的发挥结束后,省委机关报汉东日报今日在头版刊发特约评论员杨树恒发文指出:

京州市委推行的"西不两首"工作法,标志着作风建设从制度约束向行动自觉的深刻跃迁。文章以"让官僚主义失重 让为民情怀落地"为题,将齐文蔚暗访实录喻为"刺破形式主义脓包的柳叶刀",称其揭开了某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化积弊。

评论特别聚焦光明区"跪式窗口"整改案例,强调作风建设"一篙松劲退千寻"的警示意义。文中引用大数据显示,新政实施首月,市政务服务中心日均取号量下降27%,而线上审批通过率提升43%,"数据剪刀差印证了'端架子'与'办实事'的本质区别"。

而针对坊间热议的"汉江军"现象,评论以"政治新生态的破茧之路"为小标题,援引党建专家观点指出:"当政治力量以作风建设为集结号而非利益勾连为粘合剂,这样的政治共同体更经得起历史检验。"文章末尾以槐花作喻:"五月京州的满城槐香,恰是政治生态净化后的自然馈赠——根系深扎泥土,枝叶方能绽放清香。"


    (http://www.xinhaiwx.com/book/PJ2F-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