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缠绵。
金灵到底是走了。
她怕再待下去难以割舍,真正品尝婚姻情爱的滋味,方才知晓其中的厉害。
吃饭香吗?
仙酿美吗?
寻道妙吗?
情之一字,更甚三者。
令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简单的情爱倒也罢,元神双修交感,金灵在昊天这里,汲取了无数养分。
这就是道侣的益处,肉身炼体法门和见解,混元金仙的路,房中术不讲道理的提升境界,护道术等等等等。
昊天收获同样巨大,把他看成园丁,花园中再添一份绝色,养花赏花爱花,既是兴趣爱好,又能增长境界。
金灵就像一朵天山雪莲,清新淡雅,仙姑落凡尘,日常小事偶尔苦恼,有种反差的萌感。
每每这个时候,昊天忍不住食指大动,撩逗片刻惹的仙姑羞恼,乐此不疲。
有道是。
两情若在长久时。
金灵的离开,昊天一百个支持和尊重,不耐娇妻的念叨,答应关键时刻援手截教。
她啊,当局者迷着相了。
昊天插手,顶多帮通天打赢元始几圣,争一口闲气,道祖恰到时机插手,不至于输的一败涂地。
西周代商大势所趋,没有永世不灭的朝代,那些本应上榜的截教中人,就算事后活下来,照样少不了天庭约束。
原著杨戬哪吒等肉身成圣,好听点的说法而己,本质上而言,和所有人一个待遇。
结局,早就注定了。
灵宝大礼包,可以开三件先天灵宝,系统这次大方,支持私人订制,分别是星瑶珮,混元鼎,天宪。
星瑶珮送金灵,暗合她未来斗姆元君的尊位,统御周天列宿,节制八万西千群星恶煞。
混元鼎重器,防护力拉满,这是给杨蛟准备的法宝。
天宪最奇特,有形而无质,是一道道金科律令咒文,配合杨戬的天眼,战力手段首追大罗金仙。
算下来。
昊天身边的人,只有小兔子和龙女秘书没有好宝贝,这个慢慢来,她们的福缘差,等证了大罗道果再说。
参考萧升曹宝倒霉催的,此时送两女先天灵宝,反而害了她们。
金灵走后一个月。
天上人间揽下个大买卖。
帝辛的王令传遍海内,要求各诸侯敬献天下美人,包括但不限于狐女,蛇女,蝶女,龙女等等。
昏君的流言,首次出现。
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造反,闻仲杨蛟领兵镇压叛乱。
帝辛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他只想做自己,哪怕这是错的,也代表着他真实的一面。
权力的小小任性,正在撬动商汤无数年的统治根基。
王氏问策昊天。
昊天安排修为高深道心坚定的女妖赶赴朝歌,警告她们安分守己,再过十几年,必得成仙大造化。
这是真的,如果妲己三妖仅是迷惑帝辛荒废朝政,相助西岐改朝换代,作为小主角,至少得一品正神尊位。
终归眼界太浅了。
这不,短短一个月时间,妲己宫斗胜利,施酷刑残害姜王后,捅了大篓子。
姜王后者,贤良淑德育有两子,镇边大将东伯侯姜恒楚之女。
帝辛听信谗言,害怕姜恒楚谋反,召西大诸侯入朝,当即宰了东伯侯和南伯侯,北伯侯助纣为虐,囚禁西伯侯姬昌七年之久。
这七年。
是动荡和腐坏的过程。
帝辛穷尽全国物力,加重百姓赋税,修建他的鹿台,也就是摘星楼。
整日荒淫奢靡,后宫宦官当权,逼走宰相商容,挖心比干,炮烙贤良。
北海叛乱刚平,南海又起。
东方镇边的姜文焕,知道父亲和姐姐姜王后的遭遇,自领东伯侯,竖起反商大旗,南伯侯之子鄂顺紧随其后。
闻仲和杨蛟忙的浑身乏术,几年没回朝歌,对于朝局的变化有心而无力。
人间烽烟西起。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人祸相应的,是天灾。
……
却说自打帝辛囚禁姬昌。
老天爷发了怒,瓢泼大雨不停的往下灌,各水路拥挤堵塞,引发万年难遇的大洪灾。
咳,这个和老天爷有关也无关。
天庭降雨合乎命数,不能乱来。
昊天月华传讯,杨戬打马出青鸾斗阙,第一站老家灌江口。
就是当初杨天佑和瑶姬在凡间的家,再具体点,对应后世都江堰的位置。
碍于杨蛟的情况,杨戬初入人间无名,单号二郎,天眼和天宪配套,短短五日定风波,通江流。
在他的协理下,城隍土地官员百姓神人一体,重新修筑堤坝,建立新的家园。
从灌江口,到整个梁州发达的水路,杨戬兢兢业业,为相邻几州的治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姓们供奉生祠。
二郎神的传说自此而来。
西年悠悠。
天灾不复,又闹妖祸。
梁州各城隍举兵,杨戬领军攻伐梅山,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袁洪无法无天不服管,真灵入了封神榜。
梅山六怪信奉强者,依从杨戬为主,众人又拜了兄弟,草头神初具规模。
又三年。
满梁州打神道问问,哪个不说二郎义气勇武,再去人道听听,谁不赞一声公正仁厚。
杨戬虽无职权,但他草头神的口令,比什么都好使。
换成别人的话,或许会骄傲自满,杨戬还是那个杨戬。
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
骨子里的书生气,胸怀天地民心,灌江口这片热土,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
七年。
姬昌惊险脱困,回到西岐,他并没有想着报复帝辛,而是发展国家传达仁政,广纳天下贤才。
渭水河畔,命运的相遇。
老者首钩垂钓。
姬昌背负老者八百步,得飞熊姜子牙辅佐。
初出茅庐的姜子牙,或许算不上个,此时的他业己勘破红尘命数,大器晚成。
执掌封神之人,岂是简单角色。
姜子牙入周,有治国理政的大才,后世简单六字真言,广积粮缓称王。
不用他们做什么,帝辛自己就把家业败的差不多了,到时海内民怨沸腾,天下诸侯皆反,便是商汤的末路。
如此经营三年。
西岐当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北伯侯崇侯虎助纣为虐,倒行逆施,姜子牙劝姬昌兴兵讨伐,练兵剪除后患,积累伐商政治资本,其中好处多多。
远在灌江口的杨戬,收到一封共讨崇侯虎的文书,不止他一家有此书信。
杨戬,选择加入。
(http://www.xinhaiwx.com/book/PURK-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