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们在这城里也不认识人,去哪找落脚的地方?”沈晚军比李平安还着急,这会儿只觉得李平安背着的挎包鼓鼓囊囊都扎眼,不安全。
“先去纺织厂看看吧。”
纺织厂宿舍区人多房子也多,他好歹也跟几个大爷有交情了,就想着看能不能通过那些个大爷,在这里找个落脚的地方。
纺织厂宿舍门口照例坐满了人,李老头正跟人吹嘘他卖了辆三轮,一群大爷大妈不信,还数落他,看到李平安骑着三轮过来,就跟看到了救星似的,连忙让李平安来给他证明。
“东西的确是李大爷带我过去买的,我承大爷的情,这不,今儿专程带了茶叶过来看李大爷。”
李老头原本还因为李平安昨儿没来的事情不高兴,现在见到茶叶,喜得就拉着李平安进了他那小小的门卫室。
一番寒暄后,李平安道明了来意。
“找个歇脚的地儿,这不巧了,老王头要跟他儿子去省城,这里的房子便空着了,让我帮忙找个人给他看房子,你要是不嫌弃住一楼潮湿,就去瞧瞧?”
看房子就是个隐晦的说法,这年头的房子都是公家分配下来的,不能买卖。
但总不能让房子空着不住人不是,于是就有了这个帮亲戚看房子的名头,每个月只需要花一定的钱,就能搬进去住了。
“不嫌弃,这可真是太好了。”
对李平安来说,能有个地方落脚就不错了,哪还会挑?
李老头见状也不废话,当即拉开那已经掉漆的大办公桌抽屉,从里面扒拉出一串钥匙,就带着李平安出了门卫室。
“老张,我带小李去一趟老王那儿,你帮我盯会儿。”
“去吧,”看下棋的人群中有一位大爷冲他们摆了摆手,连头都没抬。
看来这位就是老张了,李平安留意了一下,记住了对方的长相。
交待沈晚军留在门口看好车后,李平安自已跟着李老头进了宿舍区。
纺织厂是六十年代从外地搬迁过来的,宿舍区主要是三层的筒子楼跟七层的小洋楼,但不管是筒子楼还是小洋楼,都是清一水的红砖墙房,上面盖了青瓦,远远看去青红青红的,特别气派。
李老头带他看的房子是一栋三层的筒子楼,李平安注意到楼后便是纺织厂围墙。
“这房子有四十多个平方,里面的家具都还很新,小李你可以直接住进来……”
李老头拉亮电灯,跟李平安介绍屋子情况。
四十平的房间用布帘隔成了里外两间,外间外侧放着一个五斗柜跟洗脸盆架,架子后面还挂了一个镜子,里侧则放了桌椅跟其他一些家具,里面则是放了两张上下床。
“做饭在门外,有煤炉子,自已买煤球就行,厕所在外面,那边对着的位置……”
李平安转了一圈后,对这个房子很满意。
虽说地方小了一点,但在厂区宿舍,安全方面就不用担心了。
不过他是做生意的,如果每一次都需要从大门进入也不太方便,于是李平安询问李老头能不能在后面开一道门,直接从围墙进来。
“这事儿我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
“那就麻烦李大爷了,”李平安将来时买的一包熊猫塞给了李老头,李老头眼一瞪,“好小子,你这还搞上区别对待了啊?”
“大爷,你就别打趣我了,这烟是别人给我的,我自已也舍不得抽,但想着这是帮我办事儿,我总不能让你自掏腰包,这才忍痛拿了出来。”李平安一脸苦瓜相,逗得李老头哈哈大笑。
“原本这事不行,但现在你就瞧好吧。”
李老头去了半晌,回来的时候便给李平安拿了一张条子。
“拿着这条子,就可以找工匠打墙开门了,不过这钱得由你来出。”
“大爷,这我也不懂,你给把把关,看多少合适?”李平安递了一支烟过去。
李老头接了顺手就夹在了耳后,“打墙简单,只需要几块钱,门的话,去家具市场买,估计要三十多,你也可以自已买木料找工匠来做。”
李平安直接拿出了一百五十块钱,“李大爷,我在这城里也没个熟人,你就是我本家大爷,这事儿我交给您了,由您帮忙盯着,我放心。”
其中一百块是一年的房租钱,而另外的五十,则是给屋子开门的钱。
“成,那咱们商量一下,看你这门开在什么位置合适。”
跟李老头规划好门的位置,约定晚一点来拿钥匙后,李平安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时间,李平安以锻炼沈晚军汽车技术为由,让沈晚军拉着他逛遍了整个县城。
虽然石蜡的事情暂时还是没有头绪,但对整个县城了解的倒是更多了。
比如虽然纺织厂是县城最大的工厂,但还有糕点厂,糖果厂,牛奶厂,玩具厂,等好几家小型的厂子,这便表明了李平安的蜡烛市场,暂时还没有饱和。
骑到宿舍那一片儿的时候,便见到了一道大门横在围墙上。
李平安要的是结实,李老头这门就很不错,从外一看就很厚实,等来到屋里,发现李老头居然还在围墙跟屋子之间做了一道铁栅栏门。
“那门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我琢磨着不安全,就在这儿加了一道门,放心,用的东西都是上好的,只不过价格贵了一些,你那些钱不够,我又添了十块进去。”
“大爷,你以后就是我亲大爷。”李平安直接塞了五张大团结过去表示感谢,李老头收了,又将所有门的钥匙给了李平安,然后便走了。
“兄弟,这地儿是真不错。”
“可不是?以后这里就是咱们新安蜡烛厂的代办点了,所有的蜡烛,都要从这里发货。”
沈晚军:???
“什么新安蜡烛厂?”为什么他没有听过?
“这是我刚取的名字,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个点,咱们的蜡烛在这里就算是有根了,以后出货也方便了,不过现在先回去吧,估计他们该等急了。”
李平安先是把宿舍那边的门从里面落锁,然后又将那道铁栅栏门上锁,最后才从马路上将那道木门上锁。
“走,买肉菜买酒,回去好好庆贺一番。”
李家此时正人声鼎沸。
年轻姑娘说笑的声音,响彻了整片山坳,每一个前来卖蜡花的村民,都情不自禁的看一眼那边。
“李家真是赚点钱就飘了,一次相看这么多姑娘,也不怕走出去被人套闷棍挨黑打?”
“就是,谁家相看是这样式的,都排起队了,这不是欺负人姑娘吗?”
“一个带着拖油瓶的老光棍,搞的跟个处是的。”
好几个到了适婚年龄,却还没有结婚的小伙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为什么十几个姑娘排着队等相亲的人,不是自已?
这种风光的事,如果换成是他们该有多好。
小伙们只看到了王香莲的表面风光,实际上这会儿她都愁秃了。
昨儿提了那么一嘴,她想着这事儿怎么也得商量商量,得好几天的功夫。
哪曾想转天,这些效率快的邻居们就把姑娘直接领上了门。
偏偏老大今儿个一直没回家,她都快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好在有几个姑娘很贴心,帮着她搓棉线,其余的姑娘见状,也跟着搓棉线。
还有人抢不到搓棉线的活儿,就去给村民称蜡花。
王香莲虽然对家底守口如瓶。
但大伙儿都看的清楚,每一个村民背来蜡花的时候,都能拿钱,少则几毛,多的甚至有好几块。
她姑姑/小姨/孃孃/真没有骗她,这家虽然是一个老光棍带着拖油瓶,但这家底是真殷实。
谁能嫁进来,那可就是享福了。
“妈,谭叔,大妹,二妹”
沈晚军回去停车,顺便叫上沈叔,而李平安则是提着肉菜跟酒直接回家了。
推开院门,他迫不及待想要跟家人分享的喜悦,一下子就卡在了喉咙。
看着一院子忙活的莺莺燕燕,李平安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茫然破碎感。
谁能告诉他一声,为什么他们家院里会有这么多,一看就很年轻的姑娘?
(http://www.xinhaiwx.com/book/QQES-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