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人,说起这种事,兴趣都比较大。
柴进赶紧问道:“你接着说。”
朱贵道:“金莲到了之后,我原想安排她就在酒楼帮忙,可她不太愿意。”
“哪里有女孩家家的,成天抛头露面?”
“我一想也是,在我们梁山,女人能顶半边天,可这儿确实不太好。”
“就安排做一些女红,她手艺蛮好的,做的女红大家都很喜欢。”
“同时呢,我就想着,上山去探听一下大当家的口风。”
“担心若是大当家不喜欢,我这岂不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一听这话,柴进顿时一阵鄙视。
心想这朱贵平时看着挺精明的啊,怎么这种事情,犯了糊涂?
像潘金莲这么娇滴滴的女人,那个男人见了不喜欢?
好,就算是不喜欢,你送上去,肯定也不至于反感不是。
朱贵没看到柴进的眼神,接着道:“但是,我犹豫了太久,然后…李师师就上山了!”
“所以,我就越发不敢,送金莲上梁山了。”
“为什么啊?”柴进诧异问道。
朱贵道:“柴大官人,你想啊,当初是大当家身边没有一个照顾人的,所以,我才帮他物色了一个婢女,可有了师师姑娘,我再送金莲,那大当家,岂能不生气?”
柴进瞬间目瞪狗呆的看着朱贵,心想这家伙绝对没婆娘。
用大当家的话说,单身狗一条,母胎solo至今!
尼玛!
这年头,居然还有男人嫌弃自己女人多的?
大当家英俊潇洒,脑子又不是不正常,怎么会生气?
况且…身为梁山大当家,三妻四妾不应该标准配置吗?
朱贵一顿,接着道:“这么来来回回,金莲已经在这儿住了好久了。”
“我都打算带她去阳谷县的龙门客栈了,事情还没定下了。”
“我焦灼啊。”
“柴大官人,你,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求柴大官人,给出个主意。”
柴进反问道:“我出了注意,你会听吗?”
“会,会听吧……”朱贵道。
“呵!”柴进淡淡道:“我要是你,就先娶个婆娘,这样事情就解决了。”
“啊?”这下轮到朱贵懵逼了,金莲这事,和娶个婆娘有什么关系?
酒楼生意这么忙,他顾不上啊!
龙门客栈后门处的一座小楼里,有一处房子。
潘金莲就住在其中,此时正在烛火下做着女红。
烛光明灭不定,光芒扑打在她明艳的脸颊上,她却忍不住的神思飞扬。
脑海中不断闪过刚才的那副画面。
“金莲啊,有个大官人来,你要见一面。”
“啊,是,是大当家吗?奴,奴家还没有梳洗打扮呢。”
“不,不是大当家。”
“奧。”
“你也别失望啊,里边的是柴大官人,大当家面前的红,你去行个礼,回头让柴大官人在大当家面前给你美言几句,说不定大当家就会主动让你去梁山了。”
“好,好,好的。”
“不用紧张,还有,听说你一直在问大当家的容貌?这我没法给你说清,但大当家比里边的柴大官人,俊逸十倍不止。”
潘金莲悄悄看了一眼柴进,果然一表人才。
那十倍不止的大当家……想到此,潘金莲忍不住双腮飞红。
“奴家此生若能侍奉大当家这样的男儿,真是死也值得了呢!”
……
柴进翻来覆去和朱贵聊了半宿,朱贵这经商非常有一套的脑袋,此时就是不崩缝,让柴进也无语了。
干脆躺下睡觉,明日他还要早早赶去阳谷县呢。
不过说起阳谷县,柴进忽然觉得有些熟悉。
想了半晌,终于想了起来。
当初,有个好汉因喝酒打死了人,所以逃到了沧州,在他府上避祸了一年有余,后来说是想念哥哥,所以回家乡投奔。
那个好汉叫做武松。
好像就是阳谷县的。
不对,好像就是这清河县的,临近阳谷县。
到底是怎样,柴进也没想清楚。
脑袋跟浆糊似的,片刻便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日,就带领人马,叫上石宝,一起往阳谷县而去。
到了后,因为阳谷县已经有了梁山的龙门客栈,很多门路都是通着的,所以运作起来也简单,不过是租间房子,挂个招牌,然后找一些闲汉,给他们一点银财,让他们帮忙发一下传单就行。
最难得地方,在于在官府方面的走动。
柴进如今是债多了不愁,根本不担心朝廷方面的压力。
但父母官这方面,还是要疏通疏通。
他直接持着名帖,去拜访了县令,给了一笔银钱。
很快,一切打通。
当然了,奏报他私盐事情的奏章,仍旧雪花般飞到了东东。
办完了这一切,可以说,在阳谷县的地盘,就算是彻底打了下来。
不过,柴进还是要看一下,盐店生意的具体程度。
这两日,便都住在附近。
这日,阳谷精盐店刚开张,门外走来了两人。
这两人很奇怪,一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而旁边那人,却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则短,活脱脱一个三寸丁谷树皮。
两人穿着打扮也截然不同,那高大威猛之人,穿着县衙里发放的都头服饰,带一顶毡帽,拿着一柄连鞘长刀,那矮小之人,却粗布衣服,挑着一个担子,里边是没有卖完的炊饼。
这两人,便是阳谷县非常有名的一对兄弟。
哥哥叫做武大郎,矮小丑陋,靠卖炊饼过活。
弟弟叫做武松,高大威猛,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被当地县令赏识,让他做了个都头。
不过,两人虽外貌,身份上差别极大。
感情却很好。
武松从小就是哥哥一手抚养长大,对亲哥哥乃是极好的。
今天,听哥哥武大郎说,这街道开了一家新的盐铺,听说生意很好,便一起过来买些精盐。
只是,到了此处,却看到不少人都在排队。
……
“哥哥,如此多人排队,不如我们去别的地方买吧,又不是他这一家售卖精盐,听说那西门庆家,也做精盐生意,不如去买西门庆的。”武松一看这情况,立即就开始建议。
他的性格,实在是不喜欢在这种小事上等待。
“兄弟,你忙于公务,有所不知。”
“哥哥是做炊饼的,却很清楚,这儿的精盐,大家都说特别好,比以前吃过的任何精盐都要好得多,而且,价格也和其他的精盐一样,所以要买,就在这儿买。”
“买回去后,哥哥给你做炊饼吃。”
武松顿时龇牙咧嘴了起来。
哥哥的炊饼,他是真的不想吃了!
倒不是不好吃,而是吃腻了。
身为一个“炊饼世家”,武松吃炊饼的次数,简直多不胜数,从小吃到大,吃的都想要吐了。
一听说,哥哥要个他做炊饼,吓得现在就想跑。
但哥哥执意排队,他也只好跟着。
此时,武大郎已经一脸惊喜的凑了过来。
“兄弟,兄弟,你快看,你快看。”
“怎么了哥哥?”
“看这精盐,太好了,简直太好了,一点都不苦不涩,放在嘴里,味道特别纯正,我卖了半辈子的炊饼,不知买过多少精盐,可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好的盐。”
武大郎的脸上欢喜不禁。
武松却索然无味,道:“哥哥,就是一些盐而已,用得着这么高兴吗?”
“你现在要做炊饼吗?那我去买些饭菜来。”
武大郎阻止道:“兄弟,何必浪费那些银钱,如今这盐这般好,我做出的炊饼,肯定更好吃,不如就吃些炊饼。”
……
第二日,武大郎早早就起来了,做好了一笼炊饼后,挑着去买。
这也是他每日的日常,只是,平时炊饼很少有全部卖完的,绝大部分时候,都会留下不少。
可今日,完全不同。
新鲜客户并没有增加太多,但买了一个人吼,很快就会来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啊,已经卖完了?”
不到一个时辰,武大郎看着空空如也的担子,整个人都有些懵。
“大郎,大郎,再给我来个炊饼。”
和武大郎关系不错,一个卖梨的叫做郓哥的急切跑过来喊道。
刚刚这郓哥买了一个,这才片刻,就跑了回来又要。
“卖完了!”
“啥?卖完了?”
郓哥一脸不信的样子,直到打开了武大郎的担子后,才满脸失望和落寂,忍不住道:“大郎,你这炊饼,今天做的格外与众不同啊。”
“为啥这么好吃呢?”
“以前我怎么就没发现,你还有这等好手艺呢。”
武大郎傻呵呵笑道:“这次的炊饼不一样,我用了特别的东西。”
“什么特别的东西,也能给我用用吗?”
郓哥一脸期待。
武大郎想到郓哥是卖梨的,笑容越发浓烈了,道:“你用不了啊。”
“就是这条街上卖的那个精盐。”
“这精盐太好了,没有一点杂东西不说,味道还非常好。”
“没有苦味,没有涩味,更没有发馊的味道。”
“今天,我还要再买一些来。”
武大郎不是说说而已,到了下午,就又要去买盐。
而这次,武松再度跟在一旁。
不同于昨日武松的不耐烦,今日的武松格外勤快,早早的就和武大郎汇合,一起去买精盐。
只是,当两人来到昨日买盐的地方,全部懵了!
“嘶!这么多人?!”
“阳谷县的人都来了吗?”
两人震惊道。
之前眼前人山人海,大家拼命挤着要去买盐。
(http://www.xinhaiwx.com/book/R2Y2-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