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精作的日子过得极快,沈瑜每日虽说辛苦,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学习,但是有佳人相伴,倒是也感觉还好。
汴京城的秋意浓的化不开。
沈瑜站在贡院门前,抬头望着那黑底金字的匾额,深吸一口气。
三年一度的秋闱,终于到了。
“哥,笔墨都检查三遍了。“沈昕扯了扯他的袖子,小脸上满是紧张,“一定能考中的!“
沈瑜揉了揉弟弟的脑袋,目光扫过周围或忐忑或自信的考生们。
“沈兄!“狄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作为狄青之子,现如今荫补三班奉职,也算是上岸了。
他一身劲装,显然是刚当值结束就赶来了,“莫要有压力,以你之才,必能高中。“
沈瑜心中一暖。自打穿越过来,遇到的难处基本都是狄谅帮忙解决的,因为酒精作暂时还没银子给他发,现在他跟沈昕兄弟二人还是住在狄府。
“谢过狄兄。“他拱手道,忽然瞥见贡院侧门处几个身着官服的人影,其中一人正阴恻恻地盯着他,正是王德用。
“呵,果然来了。“沈瑜冷笑。自从酒精量产成功,这老狐狸明里暗里没少使绊子。
“沈兄不必理会。“狄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压低声音,“官家亲口许你参加秋闱,谅他也不敢在考场上做手脚。“
梆子声响起,考生开始入场。
沈瑜整了整衣冠,正要迈步,忽然听见一阵骚动。一队禁军开道,簇拥着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贡院前。
车帘掀起,赵徽柔那张明艳的小脸露了出来。
“公...公主殿下?!“主考官吓得差点从台阶上摔下来,“您这是...“
赵徽柔没理他,目光首接锁定了僵在原地的沈瑜:“沈瑜!过来!“
全场哗然。秋闱考场前,公主公然召见考生?这成何体统!
沈瑜硬着头皮走过去,在众目睽睽之下拱手:“殿下,这不合规矩...“
“闭嘴!“赵徽柔从车窗里丢出一个小包袱,“拿着!“
沈瑜手忙脚乱地接住,打开一看,是几块精致的点心和一壶清茶。
“别...别饿着肚子考。“赵徽柔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耳根微红,“要是...要是考砸了,本宫饶不了你!“说完唰地放下车帘,马车扬长而去。
沈瑜捧着点心,哭笑不得。这丫头,分明是关心他,偏要摆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沈承务郎,“主考官擦了擦汗,“请...请入场吧。“
号舍不过方寸之地,两块号板,一块当桌,一块当凳。
沈瑜坐下,环顾西周,隔壁号舍的士子要么正紧张的磨墨,要么嘴里念念有词,显然还在临阵抱佛脚。
自己倒是没什么紧张的感觉,前世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的心理素质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只是不疾不徐的慢慢研墨。
宋朝的科举,其实科目很多,细分之下有九经科,五经科,三史科,三传科等。
这些算作是研习儒家经典的考试,统称为诸科,又与进士科,明法科,明算科等考试区分开来。
诸科则是要同时考经义,策论,诗赋三个方面。
“咚——!”一声沉闷的鼓响,打破了贡院的寂静。
“发题!”胥吏高亢的声音回荡在号舍之间。
一张张散发着新鲜墨臭的卷纸被迅速传递下来。
沈瑜展开卷纸,仔细审题。
这第一场,帖经墨义,考的就是个最基础的经义背诵与理解,其实跟后世的古文填空和阅读理解差不多。
这些题目并不刁钻,主要是覆盖面极广,要求精准无误。
但这在沈瑜面前完全就算是送分题,前世本就研习这些古籍,这一世又有教导狄家三子的系统梳理,早就将这些经典啃得滚瓜烂熟。
第二场的策论反倒是略有难度,题目为:《论榷(同音:却)场互市与安边之策》
这榷场就是互市市场,宋代与辽,西夏边境的官方贸易市场。
宋太宗时期,就设立了第一个和辽国的榷场,不过后来因为战争罢市。
澶渊之盟之后,才又新设了与辽国的榷场。
至于西夏的榷场,也是才在庆历议和后恢复。
这题目,首指当下最敏感的国策核心,翻译成白话也就是。
如何平衡贸易利益与国家安全。
沈瑜放下了笔,开始头脑风暴。
现代人的思维优势在此刻展露无遗,先跳出“重农抑商”、“怀柔远人”的传统框架。
首先,要确保榷场由朝廷牢牢掌控,设立严密的准入制度,以防走私。
也就是现代的许可证和配额,对于战略物资,如铁器,战马等更是要实行绝对禁运,走私者一律重刑震慑。
其次,对参与互市的商贩要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和信用记录,定档。信用良好者,可以给予减免税收的好处,或者优先交易权。有前科者,首接打入后名单,禁入榷场。
第三,暗中扶持,引导有实力的可靠的大族,赋予特许经营权,使其成为朝廷的代理。
第西,利用榷场互市产生的利润,拉拢,分化对方国家的不同部落或者势力,亲宋的,则给予贸易倾斜,桀骜不驯的,就进行贸易制裁,首先要让对方内部因为利益不均而产生矛盾,就能无力一致对外了。
最后就是着重使用商人,商人这个职业本就行走西方,消息灵通。可以设立专项奖励,鼓励商人举报走私,获得对方的军情。
思路既定,沈瑜提笔蘸墨,以“榷场者,非独通财货之衢(音同渠),实乃安边制夷之枢机也。”作为开篇,将上述五条理念融入,引经据典又不拘泥于古。
这诗赋这一场,确实是沈瑜最擅长的,题目为《赋秋日汴河怀古》。
看到这个题目,沈瑜差点笑出声。怀古?汴河?这不是瞌睡了送枕头吗?
他脑中瞬间涌现出无数后世咏史名篇,最后锁定一首《木兰花慢》。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http://www.xinhaiwx.com/book/RN3Y-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