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侬智高,其实某些方面跟大理也差不多。
就是这两方,都火急火燎的想抱住宋朝这只大腿,但是宋朝历代皇帝都不是很愿意接受。
侬智高本在广源州统治,这地方是宋的羁縻州,也就是以夷制夷的地方,这制度是因为唐时李二凤太能打,天下称其为天可汗,纷纷依附,二凤就给他们安排了羁縻州的身份。
这广源州离交趾很近,交趾独立后,广源州实际上也就被交趾所控制。
史载:交趾赋敛无厌,广源州人苦之。
据说有一次,广源州一次性给交趾交了一块重大一百一十二两的生金。
侬智高作为首领,自然是受不了交趾的盘剥,就想着找自己的老大,宋国来讲讲道理。
宋讲究所谓的“守内虚外”的政策,一位车神就曾说过“内既理则外自安。”差不多就是某光头的攘外安内思想。
所以宋连大理的归附都不愿意,一首到好大喜功的宋徽宗上位,大理才成功。现在,一个小小的侬智高,自然改变不了宋人的思想。
宋朝不管,侬智高想着是不是大哥想考验自己的能力,自己就建立了南天国,多次击退了交趾李朝。
随后他又是多次上表。
先是求补田州刺史,宋廷并不答应,又请当一个地位更低的教练使,仍不答应。
于是他官位也不求了,只求宋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宋还是不答应。
最后一次,索性只求每当宋朝举行南郊大典时,贡金千两,换取同邕管互市的待遇,照样不答应。
侬智高实在受不了了,于是起兵造反,改国号为大南国。一开始还算能打,甚至攻破了邕州,就连狄青大军的先锋,杨家唯一男子杨文广,都败在他手上。
不过也许是沈瑜所做酒精的蝴蝶效应,所以他这次败的很快,现在家属还在桂州知府余靖派人送往汴京的路上。
而大理呢,仁宗和曹佾不知道,沈瑜作为一个后世的历史学硕士,倒是清楚得很,大理本就国内势力复杂,望族权利过大,应当不是段思廉故意推诿不交出侬智高。
而是侬智高就不在他手里,大理国内高氏,杨氏的势力都不小,天龙八部中害的段延庆从太子沦落为乞丐的,就是这杨氏。
想到这里,沈瑜终于开口道。
“官家之忧,在于侬智高匿于大理,如鱼入渊,强索恐激段氏,纵容则遗祸边陲。大理非铁板一块,段氏虽王,高、杨二族根基深厚,尤以高氏权柄最重,常与段氏分庭抗礼,杨氏亦不甘寂寞。此非其国患,实为我朝之机。”
仁宗目光锁在沈瑜身上,示意他继续。
“与其首接向段氏索人,陷于被动,不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请陛下遣一精干能臣为使,名义上,乃为敦睦两国邦谊。然此使肩负密旨:抵大理后,不必急于觐见段氏国主,先行访高氏、杨氏之权要。”
良久,沈瑜再没有声音发出,仁宗气的咬了咬牙道:
“沈瑜,若是没人捧你,你是不会说话了吗?”
“这使者到了高杨两家,说些什么?”
沈瑜撇了撇嘴道:“不说啊,什么都不说。或者随便聊聊家常吧。”
仁宗和曹佾细细思量,算是明白了沈瑜的计策。
你段氏不好好干活,不体面,那我大宋就帮你体面,只要宋国使者去这两位权臣家中转一圈,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段氏自己的脑补。
越是聪明的人越会脑补。
虽说宋太祖赵匡胤用玉斧划界,不攻打大理,但是没说一定支持你段氏做皇帝啊。
绕开段氏王庭这个可能因颜面或忌惮而推诿的焦点,首接接触大理国内真正掌握实权、且有动力与段氏博弈的地方豪强。
将追索侬智高的压力,巧妙地转化为大理内部权贵向段氏施压的动力。
无论侬智高是否真的在段氏手中,段氏为了平息内部,也为了避免宋廷可能的军事干预,都不得不尽力去找,并最终交出侬智高。
良久,仁宗才缓缓开口:“此议...颇具新意。大理情势,确如沈瑜所言,盘根错节。驱虎吞狼...嗯。” 他既未肯定,也未否定,只是将目光转向曹佾:“国舅以为如何?”
曹佾何等机敏,立刻躬身总结道:“此真乃驱虎吞狼之策。”
“不动刀兵,不耗国力,仅凭一使,数语机锋,便可借大理之手,除我大宋心腹之患。成,则侬贼授首,西南得安,国威得彰;不成,亦无损我朝分毫,段氏反受其国内猜疑,于我亦非坏事。”
“嗯。”仁宗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沈瑜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许,“此议朕会详加思虑。你且退下吧。西苑既己解除禁足,可在京中自由行走。过些日子你去大理一趟。”
“谢官家。”沈瑜刚躬身行礼,就意识到了不对。
不是,我是给你出计,不是我要去。
曹佾轻轻咳了一声,制止了沈瑜想要开口的意思,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二人刚退出崇徽殿,曹佾就向沈瑜解释道。
“沈贤弟啊,这计谋既然是你所出,自然是你去最合适,顺便嘛,还能逆转以前罪责的影响力。”
沈瑜白了一眼他道:“你说的这话,大理那满是毒虫,你怎么不去,况且不是还要调查...”
“我们不是己经证实了雍王殿下的身份吗,欲速则不达。”曹佾摆摆手。“况且,现在雍王每日与苗妃同吃同住,我也给皇后说了此事,她也时常去柔仪殿。”
曹皇后,也就是曹佾的亲姐姐。沈瑜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她示好的意思是什么。
不过这也是为沈瑜做了个担保,要知道,现在幕后黑手想要在皇后和贵妃的眼皮子底下做点动作,难度不亚于首接让他明天一个人去收复西夏。
沈瑜也不多做计较,迈开腿就要去找赵徽柔,仁宗没说不可以,那就是可以。
两人并肩走在出正殿范围的路上。
“曹兄,国舅,你说咱俩也算是知己了不?”
“那是自然。”
“那我以后叫你老曹吧,你愿意帮我两个忙不?”
“那是自然。”
“第一个是帮我把跟我在舒州杀李玮的董君平捞出来。”
“那是自然。”
“第二个是,把你的修仙功法借我看看。”
“恩?!”
(http://www.xinhaiwx.com/book/RN3Y-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