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六年的上元佳节,汴京城化作了不夜城。
御街两侧,彩灯如海,鳌山耸立。
车神当年曾下令将元宵放灯的时间延长到了五日,
整条御街之上,各色艺人表演,杂技,歌舞,灯谜,可谓是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而在东华门外,汴京最负盛名的樊楼。
今夜,神秘的香水品鉴会在此举行。
张家可谓是出了血本,包下了整个樊楼布置一新。
受邀而来的宾客,皆是汴京城中顶尖的权贵名流,闺阁名媛。
他们衣着华美,举止优雅,眼中却都带着好奇与期待,低声议论着这神秘的香水和传闻中的宫中贵人。
沈瑜站在雕花窗边,望着楼下御街的人流和灯海,心中难得的有些紧张。
曹佾和张山甫如同左右护法,一沉稳一活络,正与几位重量级宾客寒暄,把控着全场节奏。
“怀瑾!”狄咏挤过人群,他今日也穿了身文士袍。身边跟着一位年轻文士。
“来来来,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新交的好友,辛寂。性子闷了点,辛兄,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沈瑜沈怀瑾!”
辛寂!这个名字...
辛弃疾的曾祖?沈瑜下意识地仔细打量眼前的青年,想从他的眉眼间找到一丝后世那位词中之龙的英气轮廓。
“辛公子,久仰大名。”沈瑜郑重拱手。他这久仰二字,说得真心实意。毕竟这时代,苏轼等人的词抄不得,只能从辛弃疾身上找找了。
辛寂不明就里,只当是寻常客套,也回礼道:“沈解元,幸会。狄兄谬赞了。”
品鉴会按计划进行。
先是张山甫满面春风地登台,将香水的神秘,制作的艰难讲得淋漓尽致。
接着,由精心挑选的侍女,将不同香型的香水洒在特制的丝帕或精巧的扇面上,再穿行于宾客之间,请人品鉴。
一时间,樊楼之内暗香浮动。
清冷的兰、甜润的梅、馥郁的牡丹、空灵的菊...各种或熟悉或陌生的花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所有人的嗅觉。
惊叹声,赞美声此起彼伏。
“此香...竟如此纯粹!仿佛置身春日花海!”
“妙!妙哉!这雪中寒梅竟真有丝凛冽寒意,神乎其技!”
气氛被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就在此时,人群后方传来一阵低低的骚动。
珠帘轻挑,在几位内侍和宫女的簇拥下,一位气质温婉如水的丽人款款步入。
她发髻简约,只簪了一支玉簪,妆容清丽,眉宇间带着天然的亲和与贵气,正是苗心禾!
“苗娘子!” “是苗妃娘娘!” 宾客们纷纷起身行礼,传闻中的宫中贵人竟然是这位素来低调,却育有皇子的苗贵妃!
苗心禾含笑示意众人免礼:“诸位不必多礼。本宫亦是闻得此间雅事,心向往之,特来凑个热闹。这香氛清雅,果然名不虚传。”
她目光扫过案几上的琉璃瓶,随手拿起离她最近的一瓶名为月下木樨的香水,轻轻嗅了嗅,展颜赞道:“此香恬淡悠远,令人心静,甚合我心。”
说完,便自然地将小瓶递给身后的宫女收好,动作随意,一点表演的迹象都没有,让沈瑜都不得不给自己这位岳母偷偷点了个赞。
苗娘子亲临己是殊荣,她竟还当场选了一瓶带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香水得到了皇子生母,后宫高位妃嫔的认可和喜爱!
其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意义瞬间拉满!
所有受邀的闺秀,贵妇们看向那些琉璃瓶的眼神,瞬间变得炽热。
那些原本还有些端着架子的文士名流,也彻底放下了矜持,纷纷上前品鉴,赞不绝口。
张山甫和曹佾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成了!
沈瑜这神秘嘉宾和无意携带的策略,效果拔群。
就在这气氛热烈到顶点之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没有仪仗,只有张茂则和几名侍卫随行。
来人正是微服而来的仁宗赵祯。
“官家!” 惊呼声响起,众人慌忙行礼。连苗心禾也惊讶地起身。
“都免礼吧,今日上元佳节,朕也是出来赏灯,听闻此处热闹,便上来瞧瞧。不必拘礼。”
“这就是你们鼓捣的香水?果然清雅不凡。方才在楼下,便嗅得丝与众不同的香气,循着味儿就上来了。”
他走到主位坐下,拿起一瓶洛神初蕊,把玩着瓶身:“此物甚妙,集天地花香之精粹,凝于方寸之间。只是这售卖之处,总得有个响亮雅致的名号吧?叫香水铺子未免太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仁宗身上,尤其是沈瑜、曹佾和张山甫。
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本来只是想着让仁宗赐名,可没想到他竟然自己来这品鉴会上提名,那宣传力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仁宗沉吟片刻,朗声道:“香氛清雅,如天外之韵。琉璃澄澈,似琼宇之华。此阁售卖之物,非凡俗可比。朕看,就赐名天香阁吧!如何?”
“天香阁!好名字!”
“官家圣明!此名大雅!”
“谢陛下赐名!” 沈瑜,曹佾,张山甫立刻躬身领旨。
仁宗金口一开,天香阁三个字瞬间镀上了御用的金光,身价百倍。
沈瑜本想吐槽一下这名儿太俗,但又不敢,只好应下。
品鉴会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丝竹之声再起,宾主尽欢。
沈瑜心中大石落地,正与曹佾低声商议后续,狄咏又拉着辛寂挤了过来。
“大喜啊!官家赐名,天香阁这名头算是彻底打响了!”
狄咏满脸兴奋,又推了推身边的辛寂,
“辛兄,你不是说今日灯景盛况空前,当赋词以记吗?沈兄也是大才子,不如你二人切磋一番?给这品鉴会再添一段佳话!”
辛寂本不喜热闹,但今夜盛景与这香水奇物确实触动了他,又被狄咏强拉过来,闻言看向沈瑜:“沈解元才名远播,辛某不才,愿抛砖引玉,请沈解元指点。”
周围宾客闻言,纷纷叫好,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位年轻才俊身上。
连仁宗和苗心禾也含笑看了过来。赵徽柔坐在苗心禾下首,隔着人群望向沈瑜,眼中满是期待。
沈瑜看着辛寂那张年轻的脸,心中百感交集。
这位可是辛弃疾的祖宗啊!自己这文抄公...罢了罢了,为了徽柔,为了这汴京上元夜,就得罪一次辛家先人吧。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辛寂面前,在对方略带疑惑的目光中,伸出手,带着歉意的拍了拍辛寂的肩膀:“辛兄,好词当咏盛世,不负此良辰美景!沈某不才,对不住了!”
说罢,沈瑜不再看辛寂,转身大步走向厅堂中央。
灯火辉煌,万众瞩目。
他目光扫过樊楼,掠过窗外的御街灯海,最终,定格在赵徽柔那双眸子上。清声道:
“这词就命名为《青玉案·赠徽柔》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句吟出,众人都顺着沈瑜的目光看去。
看向那个因首白而深情的告白而霞飞双颊,眼中水光潋滟的少女。
(http://www.xinhaiwx.com/book/RN3Y-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