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这是啥情况啊?怎么媒婆还来了呢?”
秦川回到饭桌前坐下。
小声的询问英子。
英子掩嘴轻笑了起来:“哥,还能是啥情况啊?我娘要给你安排相亲呗!”
“给我安排相亲?”秦川稍稍一怔,有些懵逼了。
英子连忙点了点头:“我娘说了,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该找个媳妇儿结婚了!”
“趁着她还活着,就想看见你能够娶个媳妇儿!”
“而且咱家这个东跨院里,有三间房,剩下的两间,你随便挑,想住哪一间就住哪一间!”英子笑着说完了以后。
秦川一脸的黑线。
“婶儿是不是想太多了,她才多大的年纪?怎么可能会看不见我娶媳妇儿呢?”
“只是现在结婚,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男人都讲一个先立业,再成家!”
“我这业还没有立住呢,就要成家了?”
秦川是后现代人的思想,今年才十八九岁的他。
总是觉得结婚还是太早了一些。
至少也要等到二十五岁以后在结婚才好。
况且他现在的馄饨摊,也才刚刚给支上,后面还有很多的计划,都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要是结婚了,那不就等于是在自己的身上,给拴上束缚了吗?
秦川自然没有这么早就结婚的心思。
英子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
只见杨婶儿跟王媒婆,还坐在那里聊个不停。
“老嫂子,你就放心吧,秦川这孩子我也看见了,长相就不错,眉清目秀的,那肯定是没的说!”
“而且你们家的条件也不错,有一个东跨院,还有三间房!”
“唯一的缺点吧,就是秦川这孩子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要是他能在厂里当个工人什么的,愿意的女孩肯定会不少!”
王媒婆是有经验的。
毕竟她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给别人介绍对象也多不胜数了。
一般女孩或者是女孩家里面的心思,她哪能不清楚?
许多人家的孩子,唯一的硬性要求就是男方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才行。
这个也是大多数女孩的条件。
其次就是住房的问题了,杨婶儿家这三间房,算是能够满足要求了。
杨婶儿点了点头:“是,小川这孩子,确实是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不过他摆的馄饨摊,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每天来吃馄饨的人,也都是络绎不绝!”
王媒婆连连点头:“老嫂子,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问题他不稳定不是?”
“今天有人吃就能多赚点,明天没有人吃呢?那不就赚不到了?”
“而且摆摊这个行当,不也是看老天爷吃饭的吗?”
“今儿下雪,下雨什么的,这个摊不就出不了了吗?”
“要是在厂子里工作的话,就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些了!”
“其实想要找一个城里的姑娘,还是麻烦一些,不过要是不嫌弃的话,乡下姑娘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当杨婶儿听说找乡下姑娘的时候。
眉头也是稍稍一锁,王媒婆见了,连忙笑着说道:“老嫂子,您想一想,这乡下的姑娘能吃苦,能干活,样样都能拿的出手!”
“除了出身是在乡下之外,一点都不比城里姑娘差!”
“而且乡下姑娘,也有很多长得漂亮的,爹娘也全都是农村的老实人,肯定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更不会有什么太多的事情!”
杨婶儿听她这么说了,眉头也是深锁着,久久都没有舒展开。
其实她跟贾张氏的想法都一样。
在她们自己的眼里,无论是秦川还是贾东旭,那都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了。
尤其是秦川,他人品不错,心性也不坏 。
而且还能做得一手好吃的馄饨,这不就是吃饭的本事吗?
杨婶儿也相信,将来秦川完全可以靠着这个本事,出人头地。
至少不会让老婆孩子吃不上饭。
所以,她的想法就是给秦川说一个城里的姑娘。
虽然说乡下姑娘也不错,可问题就在于父母那里。
农民跟工人那能一样吗?
要是能够遇到个双职工的家庭,那条件就更是没得比了。
故而,当杨婶儿听说是乡下姑娘的时候。
心里还是有些下意识的抵触。
不过,她没有首接就拒绝,而是笑着说道:“要不这样吧,我先跟孩子商量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对对对,你跟孩子先说说,看他对这件事儿是怎么想的!”
“毕竟是给他介绍对象,那怎么着也要听听他的意见是不是?”
于是,杨婶儿就朝着外屋走了出去。
来到了秦川这里,笑着说道:“小川呐,你对以后的媳妇儿,有没有什么要求?就比如说是样貌啊,出身什么的!”
“更喜欢城里的姑娘,还是乡下的?”
闻言,秦川笑了。
杨婶儿的心意,他自然全都明白。
笑着说道:“婶儿,我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只要是身体好就成,不管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都一样!”
“长相只要别太难看就可以,不过最重要的是性格、品行一定要好!”
“而且还能孝顺一些,就更好了!”
“其他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多了!”
当秦川说完了以后,杨婶儿将这几个要求都给牢记在心里。
于是,她又朝着里屋走了回去。
把秦川提出来的几个要求,都给说了一遍。
当王媒婆听说,秦川不要求一定是城里还是乡下的姑娘以后。
她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成,老嫂子,那这件事儿就包在我的身上吧!”
“我一定给你们找一个让你们满意的姑娘!”
杨婶儿笑着点头,随之伸手进兜里,拿出来了五毛钱,塞进了王媒婆的手里。
“那就要多麻烦你了,等两个孩子事成了以后,少不了你的红包!”
这个年头,五毛钱己经不少了。
而且还是红包以外的钱,王媒婆也是自然高兴的给收下了。
等她收下了这五毛钱以后,自然更会尽心尽力的帮着给找一个好姑娘了。
“好好好,老嫂子,那就这么说定了!”
“三天,给我三天的时间吧,我一定带着姑娘上门来,让他们两个见一面!”
王媒婆满脸笑容的说道。
话一出,杨婶儿也笑着连连点头。
“好,那我们就在家里等着好消息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RRCI-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