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朱高燧连忙抢先一步,躬身回道:“回四弟,此事,已办得七七八八,应天府内外,所有能查出的建文乱党及其同伙,皆已......尽数抓捕伏法。”
他小心翼翼地觑一眼朱高煌的神色,试探着问道:“不知......那具体的名单,四弟可还需过目?”
朱高煌闻言,却是摇摇头。
“不必。”他声音平淡,“立威,一次便够,本王,亦不想再于此等杀伐之事上,多浪费时日。”
“便按本王先前所言去办,就地格杀,斩草除根即可,此事,便由你,全权处置。”
虽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其中所关乎的,却是数以千计的人命。
赵王朱高燧心中一凛,却也明白,自家这位四弟的意思。
那些人,虽也曾是大明子民,然,自他们选择继续效忠于前朝,图谋不轨的那一刻起,便已不再是。
留着他们,于国于民,皆是祸患。
“是!三哥办事,四弟您尽管放心!”朱高燧连忙躬身,谄媚笑道。
朱高煌看着他那副笑容,却是手腕一翻,单手成爪,隔空一摄。
朱高燧只觉一股无形巨力袭来,竟是身不由己,被硬生生吸扯至朱高煌面前。
“四......四弟......你......你这是......”他心中大骇,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同时大脑里面开始迅速回想自己是不是干了啥,还是谁背刺了他,惹怒了老四?
“别动。”
朱高煌声音依旧平淡。
他伸出右手,按在朱高燧的头顶百会穴之上,一股精纯磅礴的灵力,开始缓缓注入其体内。
没过多久,他便松开手掌。
随即,他再次伸出手,探入身前虚空之中。
他自那“虚空”之中,取出一本空白的册子,置于自己眉心之处,双目微闭,神念运转。
他竟是将那“国运炼天法”之中,一部分最为精纯的要义,以及他自身对于雷、火二道的部分感悟,尽数融入这本空白的册子之中。
他在......当场,改写功法!
功法万千,并非人人皆可修行。
便如那“国运炼天法”,虽是无上奇功,却也需得寻到最是适合自身灵根体质的法门,方能事半功倍。
便如他先前,赠予父母的那本《聚运春木功》,亦是他结合二人体质,精心改良而成。
片刻之后,朱高煌睁开双眼,将那本已然散发着淡淡雷火气息的册子,随手扔给尚自处于震惊之中的朱高燧。
“此乃《聚运雷火功》,是你此番办差的奖赏,建文不死,这群家伙就不会全灭,你还有的忙,且先将此功法,背诵熟记,待丹药炼成之后,本王,自会亲自引你入门。”
仿佛是被天大的幸福,当头砸中一般。
朱高燧,想起自家父皇那短短数日之间,便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早已是激动得无以复加,连忙点头哈腰,赌咒发誓。
“多谢四弟!多谢四弟厚赐!四弟您放心,三哥我,定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便是......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若敢于此事之上,有半分差池,为兄,亦会亲手办他!”
“嗯。”
朱高煌不置可否。
他又将目光,转向一旁,那早已看得是羡慕不已,抓耳挠腮,却又不敢主动开口讨要的汉王朱高煦。
他如法炮制,亦是将朱高煦吸至跟前,探查其体质。
朱高煦被吸来之时,还生怕四弟摸得不甚舒服,竟是主动将脑袋,往上微微顶一顶,那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倒是与他平日里那嚣张跋扈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
片刻之后,朱高煌松开手,对他道:“你的体质,与老三相差无几,届时,你们二人,同修这一门功法便可。”
他此番,却并未再为朱高煦,单独誊写一本功法,其中,自有他的考量。
他亦想看看,自己离家这许多年,这家中,究竟......有何等变化。
“是!是!多谢四弟!”
兄弟二人,此刻皆是喜形于色,异口同声,恭敬领命。
待二人自燕王府告退而出,方才还兄友弟恭,一团和气的二人,于这府门之外,却已是......再次,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
“老三,你将这功法,抱得这般死紧做甚?”
“呵呵,二哥,你还不是一样?你力气可比弟弟我,大上许多呢。”
二人表面融洽笑呵呵,手中,却是谁也不肯,先松半分。
“哼!这样也不是办法,你我兄弟,尚需为四弟办差,可不能在此处,一直虚耗光阴。”朱高煦眼珠一转,沉声道。
“那依二哥之见?”
“简单!一分为二!反正四弟也只是先让我等背下,我取前半部,你拿后半部,待各自背熟之后,再行交换,你看如何?”
“此法甚好,便依二哥所言。”
二人当即便将那本仙家秘籍,一分为二,各自取得半部,心满意足地,回府而去。
乾清宫。
此地,乃是大明朝天子的寝宫。
此刻,朱棣正目光淡漠地,注视着窗外。
窗外,御花园中,一片繁花似锦,百花争艳,然,今日,却是无风。
“陛下......”
寝宫之内,一处光线难以企及的阴暗角落里,一名身着玄色锦衣,身形异常魁梧的壮汉,悄无声息地走出,来到朱棣面前,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朱棣并未回头,他那清冷淡漠的声音,缓缓响起。
“建文之事,办得怎样?”
“回禀陛下,按照您的意思,一切,皆已办妥,如今,那建文的身边,已尽是我锦衣卫之人,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动棋。”那壮汉沉声回道。
“很好。”
看着面前的壮汉,似是因自己这句夸赞,而略微放松几分,朱棣那清冷的声音,却又再次响起:“那些世家的位置,查得如何?”
那壮汉闻言,魁梧的身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顿,似是又紧张起来,但他还是,如实禀报道:
“回禀陛下,臣......目前已查明,赵、刘、杨、李四家之主家,其真正的隐藏之地。”
朱棣的眼神,幽深起来。
“那......姬家的呢?”
“这......”壮汉的声音,带上几分迟疑,“回禀陛下,关于姬家,臣......目前还只查到其数个分家的位置,至于其主家究竟藏于何处,线索......只有一点,尚待确查。”
朱棣缓缓转过头,那双深邃如海的龙目,幽幽地看着面前这个,为自己效命多年,亦是知晓自己最多秘密的臣子——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片刻之后,朱棣方才缓缓开口。
他想着,此人,尚有大用,便也未曾降罪。
“继续去查。”他声音平淡,“待查明之后,你便随汉王,一同去抄了他们的家。届时,让汉王,多出些风头。”
“老四日后上位,若要推行新政,革故鼎新,定然需要大笔钱粮,而这些,盘踞于大明身上,吸血多年的世家门阀,也该是时候......为我大明,为老四,放放血,充实一下国库了。”
他顿一顿,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纪纲。
“纪纲,这一次,你可......不要再贪了。”
这最后一句话,虽是说得平淡,然,其中所蕴含的警告与杀意,却让纪纲,额头之上,瞬间冒出豆大的冷汗。
他连忙俯首,行五体投地之大礼,声音之中,满是惶恐与恭敬。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定不辱使命!!”
朱棣见状,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纪纲自地上缓缓起身,却并未立刻告退,反而又低下头,用一种带着几分试探与期盼的语气,斗胆问道:“陛下,臣......臣斗胆,敢问一句......您当初,答应过臣的那件事......”
朱棣瞥他一眼,淡淡道:“此次任务,若能办得妥当,朕,便允你,革去一切职务,让你......带着她,去过那与世无争的桃源山村生活。”
“臣!叩谢陛下天恩!”纪纲闻言,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再次重重叩首。
“退下吧。”
“遵命!”
待纪纲的身影,再次消失于阴影之中,这座豪华而宽大的寝宫之内,便又只剩下朱棣,孤零零一个人。
他缓缓起身,来到墙边,抬头,望着墙上悬挂着的那副,他父亲,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画像,轻声喃喃。
“爹,集你我父子,两代之财富,倾大明一国之所有,想来......应当是足够,助老四他,缔造一个......真正的,万世永昌之盛世大明。”
“我们的愿望,也终于......快要完成了。”
想要得到一个前所未有,万世永昌的盛世,便必须......要付出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接下来,便是......平定草原,而后,剑指海外。
(http://www.xinhaiwx.com/book/2D3C-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