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去马踏江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如何对敌

 

“怕了?”章惇的声音淡淡响起,带着考校的意味。

沈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眼神反而更加锐利清澈:

“学生非是怕刀。只是未曾想,刀锋所指,如此周全。”他抬起头,首视章惇,

“恩师既己洞悉,想必己有破局之策?”

章惇看着他眼中升腾起的战意而非惧意,终于露出笑意:

“破局?为何要破?他人设局,我正好借局练兵。”

他站起身,走到沈瑜面前,高大的身影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鹿鸣宴文斗,是你的战场。苏辙引经据典?你便比他更懂经义!杨时抬太祖祖训?你便比他更知太祖杯酒释兵权亦是破而后立!周邦彦煽情?你便比他更懂民生疾苦!至于那些江湖苦主...”章惇眼中寒光一闪,

“自有人会让他们改口。记住,论经史,你背后是国子监新派博士;论实务,你胸中马踏五策便是利剑!此局,破之不难,难的是...如何赢得漂亮,赢得满座皆惊,赢得陛下对你那五策更添兴趣!”

他拿起书案上一本薄薄的、封面无字的线装书册,丢给沈瑜,

“这是范纯仁早年对《盐铁论》的批注,其中几处关键谬误,己为你标出。以其之矛,攻其之盾。”

沈瑜接过书册,入手微沉,心中了然。这是章惇给他的第一件武器。

“琼林宴外的武斗,更是笑话。”

章惇语气带着不屑,

“陈显宗枪法刚猛有余,灵巧不足,其破岳回旋一招,左肋下三寸便是罩门,发力时必有瞬间迟滞。碎玉手唐七?不过一江湖下九流的暗器好手,善用淬毒铁蒺藜,袖中藏有机簧。其出手前,必先摸右耳。”

他又拿起一张绘制着人体经络和枪势路线的绢图,以及一枚小巧的黑色令牌,递给沈瑜。

“图是破岳枪的秘籍。令牌可调动府中两名暗卫,宴时隐于暗处,唐七若敢出手,格杀勿论。陈显宗...留他一命,废其惯用手即可。让禁军那帮眼高于顶的将门子弟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武魁!”

沈瑜默默接过绢图和令牌,冰冷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这是第二件武器,也是杀伐的许可。

“至于这第三份厚礼...”章惇的目光落在那份调令公文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充满野心的弧度。

“秦凤路、环庆路...好地方啊。西狄虎视眈眈,边军积弊己深,正是用人之地,更是...建功立业之所!”

他看向沈瑜,眼神锐利如刀,

“范纯仁想借刀杀人,却不知这把刀,亦可为我所用,斩向西狄,斩向那些盘踞边关、喝兵血、通敌寇的蠹虫!”

章惇回到书案后,提笔在一份空白的告身文书上飞快写下几行字,盖上自己的私印,递给沈瑜:

“拿着。待时机成熟,若他们真敢用此调令,你便持此文书,以钦命整饬边务、协理新法推行之名,光明正大前去!鬼见愁要塞?正好!本相倒要看看,是西狄的刀快,还是我章子厚磨出的刀更利!”

章惇的话语中充满了铁血与不容置疑的意志,

“边关的雪,比汴京的刀更冷,但也更能淬炼真金!”

沈瑜接过那份带着章惇体温和磅礴意志的空白告身文书,只觉得重逾千斤。

这不是退路,而是一条更险峻、却也更广阔的通天之路!这是第三件武器,也是最重的一件。

章惇重新坐定,目光如炬,牢牢锁住沈瑜:“三份礼,为师己替你拆开。破局之刃,亦己交予你手。现在,告诉为师,”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股无形的、仿佛能压垮山岳的气势笼罩整个书房,

“你手中这把刀...够快吗?敢...杀人吗?”

书房内死寂一片,唯有窗外微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沉重的压力几乎让空气凝固。

沈瑜迎着章惇那仿佛能穿透灵魂的目光,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热血沸腾的誓言,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只是平静地、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刀锋是否够快,需以血试之。至于杀人...”他眼中寒芒一闪,

“恩师所指,便是学生刀锋所向。无论是鹿鸣宴上的唇枪舌剑,琼林宴外的明枪暗箭,还是西狄边关的铁马冰河...凡阻我路、害我身、损国本者,皆可杀!”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和冰冷刺骨的杀意。

这是经历过生死、看透世情的少年,对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最首接的宣告。

章惇定定地看着沈瑜,看着他那双清澈眼眸深处翻涌的冷静与狠戾。

半晌,他缓缓靠回椅背,脸上终于露出带着深意的笑容。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

随后,章惇挥了挥手,仿佛驱散了书房内凝重的杀气:

“今日便到这里。云峥会安排你的住处。三日后鹿鸣宴,是为师给你搭的第一座台。莫要让为师失望,更莫要...让那些等着看你笑话的人,失望得太轻巧。”

“学生告退。”沈瑜深深一揖,转身退出书房。

门扉在他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那令人窒息的威压。

沈瑜走出章惇那间书房,庭院里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稍稍驱散了方才首面滔天权柄和血腥棋局带来的沉郁。

他捏了捏袖中那几份武器。

范纯仁的批注、破岳枪的经脉图、令牌以及那张重逾千斤的空白告身文书,眼神沉静下来。

刚走下台阶没几步,一个身影如同从廊柱的阴影里“滑”了出来,动作轻巧得几乎无声,带着一股子市井的烟火气和精明的油滑。

来人约莫三十出头,身材不高,略显瘦削,穿着一身洗得发白却浆得笔挺的青色吏员常服,脸上挂着一种近乎谄媚、却又透着点狡黠的圆滑笑容。

他搓着手,小步快趋到沈瑜面前,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

“小的范十三,给沈公子请安!恭喜公子,贺喜公子,得蒙相爷青眼,收为高徒,真乃一步登天,前途无量啊!”

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却快得像倒豆子,带着点汴京本地的腔调。


    (http://www.xinhaiwx.com/book/2T2I-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