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目光齐集一点,即先前未曾详谈的议题:“你们究竟组织了几次类似募捐?”
这事儿阎富贵印象非常深刻,每次捐款的事儿都是由他记录下来的。
见到王主任大发雷霆,阎富贵觉得这是立功的好机会,急忙开口:“王主任,我这里有每家捐款的具体数目,全记载着。
老易曾经说过,待到日后贾家的日子好转了,所有款项都应该还给大家。
迄今为止,大约捐了近十次左右,每一次的数目大约是三四十元。”
“易中海!”
听到王主任这一声怒斥,易中海身子一抖!他自已每次都捐十几二十元,接着刘海中会比他少上三五元,阎富贵一般只捐个三五元。
至于其它住户,有的捐五角,有的一元,加起来二十多户,总算是三四十元来接济贾家的艰难日子。
此刻,贾张氏察觉情况不对,王主任今日登门显然是为了核实她家的真实状况。
她连忙给儿子贾东旭一个眼色,意思是快点想办法把她带回去,要是再耽搁下去,怕是后患无穷。
谁知,贾张氏这一动就吸引到了王主任的注意力!
“贾张氏,难道你们家真的没有一点钱了?老贾的职级可不算低,每个月收入也有几十元,怎么家里就没有积蓄?老贾的抚恤金也全部用完了?”
未等贾张氏开口否定,她的言语似乎被何雨成用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引导了,脱口而出:“谁说我们家没钱了?我们可存了不少呢!只是易中海经常鼓动大家捐款,难道咱们不应承岂不成傻瓜?有人肯送上门来的钱,怎可能不要?”
话一说完,院子里立刻炸开了锅,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熊熊的怒火:原来你们是有钱的人,还要让大家出钱来帮你!这情理上说不过去啊!
易中海听得心头火起,这种话怎么能说出口?
王主任却是冷笑一声,“原来你们家也有钱吗?”
“是的,老贾生前积攒了数百元,加上抚恤金,再加上这些年东旭每个月的三元补贴以及所有收到的捐款,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近一千元的积蓄。”
此言一出,院子里一片哗然,众人大感惊讶:易中海的所作所为简直是道德败坏到了极点!在这个年代谁手头能有多余的一千元?这不是在压榨同院居民的感情和经济能力吗?这些年一直声称贾家是如何的困苦不堪,看来谁才是真的需要援助的,还很难说呢!
此时,贾东旭和秦淮如紧张到满身冷汗,母亲在这样的场面下怎么能吐露实情?王主任还在场啊,这时候该假装一贫如洗,博取同情才对啊!
易中海心里早已经在无数遍骂贾张氏八辈儿祖宗,遇到笨蛋不少,但从未见过像她这样不会动脑筋的人。
这分明是在自已脸上撒屎吗?
日常中,易中海仗着他“壹大爷”这个头衔,在院中嚣张跋扈,对于那些不服从管理的,甚至威胁要把人家从这里赶出去。
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扎钢厂的资深职位,确实是大院中的权势人物;另一方面,则是他普通人的形象使他更容易震慑住普通的居民。
两者之间的差距,使得他在处理这类事务时总能占据优势。
而今,街办主任直截了当地说明,院子里面所谓的头目并没有决定权力,家庭矛盾的协调需要两方的共识,这样的话,还有何畏惧呢?
一听到贾张氏提及家中富裕的情况,王主任便转向阎富贵下达指令:“阎富贵,你说过捐款都有详细记录?现在就把记录拿来,确保贾家用这些捐款还给原来的人。
从此这个院子不要再有这种乌烟瘴气的举动,你们要知道自已的本职。
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后果你们自已承担!”
阎富贵连忙点头答应。
早上的时候,易中海提出要在院子里举办全体会议,于是他提前带上了捐款的记录簿。
只要涉及到贾家的事,这件事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自从老贾过世之后,贾张氏经常以家庭贫困为借口寻求同情和支持。
无论是处理丧事、儿子婚礼或是孙儿降生,甚至家中的粮食物资紧缺,她都会发动一次募捐活动。
加上有易中海推波助澜,虽然心存抵触,许多人仍不得不贡献一份力量。
大家都不想与易中海正面冲突,因为他惯常对别人施加压力。
翻阅厚厚的捐款记录,发现多年累积下来,贾家已收得超过四百元的捐款!
王主任怒不可遏地命令道:“贾张氏,立刻归还那些钱,不然我就让你们全家回老家去!”
贾张氏在钱方面向来斤斤计较,通常会哭喊威胁一番以求利益最大化,但这次出奇地安静。
她听从王主任的话后,并没有再抱怨脚痛等琐事,而是直接从屋内搬出一个箱子,展现在众人面前。
箱子刚一打开,众人都愣住了——里面确实是厚厚一摞现金,贾张氏以前声称家藏千元储蓄原来并非谎言。
在王主任亲自监督下将捐款一一归还,院子内人们的欢呼证实了此前贾张氏行为之不堪。
由于每次有争端时,易中海都为贾家出面解围,导致许多小问题被忽略不计,使贾家屡屡获利。
然而这次退款事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并告诫相关人员如再次出现这种情况,职位也将难保。
王主任警告完易中海后目光转向了一言未发的何雨柱。
他认为无需多语,次日将前往区行政办公处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离开四合院前,与何雨柱简短打了招呼。
剩下院子里的易中海、刘海及阎富贵三位人物,他们在社区内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若此类消息流传开来,必然会引起外界的强烈反对与批评。
事实上,易中海对自已这般作为是用权谋私的 ** 了如指掌;如同先前所述——既期望别人为自已效劳又要人家独自承担辛苦;不过凭着一番花言巧语就调动起那群为他解忧助难的小团体。
他借这种方式引导事态走向,即便言辞间孤高清远但实际上家眷繁多,并乐于与被视作孙子孙女的孩子们相伴,其间愉悦唯有他自知;尽管名义上的长子是棒梗,然而其余子女之间也与他颇有渊源。
然而,此事后他在院子中的地位恐怕要更为尴尬。
明明贾家人钱财无数,自已却反复催促他人对贾府慷慨解囊,结果众人倾囊相助,贾家仍旧时常欺凌旁人。
贾张氏又何来的胆量能在庭院里如此嚣张?不正是依靠了易中海的身份背景么?现如今王头已经直截了当地指出易中海仅是个院子里享有尊敬的老前辈,不具备多少实质性的影响力,不过是年岁较大一些,见得多了一些,负责解决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已。
想要平息邻里间的纷争,还得看对方的态度!
当他被人尊敬时,则是尊位长者;若无人敬重,则毫无价值可言。
这下子易中海真是愁眉不展了,日日以尊老扶幼之理劝解众生,宣扬世间无恶不赦之父慈母善的教诲及乡邻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结果却反将一军,落入了自已的论断。
经年的威望就这样烟消云散!
往后大家若不再倾听他的言论该怎样是好?每想到此便感到苦恼不已。
与壹阿姨同行回家时,听到了她的埋怨:“易哥,你说那贾张氏的脑袋是否出问题了?有些话怎么能不经过思考就说出来?”
对此,易中海心中也感到十分困惑,今天贾张氏的行为实在匪夷所思?若是有财富应当悄然前来,平时她在金钱面前比任何人都谨慎节约,现在倒好,竟向王头坦白了一切秘密,连同以往募捐的所有钱款也都归还,甚至公开宣称家存六七百块钱的消息。
(http://www.xinhaiwx.com/book/32ZM-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