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小土著,靠着双穿门封侯拜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中秋家宴,大明金花银

 

“孩儿他爹,吃饭了。”

今天女儿女婿回来,方大花不得不再次打搅陈礼。

陈礼应了一声,从书房走了出来。

陈霞、萧云、萧则连忙喊人。

陈礼点了点头:“看书看入了迷,你们什么时候回的?”

“刚回没多久。”萧云道。

陈霞问道:“爹,您明年要参加乡试?”

“嗯,再试最后一次。”

“爹,您可一定要考中啊,这样我们萧则就有一个举人姥爷了。”

“别拿我打趣,考中了再说吧。”

“爹您一定能考中。”

萧则也道:“姥爷一定能考中。”

“那就借你们吉言了,坐下吃饭吧。”

“好。”

这么多人,就不适合窝在厨房吃饭了。

陈升和萧云一起把套屋靠墙的桌子搬出来,大家四面一围,像一桌席面。

桌上的菜却也不差。

诸葛皎皎昨天给陈节买了一只鸡,方大花当晚就砍了四分之一炒着吃,剩下的今天全和豇豆干一起炖了。

她另外做了一个瘦肉老黄瓜、一个肥肉炖南瓜以及一个清炒白菜和小葱拌豆腐。

哪怕萧则他们是从县城回来的,也被这些菜馋的不轻。

更别提李狗蛋这种家里有病人、饥一顿饱一顿的。

随着陈礼夹了一筷子菜,众人全都大快朵颐起来。

李狗蛋更是吃的险些呛到,连连说好吃。

陈霞给李狗蛋夹了一块鸡肉:“慢点吃,别呛着。”

“嗯嗯。”

收回筷子,陈霞隐晦的指了一下隔壁李狗蛋家,看向娘亲的目光中带着询问。

方大花摇摇头,微微叹了口气。

陈霞也默默叹了口气,又给李狗蛋夹了块肥肉。

吃饱喝足,四个孩子继续在院子里玩儿。

方大花和陈霞收拾了一下桌面,去厨房洗碗洗盘子了。

陈礼本想继续回书房看书,见女婿几次跟儿子陈升搭话,陈升都寡言少语,只好暂留,跟萧云拉着家常。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在娘家帮完忙的李淑芬回来了。

李淑芬和陈霞、萧云他们也有阵子没见,自然少不了寒暄。

陈礼再次起了回房读书的念头。

这时,李淑芬跟陈霞说起赵盼用银子包红包的事儿。

陈礼听见后心思微动:“陈霞,萧云,你们在县城做生意多年,人面广,不知可有换银子的路子?”

陈霞还是头一次听说银子还能换:“爹,你也没喝酒啊,怎么说胡话了?

银子是普通老百姓能沾的吗?赵大夫那儿有银子,那是因为他的病人里有达官贵人。”

陈礼解释道:“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后,朝廷从南方收取的粮米等运送不易,往往会在路上消耗许多,发给百官的俸禄常不足数。

到了宣德皇帝时,皇帝询问过百官意见后,决定以银折税,再将银子发给百官自行购买所需之物。

虽然时至今日,朝廷依旧明令禁止不许用银,但此令一出,其实已经相当于准许小范围用银。

到了正统年间,折银之地域不断扩大,朝廷也不再强行维护关于宝钞的那些政令,差不多等同于免除了限银令。”

萧云继承了他爹萧秀才会来事儿的性格,因此交友颇为广泛,对这些事倒是有些了解:“虽然如此,民间百姓依旧很少收藏银两。

一则如避蛇蝎,怕被朝廷追责,二则用不上银子,三则不确定银子的价值。

唯有那些官面上的人、与之相关的人、做生意的大老板才会常接触银两,岳父是想让我找这些人换些银两?”

陈礼点头:“明年赶考,你们的娘会跟我一起去,届时花费必然较大,若是铜钱傍身,太打眼,所以我想换些银子藏在身上。”

“岳父想换多少?”萧云问道。

“二十两银子即可。”陈礼不想被女儿女婿知道陈家底细,脸不红心不跳的答道。

“行,这事儿我会留意。”

“有劳。我先看书去了。”

“岳父请便。”

……

眼看再有个把时辰天就要黑了,陈霞、萧云带着萧则向陈礼、方大花他们告辞。

陈礼出来跟他们说了几句话,又回去看书了。

方大花却没这么洒脱,一直送到村口,又目送了一截,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回了家。

陈霞和萧云这次回来,带了三斤肉和两斤月饼。

方大花也没亏待他们,走的时候给装了一包干豆角、十个鸡蛋、十斤面粉、十斤新米。

陈霞和萧云百般推辞,方大花坚持要给,他们只好接受。

一看陈节的书房门又从里面闩上,方大花猜测他又跟神仙去玩儿了,默不作声扛起锄头,到后面菜园翻地去了。

陈节确实又来到了皎皎姐姐家。

“皎皎姐姐,我又给你带好东西了。”刚一过来,陈节立刻把六畜兴旺花钱递给了正在清点仿古铜钱的诸葛皎皎。

诸葛皎皎接过变旧许多的花钱看了看:“字口模糊,有磕碰,一看就是常年挂在牛棚或猪圈里。

而且六畜兴旺这种吉祥语对我们这儿的人来说并不感冒,估计只能卖一两万,如果卖给胖老板他们,最多八九千。”

陈节‘啊’了一声:“不值钱?”

诸葛皎皎笑道:“虽然不怎么值钱,但如果用这笔钱买猪,最少能买两头。”

“那还挺多的。”

诸葛皎皎好奇的问道:“这个花钱不是你买的吧?别人送的?”

“这是大舅母给我的压床红包。”

诸葛皎皎早就听他说过要在八月十四日晚上给大表哥压床。

她甚至都做好了他今天不来的心理准备。

毕竟作为老表,吃席、闹洞房都少不了,他很容易就会玩儿到忘了其它。

诸葛皎皎本来还想问问他怎么有空过来,闻言马上心知肚明。

拿花钱当红包。

还是这种破旧不堪的花钱。

小朋友的这位大舅母眼睛长在脑门上了吗?

难怪以前从没听他讲过他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

“姐姐,这些就是你这次定的铜钱?”陈节目光灼灼的看着堆的到处都是的铜钱,流着口水问道。

诸葛皎皎拿纸巾帮他擦了擦:“对呀,小财迷,和上次一样,一共花了十万,估摸着又是十一万五六千枚左右。”

“好多钱,谢谢姐姐。”

“客气啥,花的是你自已的钱。”

“那也谢谢,谢谢姐姐帮我买铜钱。”

“真乖。不过我要上学,没太多时间清点它们,所以这些铜钱你大概需要好长时间才能全部运回去。”

“没事,又不等着用,姐姐别累到了。”

“好。”


    (http://www.xinhaiwx.com/book/3TO1-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